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館,成都人的“鹽”

大銅壺、竹椅子、蓋碗茶,或擺在河邊樹林,或藏於鬧市街區;喝茶看報掏耳朵,下棋打牌談生意,一切隨您自便一一這就是成都老茶館的風貌。

老舍先生在小說《茶館》裡,生動描寫了老北京的市井生活。在成都,也有一位知名作家,精彩記述了民國年間老成都的市井生活,他就是李劼人。

在李劼人筆下,茶館林立是老成都特有的風景。全城不知有多少,一條街上總有一家;河邊、街角、廟宇、公園內都能找到。有一把大銅壺、七八張桌子的小茶鋪,也有細瓷細碗、四五十張桌的大茶館。作家蕭軍1938年曾來到成都,感慨道:江南十步楊柳,成都十步茶館

老茶館,成都人的“鹽”

成都人喜愛泡茶館,就像做菜離不了鹽。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茶客,都能在茶館裡找到無拘無束的快樂。茶館,可不只是喝茶的地方;它是成都生活的“萬花筒”,世相百態盡在其中

在成都市中心的人民公園內(解放前叫做“少城公園”),有一處百年曆史的“鶴鳴茶社”。想當年,郭沫若、葉聖陶、沙汀、艾蕪等文人作家常在此逗留。民國年間,這家茶社是學校教員們最為集中的聚會場所。為啥呢?因為每年六月和臘月的假期裡,教師們喜歡聚到“鶴鳴”交流職業信息,校董和校長們也常揣著聘書到這裡物色人才。當時的教員全是聘用制,沒有鐵飯碗,所以崗位競爭激烈,被老成都戲稱為“六臘之戰”。

現如今,鶴鳴茶社猶在,“六臘之戰”已成傳說。也許那幾棵參天的梧桐樹、那幾張流傳至今的大理石茶桌,更清楚當年的故事。現在的鶴鳴茶社依然保持了竹椅、蓋碗、老虎灶的傳統樣式。門口的洗手池頗有創意,是一把流水的大茶壺。茶社門柱上有一幅黑漆燙金的對聯: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讀來耐人尋味。

老茶館,成都人的“鹽”

其實在當時,像“鶴鳴”這樣的大茶館還有很多家,且各具特色。譬如解放前的東城根街,曾有一家“錦春樓”大茶館。馮玉祥、巴金、胡愈之等名人都曾慕名光顧。為啥出名呢?據說錦春茶樓有三大絕活。

第一是堂倌周麻子的茶藝,將一把大銅壺耍得行雲流水,兩米外摻開水不灑點滴。第二是坐堂講書的賈瞎子,僅憑兩把竹琴和一張嘴,就能唱出千軍萬馬的氣勢。第三是斯胖子親手炒制的花生瓜子,顆粒飽滿,香脆可口,也是一絕。

老茶館,成都人的“鹽”

當然,高檔茶館並非主流。在老成都,各行各業、各種收入的人群都能找到相匹配的“老窩子”。譬如教書匠愛去“鶴鳴”與“二泉茶樓”;公子闊少們喜歡梅花庵與湖心亭一帶;機關職員常去“琴鶴軒”。做生意的習慣在荷花池一帶喝茶談事,喜歡花鳥的人,更喜歡光顧鳥市旁的“惠風茶園”。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成都老茶館早有市場細分。

老成都的茶館不僅數量多,經營內容更是五花八門。那些桌椅嘎嘎響、煙味瀰漫、笑語喧譁的大眾茶館,不僅為生意人提供空間,還是一個勞務市場。同業商人在這裡交流信息,外鄉人來這裡尋找工作,老闆們來這裡物色夥計。還有一些手藝人,乾脆把茶館當做了工作場所,一邊喝茶,一邊幫人修理扇子、雨傘等物件。至於賣叮叮糖的、擦皮鞋的、看相算命的、賣豆花的、掏耳朵的更是手搖各式鈴鐺響器往來穿梭。您需要什麼,抬手一招就到眼前。

老茶館,成都人的“鹽”

舊時老茶館還有”賣風”的,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夏天跑到茶園裡,拿把扇子給茶客煽風。遇到好心的茶客,就會得到幾文錢小費。夏天可以“賣風”,冬天就可以“賣火”。就是小孩子提著小火爐,放在茶桌邊幫客人取暖,憑辛苦也會掙到一點零花錢。現在的城市孩子,當然不會有這種生活體驗。

舊時茶館還是老百姓調解糾紛的場所。如果鄰里之間發生矛盾擺不平,就會各自叫上街坊鄰居,再邀請一位德高望重的中間人,一起到茶館評斷是非,俗稱為“吃講茶”或“擺茶碗”。一場茶會下來,理虧者買單,雙方化干戈為玉帛。

不僅如此,袍哥人家拜碼頭、江湖人士盤道,也經常選在茶館內進行。這時候,杯盞交錯之間要用江湖暗語應答,茶碗陣的擺放也必須按規矩來。譬如要測試來者身份,就會一盤端上兩碗茶,一隻放盤內,一隻放盤外,同時念道:兄弟分開一首詩,心中紅英無人知。來人如果是內行,就知道這是“木楊陣”;便會將盤外茶移入盤內,再舉杯應答:木楊城裡是乾坤,結義全憑一點洪,今日義兄來拷問,莫把紅英當外人

老茶館,成都人的“鹽”

這種業態混搭、海納百川的傳統茶館,正是老成都的特色。那些老茶館就像一個個生態群落,生髮出相互依存的各種小生意,也將形形色色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構成一幅充滿煙火氣的生活畫卷。“忙裡偷閒吃杯茶去;苦中作樂拿壺酒來”,這副小茶館門口的對聯,正道出了成都人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如果你在二十年前來到成都,還能很方便地找到這種消費低廉的露天老茶館。現如今,高樓大廈越建越多,房租越來越貴,城管大哥們越來越敬業,這種傳統老式茶館也就日漸稀少了。而時髦的咖啡館、增設雅間和功夫茶的高檔茶樓倒是越來越多。不過,成都畢竟是成都。骨子裡的休閒是改不掉的。舒適安逸的老茶館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還在延續著老成都的休閒文化。

(中旅發展—老鐵(原創),首發今日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