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鮮食型紅薯品種介紹

其主要特色在於肉色橘紅或橘黃,特早熟,85天可以挖薯,一般畝產5噸左右,最高可達10噸以上。食用和商品品質好,耐儲藏。含糖量高,可溶性糖含量5%以上,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幹物率中等,粗纖維少。既可生食,也可蒸煮、烘烤、涼拌、炒食,還可製作紅薯薯條。蒸煮品種要求幹率中等偏上,食味香、綿、甜。烘烤型品種要求幹物率略低,幹物率高的品種在烤制過程中容易裂皮,影響商品性。迷你甘薯要求結薯多,塊小均勻,採用微波爐加工容易熟。此類鮮食型紅薯的需求量很大,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蔬果鮮食型紅薯品種介紹

果薯1號

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選育而成的新品種。

特徵特性:中蔓型,蔓長1.5米左右,莖粗58毫米左右,莖葉淡綠色,分枝9~11個,頂葉淺綠色,葉片呈心臟形。大田長勢強,結薯較早,較耐旱。薯塊呈長紡錘形,皮紅肉白,單株結薯三四個,畝產量1500~2000千克。其塊根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多種氨基酸,含水、含糖量高,味鮮、香、甜、脆,可生吃、涼拌以及加工成泡菜。

蔬果鮮食型紅薯品種介紹

鄂薯3號

該品種由湖北省農科院糧作所選育,1999年10月通過中國科學院、國家甘薯研究中心等單位鑑定和認定。

特徵特性:頂葉淺綠色,葉形淺復缺刻,莖綠帶紫,葉綠色,葉脈紫色,葉柄基部濃紫色。薯塊呈長紡錘形,薯皮深紅色,薯肉乳白色。出苗率中等,生長勢強,中蔓型,主蔓長150釐米。單株結薯3.8個。耐漬、耐旱,適應性強,後勁足,不早衰。一般畝產4000千克左右。高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對軟腐病有一定的抗性。據其品質測定分析:薯塊烘乾率24.2%,澱粉含量16.2%,蛋白質含量4.34%,可溶性糖含量5.64%,每百克鮮薯含維生素C21.0毫克。收穫儲藏20~40天內,薯塊中可溶性糖含量可達7%。肉質細膩脆嫩,水分足,清甜爽口,風味獨特,口感似荸薺,肉質不易褐變。

蔬果鮮食型紅薯品種介紹

秦薯4號

系西北農業大學從甘薯661-71放任授粉組合後代選育而成,1998年通過陝西省審定。

特徵特性:頂葉綠色,葉片深綠色、心臟形,葉脈基淡紫色,葉片大小中等,短蔓型,蔓長1米左右,莖綠色,莖粗5.3毫米,分枝數13個左右,薯塊為長紡錘形,薯皮紫紅色、薯肉呈白黃色,單株結薯數6~8個。春、夏薯季節型品種,田間自然開花,耐肥、耐旱,較耐儲藏,中抗甘薯黑斑病。春薯烘乾率在32.9%~34.2%,是商品性蒸烤專用品種。其熟食品質纖維少、味道可口。營養成分經陝西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測定,薯塊澱粉含量58.65%(幹基),鮮薯可溶性糖含量為3.96%,蛋白質含量為2.37%,粗纖維含量為0.83%,每100克鮮薯中維生素C含量19.68毫克。春薯烘乾率32.92%~34.2%。

產量表現:大田生產春薯一般畝產3000~4000千克,夏薯畝產2000~3000千克,高產栽培畝產可達5000千克以上。由於該品種莖蔓短,可與糧、果、菜等作物間作、套種,做到節水、省工、省肥、薯果雙收的效果。

栽培要點:

(1)壟作地膜覆蓋栽培,露地春薯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畝栽植密度4000株左右;夏薯應搶時早栽,畝栽植密度不少於4500株。

(2)田間管理前期抓早促,中期適控,後期防早衰。

(3)重施有機肥作基肥,增施磷、鉀肥。化肥施用原則掌握氮、磷、鉀配合,以鉀肥為主。

(4)不需翻蔓、提蔓。

蔬果鮮食型紅薯品種介紹

紅心王二號

系河南省種苗研究中心於1996年選育。

特徵特性:短蔓,蔓長70~90釐米,株型匍匐,葉片呈心臟形帶齒,頂葉,葉柄綠色,莖基部分枝15~20個,薯塊呈長筒形。表皮光滑呈玫瑰色,肉心為淡紅色,鮮食口感好,含糖量高,澱粉含量16%,切幹率18%~20%。抗黑斑病、軟腐病,耐旱、耐肥、耐溼。適應性強。平均畝產均在5000千克以上。

栽培要點:

(1)栽培茬口。春季水澆地4月栽培,5~6月旱地栽培,9~10月秋季栽培。

(2)培育壯苗。採用地膜覆蓋育苗法,1月下旬至2月下種,下種時選用種薯大小適中,表皮光滑,無病蟲、無傷的薯塊作種。幼苗出土後及時破膜,注意追施氮肥或人畜肥。

(3)合理密植。栽插密度2500~3000株,肥地稀,瘦地密,可採用大壟雙行錯穴或小壟單行栽培。大壟90~100釐米,小壟70~80釐米。

(4)合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N、P、K配合,早施追肥的原則。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2500千克,氮肥40千克,磷肥60千克,鉀肥20千克;追肥:栽插後5~30天,畝追施硝銨20千克,打溝深施。

(5)紅心王二號病害較輕,整個生育期應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及食葉害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