就明治維新"文明開化"政策的實施聊聊工業化早期日本文化的得失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拯救國家於水火,維新派決定推翻二百多年的幕府統治,實行資本主義工業化改造,以期通過"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讓日本短期內強盛起來,從而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西方列強以禮相待,勿要對日本心懷不軌。

然而,儘管三大政策切中要害,是近代日本崛起的關鍵,但要將其變成現實談何容易?就拿"文明開化"政策而言,要想破除固有陋習,革新人們思想觀念,必須有一股魄力,在"狠"字上下功夫。

何為文明開化?就是"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為了儘快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由日本本土知識分子首先倡導,而後全面推行的文化和制度全面西方化的一種革新運動。"

既然是革新運動,免不了要大刀闊斧,帶有冒險的意味,事實上,由於時間緊迫,急於求成,文明開化過程中得到了不少,也有所失去,現在就讓我們踏著歷史的軌跡去一探究竟。

就明治維新

音樂文化方面,軍樂隊和近代音樂課程從無到有

音樂有助於心靈淨化,樹立崇高理想。1871年天皇親兵隊成立,意味著日本有了中央直屬力量,代表著國家的安全和意志。然而沒有自己的軍樂隊,軍人的士氣和鬥志難以體現。而西方軍隊都附有軍樂隊,日本要在文化上與西方接軌,軍樂隊不能沒有。

於是,在天皇親兵隊成立不久,日本軍樂隊也組建完畢,並很快擁有了一套西式軍樂,這樣日本軍人的新傳統閃亮登場。

19世紀80年代以前,日本一批學校相繼成立,為使學生接受全面教育,讓他們感知愛、思想和力量,新政府於1880年從波士頓公立學校請來一位音樂老師,專門為這批學校策劃一套規範化的近代音樂課程。

次年,這位波士頓老師又按照50%的西方樂譜為日本小學編寫歌本,訴說《友誼地久天長》,後來,一部分由日本詩人填詞,改成懷舊老歌《螢之光》,甜蜜之情溢於言表,其他歌曲則由西式和音與日本舊歌組合而成。

軍隊和學校是明治政府改革重點對象,前者是富國強兵的基礎,是國家的鋼鐵長城,後者對於文明開化有著重要意義,是進行西化教育的主要陣地。

組建軍樂隊,編排學校音樂課程,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努力要與西方文化接軌的思想,此外音樂本身還能激發、強化軍人和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使他們在音樂旋律中得以宣洩內心的愛國情懷,從而推動改革進程。

就明治維新

美術文學方面,借鑑西方繪畫技巧、寫作形式

早在18世紀,德川時代的畫家便將西方的畫具及運筆方式應用到木刻畫的創作中,其中的消點法給了明治畫家以啟迪。

進入19世紀70-80年代,一些知名美術大師在作畫時經常受到政府鼓勵用西式油畫創作。後來,明治政府創辦藝校,組織藝術比賽,以推動西式畫法在日本開枝散葉。

在文學創作上,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諸如二葉亭四迷、森鷗外夏目漱石等小說家,無不借鑑西方小說的創作模式,開始用散文形式寫小說,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

油畫藝術的魅力別具一格,觀賞者能夠獲得強烈的視覺體驗,精神在愉悅中得到進一步充實,思想及藝術審美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啟迪和發展。正因此,18世紀以消點法畫成的木刻版畫才會廣為流傳,至今受到人們的喜愛。維新派鼓勵並推動西式畫法在日本運用,以便讓"文明開化"所含有的西洋文明豐富多彩,從而逐漸改變日本人的審美觀念。

受此影響,文學創作者也開始接受西方小說的散文化創作模式,讀者在欣賞其作品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西洋文明的點點滴滴,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了西方文明的擁躉,這對於文明開化無疑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就明治維新

戲劇文化方面,傳統劇種的改革或遭淘汰或觀眾不認可

能劇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8世紀就存在,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融入了諸如雜技、舞蹈、滑稽戲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演出時,表演人員會輔以面具進行,常以日本傳統文學為腳本,在德川時代頗受上流階層好評。明治時期,能劇受到政府批評,並切斷其財源,結果用不了多久,能劇便消失於大眾視野。

歌舞伎也是日本的傳統劇種,1600年便深受群眾喜愛。自從1629年禁止女性參加演出後,歌舞伎演員就全是清一色男性。因歌舞伎情節多與娼館有關,這招致西化改革者強烈不滿,認為極其腐化和封建,要求歌舞伎必須改革。

為此,19世紀80-90年代,歌舞伎劇作家要求演員在演出時穿上西式服裝,並以現代生活為劇情表演內容,結果觀眾並不買賬,演出一度陷入困難之中。

這種以迎合西方文明而作出的改革之舉,最終只能讓傳統精華慘淡收場,失去昔日應有的輝煌。實際上,並非所有傳統都是糟粕而非要勒令其改革,有些該保留並應傳承的國粹要區別對待。不問青紅皂白的全盤西化必將付出不必要的損失。

後來,政府意識到了這一點,將能劇視為西方戲劇加以提倡,才使其得以存續下來。1879年美國總統尤利西斯·格蘭特到訪日本,在歡迎儀式上,能劇融柔道、相撲、盆景於一體的表演,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成為日本性的代表。而歌舞伎也在保存古典戲劇的呼聲中得到政府的重視,從而避免因受到批判而面臨倒下的厄運。

就明治維新

服飾文化方面,男女裝扮改革不對等

幕府時期武士流行"月代頭",就是將頭頂中前部頭髮剃掉,以為這樣的髮型最美。而女性以"高髻黑齒"、"禿眉白粉臉"為美。對於這樣的陋俗,只有當時的日本人孤芳自賞,局外人並不覺得好看,甚而感到噁心。

據載,1871年巖倉使團出國考察,他們來到美國,引起當地人圍觀。巖倉具視

原以為個人魅力十足所致,結果其留學美國的兒子對他說,"這是因為奇怪的髮型和具有異國風情的和服成為讓人看熱鬧的對象,這不值得作為代表日本的大使誇耀,相反應該感到可恥。"

至於日本女性染黑齒,當時駐大清英國領事阿禮國認為,"染了黑牙的日本女人的嘴巴就像開了口的墓穴"瘮得慌。斯溫森表示,"每次看到她們開口說話,都會不由得後退",內心充滿了恐懼。

鑑於此,為與西洋文明同步,這些舊有陋俗必須改掉。1871年,明治政府鼓勵武士改變個人服飾,還下達命令,要求武士以西方髮式代替傳統剃髮。明治天皇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其他武士也就紛紛跟進,實行"髮型革命"。

就明治維新

對此,日本婦女也打算進行同樣改革,她們自發組織團體,呼籲去掉原來長髮和高髻式樣,改成簡短實用型,不少走在風氣之先的婦女立即將長髮剪掉。然而政府反而覺得不妥,於1872年作出規定,嚴禁女性剪短髮,這種不成文的法令甚至波及年紀大的婦女,即便她們健康有問題需要剪成短髮,也要事先申請。

令人欣慰的是,受西方批評及其主流價值觀影響,政府開始要求全國女性不要把眼眉剃掉,也不要將牙齒染黑,這樣社會風氣才逐步得以改觀。

服飾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個人或國家的形象。明治維新前,日本人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念,以別具一格的服飾示人,招致外國人非議。對於這一根深蒂固之陋俗,維新政府決心予以破除,以與西洋文明相融相通,而這也是"文明開化"應有之義。

然而,對婦女剪短髮的反對和禁令,又暴露出維新變革的保守性和不徹底性,說明當時的日本還沒有完全走出男尊女卑封建傳統觀念的藩籬,西方兩性平等的民主思想並沒有在文明開化的改革中得到完美呈現,以致於演變成日後對女性以"賢妻良母"要求之,嚴禁婦女參加政治組織和集會,連國會旁聽的資格都不具備,更有甚者還不準女性接受大學教育,可見明治維新的文明開化政策有其先進性但也不乏封建殘餘。

就明治維新

結語

日本雖是小國,然其現代文明卻高度發達,這不能不令作為左鄰右舍的我們感到驚訝。究其緣由,這要得益於1868年開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明治維新,正是這場史無前例的變革,讓日本脫離了貧窮和落後,走上了繁榮富強之路,更是通過"文明開化"政策的實施,使得日本人逐漸告別舊有文明,成為"新日本人"。

改革具有冒險性和強制性,剛從幕府封建統治羈絆中走出的維新派,在將"文明開化"付諸實施過程中,有魄力,敢挑戰,無私無畏,猶如"初生牛犢不怕虎",故而日本先前很多未有之近代文明或固有陋習都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抑或破除,這是可喜可賀之事,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

文藝是文明的重要窗口,通過文藝西方化改造,有助於日本近代文明的樹立。維新政府及時設立軍樂隊和規範學校近代音樂課程,鼓勵和引導西式油畫創作技法及散文化小說創作,給日本觀眾和讀者帶來了全新體驗,西洋文明日漸深入人心。

但在戲劇改革方面,無視傳統戲劇的特殊性,也要求作出變革,雖然初衷是好的,但效果並不理想,能劇在改革後反而不保,歌舞伎在翻新後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掌聲,這就造成了損失。好在政府能夠傾聽民眾的呼聲,適可而止,從而使得國粹能夠傳承下來。

在進行服飾文化改革時,明治天皇身先士卒,帶領武士改造髮型,使得西式造型一時間在日本蔚然成風,不僅如此,政府還鼓勵廣大女性盪滌剃眉毛、染黑齒陋俗,讓女性迴歸文明自然本色,這樣文明開化又進一步。遺憾的是,在婦女剪短髮方面,維新派斤斤計較,還為此出臺禁令,連身體有恙的高齡老嫗都不放過,這就顯示出其文明開化的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