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忧愁是沁入心骨的伤感——杜甫《春望》

李白的诗一望便知,让我们心潮澎拜;而杜甫的诗 ,我们要细细体味,静下来慢慢的读才能明白。杜甫的诗需要有了一 定人生阅历后才能明白。读杜甫的诗,往往读出人生的心酸,读出无限的哀怨和无奈,读出肝肠寸断的伤悲……

对于杜甫的诗,书蓉我其实是不敢太写,其包含的感情太多,其想表达的内容太深。每位读者读来,必定会有自己的感触,我也不能僭越,为你们形成错误的误导。

但写了李白,就肯定要写杜甫了。而刚好又是春季的季节,便说说《春望》吧,感受在这美好的季节,杜甫的眼中又是怎样的不一样的春天。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日的忧愁是沁入心骨的伤感——杜甫《春望》

读杜甫的诗,我们总能感觉到他深深的情怀,较深的内涵,信息量庞大。不只是这首《春望》,比如《望岳》更是不敢深入的分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儿时读到这首诗,仅仅只是感受到杜甫对泰山的描述是别具一格而已,当稍长,偶尔在读这首诗,更是说不完或道不尽的感触。同理,《春望》这首诗也不是随便读一读,就能体会到杜甫的感情。

正如之前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所分析的,杜甫作《春望》这首诗的时间与李白作《早发白帝城》时间前后相差不算太大。故,杜甫作这首诗的历史时间背景很简单,就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天下生灵涂炭,名不聊生,家国破败的情景下写出来的。

总所周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正式爆发。第二年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玄宗仓惶西逃到成都,七月太子李亨在宁夏自己即位称帝。这个时候李白在流放,杜甫在干什么呢?

杜甫之前是在为唐玄宗打工,老板跑路,有自不量力的家伙闹腾,那当然是保命要紧,杜甫便举家北迁逃避战事。杜甫一家跑到鄜州,杜甫也写过《月夜》,大约是如今的延安地区,在当地如今还有杜甫的故居。鄜(fu)不是lu。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春日的忧愁是沁入心骨的伤感——杜甫《春望》

除了流泪,心伤还是流泪心伤。

安顿好家人之后,杜甫听说唐肃宗即位之后,便离开了鄜州,奔向灵武投奔肃宗。要说杜甫的诗为什么一直这么感伤了,不得不说杜甫这一生确实是不受上天眷顾,没有别人的运气。关于杜甫后面会详细细说。

杜甫从延安只身一人望银川跑,在今天也可想而知,其路途多是荒郊野外,放到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可是土匪占山头的天堂啊或者说一旦出点什么事就是待宰的羔羊。果不其然,杜甫在投奔的半道上直接就被叛军俘虏押到了长安。我们都知道就没怎么当过大官儿,还真是因为杜甫的官职确实太小了,因祸得福没有被囚禁。

那么安史之乱发生时,杜甫他当时担任什么官呢?查了一下,就是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个官从官级上来说,这个官很小只有从八品下。说白了,实际上就是负责看守兵甲器械、管理门禁的仓库管理员,你理解成有编制的门卫也行。这么小的一 个官,叛军确实对杜甫毫无兴趣。

这里不得不强行对比一下,也许是对杜甫的不尊敬,但还是要说说。同一时代的王维,大家非常熟悉,想不起来是谁?没关系,一说他的诗,你肯定要多拍几下脑袋。例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用多说了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玄宗当时逃跑,王维也是没缓过来,心里肯定暗骂“什么老板,跑到怎么比兔子还快啊?”,王维也没跟上老板的步伐,被叛军给抓住了施行了“软禁”。王维当时担任的什么官呢?吏部郎中兼给事中,相对来说王维可是活动于吏部的五品官员的,比不得一二品,可也是甩杜甫一万条街的存在。五品的官衔,加上王维的名声在外,叛军肯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人才啊。所以,王维直接被安禄山押到了他的都城洛阳,并给了他一个伪职。对于一个受过正统思想,具有远大的爱国情怀的人来说,没有比这侮辱更让人痛不欲生了。所以,王维想了很多的办法想躲开这次伪职,但是他并没有成功所以最后后他不得不在洛阳担任安禄山伪政权的伪积,这一接受就是长达八年之久。杜甫虽然官小,也只是在长安,但是他在长安人身自由的不是完全开放的。 所以他身在长安,不仅心念朝廷,还心系他的家人,便写下了这首若名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是说国家虽然破败了,但组国的山河依然存在。有一点我们得知道,诗人写诗是非常讲究的。短短五个字却包含了很多信息。国家破亡了,但并没有结束啊,我们的山河还在,我们就还有重振还是有希望的。说了事实,那是必须接受的,但是有期望;第二层,现在正是因为国破了,我们才发现其实山河还在的转折。这句诗, 短短的五个宇里边包含了这样两个意思。

“城春草木深”,字面上意思是说现在已经是春天了,草木旺盛。但是诗人在这儿并不是称赞春天的景色好,想必杜甫也是根本没心情来欣赏这春天的景色。杜甫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杜甫用了一个反衬的手法,将春天的景色写的茂盛,正是这个茂盛反映自己身处的地方人烟稀少,自己的与世隔绝。其实,那有什么草木深,就是杂草疯长,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国破了,长安城也变得无人问津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平白直铺的理解,就会很麻烦。怎么花给哭了呢?怎么鸟就变得惊心肉跳的呢?其实杜甫是想说,本来这些花花草萃,本来这些欢快的鸟儿,它们呜叫,它们绽放,应该是让我们感到赏心悦目的,但是它们“感时” 。“感时”是什么意思呢?要说这个感时啊,短短两个字,用的真是绝,让花让鸟都富有了丰富的情感,都能感受到这“凄惨的世界”,由于“我”碰到了这国破家亡的时代,“我”也不能再唱歌,也和家人离别。而对于人呢?“恨别”两个字写出了诗人饱含的愤恨、不得不和家人的离别。当我看到花虽然如此的美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我听到鸟叫,本应该高兴,却让我心惊肉跳。“感时、恨别”把花拟成人, 也把鸟儿拟成人。换句话说,无论是花鸟,无论是草木,无论是我自己,在这一刻,在国破家亡的时刻,大家都不再欢欣鼓舞,而变的潸然泪下、心惊肉跳。

~手机打字太累了,后续再更后面的哦~

春日的忧愁是沁入心骨的伤感——杜甫《春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