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卡夫卡曾与多个女人交往,一生三次订婚、三次悔婚,终生未婚

;贝多芬在维也纳生活的35年里,在市里市外搬来搬去的住址达65处!——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复悔婚和频繁搬家的古怪性情背后有童年的阴影在

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父亲的教育:简单粗暴强势

卡夫卡的父亲老卡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犹太富商,经营一间拥有自己品牌的高档时装店。

老卡在家里掌握绝对权威,飞扬跋扈,说一不二;对小卡的教育无非是咒骂、威吓、讽刺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小卡往往无端地承受着各种恐吓,心灵像一条被父亲撕碎的鱼,伤痕累累!可以看一段卡夫卡对童年的回忆:

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木心:卡夫卡与林黛玉最般配

“有一天夜里我呜呜咽咽,吵着要喝水,可能并非真的口渴,多半是为了怄气。您声色俱厉,几番呵斥未能奏效之后,您就将我从被窝里拽出来,挟到阳台上,关了房门让我一个人穿着背心在那儿站了很久。我不想说这样做不对,当时要保持安静也许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可是我的心灵却因此带上创伤:我一想到——我的父亲,那最高的权威,他几乎毫无道理地走来,半夜三更将我从床上揪起来,挟到阳台上,视我如草芥,内心就感到很痛苦…….., 就我而言,您做父亲太坚强有力了。特别是我的兄弟们幼年夭折,妹妹们又是多年以后才出世,于是我一个人就首当其冲,而我又太虚弱,大有不堪消受之感……”——《致父亲的信》

父亲的强势粗暴教育使卡夫卡变得优柔寡断、内向悲观缺自信

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贝多芬父亲老贝是个低级的宫廷歌手,性情暴躁,喜怒无常,还沾有酗酒的恶习;因为家道中落,老贝把重振门楣的希望寄托在小贝身上,于是小贝的童年就惨了:四岁时由老贝在家里开始了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每天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八个小时,哪怕是寒冬手指冻僵;只要小贝弹错一个音符,粗大的棍棒就无情地落在贝多芬的身上。粗暴封闭的教育方式使小贝性情孤僻,很难与人和睦相处,这就是频繁搬家的主要原因!

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如何治愈童年的阴影?

看一下美国人韦恩•迪伊的故事。在他出生之后没多久,酗酒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

母亲养不起三个儿子,把他们送进孤儿院。兄弟三人懂事后,谈起被父母抛弃而伤心,只有韦恩•迪伊一个人积极乐观:“你们看,在这儿多好啊,多自由啊,没有大人管着!”

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韦恩•迪伊10岁的时候,再婚的母亲把他接回了新家。不幸的是,继父也是一个酒鬼,还虐待他。“我那时候就明白,不管我身上发生了什么,我的命运都完完全全掌握在我自己的那双小手中,不在任何其他人的手中。”——韦恩•迪伊不断地运用积极思维为自己寻找力量,用心态和信念治愈了童年的阴影!

卡夫卡的反复悔婚和贝多芬的频繁搬家:童年阴影伴一生

如果你改变看待事情的方式,你看的这件事也会改变。” 但是,如何看待过去的事情,是 生活在昨天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还是面向未来唱起明天会更好?

——答案就在你的选择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