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購物不簡簡單單只是“買”!

購物,是每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項社交活動,當我們帶著孩子購買商品時,只是簡單地去完成一個“買”的行為嗎?如果父母都是這樣的想法,很遺憾地說,

你們錯失了一次改變孩子眼界和格局的機會。

我們不乏看到一些家長帶著熊孩子購物時的表現,一旦孩子撒潑打滾要這要那,用“倉皇鼠竄”來形容家長的窘相實不為過,那時家長恨不得把孩子塞進地縫。

這些孩子表現出的“作”的確讓父母大跌眼鏡。見到什麼都捏一捏、推著購物車橫衝直撞、所有試吃都要嘗一遍、各種零食垃圾食品不停地拿、抓起糖果就往嘴裡塞、稍不滿意嚎啕大哭······

帶孩子購物不簡簡單單只是“買”!

當這類狀況時時發生時,久而久之,因為礙於面子,爸爸媽媽將產生一種排斥心理,不再願意帶孩子一起購物。

其實,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同時也不利於與孩子之間的正常交流和溝通。

一個良好的購物環境,就是向孩子展示琳琅滿目世界的大課堂。這裡包羅萬象,林林總總的商品,形形色色的客人,當孩子置身其中,他們的全身器官都是打開的,用他們極富好奇的心去探索這個世界。

在購物的過程中,如果父母巧用心思,不僅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同時還能增加不少知識技能,使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個人見人愛、懂禮貌、守規矩的聰明孩子。

①購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感官能力

半歲左右的寶寶,他們的感知器官還都在建立中。這個時期,外部的人聲、音樂聲,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好的刺激。在購物時,如果爸爸媽媽時刻與寶寶說話交流,詢問孩子想要什麼,並對不好的行為及時糾正,這樣既能很好地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又能形成條件反射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②購物可以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一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通過繪本、圖書認識一些事物。如果這時讓寶寶更直觀地去接觸、認識物體更有助於加深他們對事物的記憶和理解,從而建立起圖形與實物之間的聯繫。比如到了水果區域媽媽可以指著水果讓寶寶來認,寶寶雖然不太會說話,但是他們的記憶力超好,馬上會聯想到繪本上的圖畫從而給出不同的反應。

帶孩子購物不簡簡單單只是“買”!

③購物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兩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記憶能力。爸爸媽媽在購物前,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議寫一張購物清單,讓他們選擇自己最需要的物品添置在清單上,並嚴格按照清單來購買。

寫好之後,把每一樣都告訴孩子,讓他們形成記憶。等到買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問他們“我們今天需要買什麼東西啊?”,讓寶寶通過回憶來培養記憶力。

④購物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三歲後,與其讓孩子坐在購物車裡“看”世界,不如加入到這個小型社交圈子裡來,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習得基本能力。比如幫忙挑水果,告訴他要挑選大一些、圓一些的,或是告訴他們拿來五個蘋果,久而久之他會對物體形狀大小、顏色、數量等有了基本的判斷和感知。

帶孩子購物不簡簡單單只是“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