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平交州(1):交州,有一个喜欢吃煲仔饭的异族要搞大新闻

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

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 拿破仑

本文是《资治通鉴札记》的 (总) 第 三 篇

汉纪 第 三 篇 一八一 年 第 三 篇

本文共2206字

注:交州之名,始于汉末建安年间,之前的名字一直为含有贬义的交趾,本文所说的交州,准确应为交趾刺史部。但为免与交趾刺史部下的交趾郡互相弄混,本文统一将交趾刺史部,称为交州。

主素材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第五十八卷 汉纪五十

灵帝 光和四年

(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光和四年 夏四月)交趾乌浒蛮久为乱,〔乌浒蛮反事始上卷光和元年。〕牧守不能禁,交趾人梁龙等复反,攻破郡县。诏拜兰陵令会稽朱儁为交趾刺史,〔兰陵县,属东海郡。〕击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征为谏议大夫。

译文

交趾地区的乌浒蛮人作乱,历时已久,州郡长官不能制服。交趾人梁龙等又起来反叛,攻破了东汉政权所置的郡、县。灵帝下诏任命兰陵令会稽人朱儁为交趾刺史。朱儁领兵击败了叛军,梁龙被斩,数万人投降,不过一个月,便全部平定了当地的叛乱。朱儁因功被封为都亭侯,并征召入朝担任谏议大夫。

李贤注《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

《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址。题,额也。雕之,谓刻其肌以丹青{氵曰/工}也。其西有啖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乌浒人是也。万震《南州异物志》曰:“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恒出道闲伺候行旅,辄出击之。利得人食之,不贪其财货,并以其肉为肴菹,又取其髑髅破之以饮酒。以人掌趾为珍异,以食长老。”

李贤注《后汉书》

《循吏列传 孟尝传》

(孟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贸,易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诡,责也。珠遂渐徙于交址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人所病苦及利益之事也。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前文回顾:朱儁平交州时间考辨:对比解读三段史料后,我发现了四个朱儁。

前文提到,一七八年乌浒之乱起,联结交趾贼梁龙率众万人,南海太守孔芝作反,东汉政府在交州的七郡已经反了五郡,控制力可谓跌到谷底。直到一八一年四月,时任交趾刺史的朱儁,用了三年时间与七郡的亲汉官员、地方势力都取得合作承诺后,才能率兵五千,七郡响应进逼,旬月之间,斩梁龙,降乌浒,平定交州之乱。

朱儁平交州(1):交州,有一个喜欢吃煲仔饭的异族要搞大新闻

那话说回来,早在一七零年,乌浒人才接受过郁林太守谷永的恩信招抚,十万民众争相内附。又为何十年未到,就举起反旗?

本文想从文化、利益两个维度,和大家聊聊。

首先是文化上的歧视:

当时,生活在两广一带的乌浒族,特立独行的地方有许多,例如有纹身,用鼻子饮水,同时还能进食;例如居于水边,擅长开蚌取珠;又例如生性好斗,擅长用棘做弓,用毒箭射虎,还喜欢袭击过往行商。

但以上种种,都不及乌浒族内风行的食人文化,给人印象深刻。对,是字面意思,物理意义上的“食人”;今人常调侃广东人的“煲仔饭”,殊不知在一千九百多年前,这是部分的真实。

朱儁平交州(1):交州,有一个喜欢吃煲仔饭的异族要搞大新闻

乌浒人,不是见人就吃,而是他们的风俗是要将菜刀挥向自己初生的长子,将这小婴儿分而食之,认为这对二胎的弟弟更为有利。如果觉得味道鲜美,得将婴儿肉送给乌浒首领品尝,乌浒首领还会厚赏婴儿的父亲。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保持血统纯正论,或者是巫祝文化影响下的献祭论;但无论是哪种论都好,这个文化差异实在骇人听闻,别说现代人接受不了,只要是个正常的东汉人也受不了,难怪当时外地任职到交州的东汉官吏团体,会将乌浒人视作蛮夷。

其次,是经济上的压榨。

上面说过,乌浒人擅长取蚌采珠,他们所取出的珍珠有“合浦珠”的美誉,比之寻常珍珠更大更圆。不过珠子再大再圆也不能当饭吃,在当时农业极为落后的交州,乌浒人想吃饭也只能用珠子去换邻郡的粮食。

这样一来,东汉的官员自然眼红个中利润,不断逼迫合浦人、乌浒人采珠换粮食,直到珠蚌越来越少,难以为继,导致合浦商旅不行,兼发生饿死人的恶性事件。有一任合浦太守孟尝,详细了解过民情后,兴利除弊,有限捕捞;使得合浦郡不用一年时间,就恢复采珠行业,一活百苏,谓之“合浦珠还”。

朱儁平交州(1):交州,有一个喜欢吃煲仔饭的异族要搞大新闻

我想说明的,不是孟尝如何高风亮节,力行善政。而是想说明,在合浦、甚至在交州,像孟尝这样的官员始终是少数。多数的交州官员,不问不管都算是好的了,巧立名目压榨民财,才是在交州做官的常态。

话说回头,汉族与乌浒族存在着文化矛盾与利益矛盾,哪个更为严重?不言而喻,是文化矛盾更为严重。

因为杀婴儿,分而食之这种行为已经不可以用利益去衡量,就算所有官员都不贪污合浦珠,都不压榨乌浒人,这个恶俗也不可能改变。这样的恶俗,必须要靠从上到下的思想教育、推出奖惩律令,才能整治。

这一点,凉州武威郡人比起乌浒人幸运得多,他们同样有一个陋俗:二月和五月出生的孩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全部处死。不过“凉州三明”中,最仁慈的张奂就任武威太守后,“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

当然了,凉州是东汉政府对抗羌族之乱的桥头堡,归顺东汉的凉州人每多一个,那对付羌族的力量就强上一分。

相较之下,对于经济产出低下,支配力低下,又没有太强外敌的交州,这样的人力物力投入进去,改善南疆人民、改易乌浒风俗,带来的收益又有多少?

明显地,这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是接连的支出消耗,不知在哪一天才能见到收益。是以东汉政府不想过多投入于这方面,只能任由南疆过得一天是一天,只要不作乱,让东汉政府维持名义上的统治,什么都好说。

拿破仑说,从长远而论,利剑总败于思想;但如果一个政权没有治理一个地区的远见,过百年的统治还是固执地将该地区视作蛮夷,那就会得出,“利剑总比思想更好用”的结论,并且将思考问题的角度,彻底偏向于“利剑”。

也是这种历史局限,最终导致南疆之乱的又一次发生。这次,轮到乌浒人做庄,交趾贼梁龙,甚至南海太守孔芝反叛也一起入局。东汉交州的平复,并不是像《后汉书 朱儁传》说的那样,一切将在一七八年结束,一切将在一七八年旬月而定。

为了达成平定交州的目标,我认为朱儁,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

见前文:朱儁平交州时间考辨:对比解读三段史料后,我发现了四个朱儁。

KOEI三国志相关

朱儁平交州(1):交州,有一个喜欢吃煲仔饭的异族要搞大新闻

点击放大查看

本文来源为订阅号“三国游戏文史库藏”(sangogame)

END

关于《资治通鉴初读札记》

是由订阅号:三国游戏文史库藏(sangogame),敏然兄所撰写的系列历史类文章,原则上为:

1、读到哪里,写到哪里。因此会出现汉纪-后周纪-齐纪之类的更新顺序。

2、一年、一事,一次发散解读,为一篇文章;

3、也许会出现腰斩的情况,但希望本号的资料库汇聚,也能使大家有一个留下的理由。

希望能透过本系列文章的磨练,使自己获得不断比以前进步的历史类文章写法。也期望各位朋友可于评论区留言,指出写法或史实解读的谬误,赐教一二,不胜感谢。

朱儁平交州(1):交州,有一个喜欢吃煲仔饭的异族要搞大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