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孩子能說會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差距的原因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話?

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呢?

大部分孩子在一歲左右開始說出第一個詞。一般是學著爸爸媽媽的話說話。

2歲的時候已經能收不少簡單的句子,能表達個人的拒絕和需要了。

到了三四歲能說的句子越發複雜了。

從什麼都不會說,到什麼都能說,好像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情。

理論上孩子說話的階段就是如上圖

但是,會發現年齡的差異導致說話水平的能力差異

其中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異也不小。

我們會發現有的小女孩能說會道,哪怕在成人面前也談吐自如,跟個小大人一樣在你面前滔滔不絕。

對比自己孩子,多希望孩子也能說會到

為什麼有孩子能說會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差距的原因


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說話的差異

說好的目的是溝通交流和表達,而能說回到的孩子一個是需要理解語言環境,另外也需要有足夠的詞彙量。

2歲的孩時,孩子平均掌握200個左右單詞

6歲差不多掌握了10000個單詞,最快到時候每小時都掌握了一個新詞。

這是因為孩子們有快速映射的能力

快速映射 的能力就是把詞彙和概念跟實物一一對應。

所有的孩子在2~6歲都有快速映射迅速提升詞彙量的能力

孩子跟孩子為什麼會有差異

為什麼有孩子能說會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差距的原因


3000萬詞彙的差異研究

美國2位學者貝蒂哈特和拖得 李思麗 在20世界20年代做了一個長期的追蹤研究。

他們一共招募了42個家庭,按照經濟條件,分為高中低層三組。從孩子的半歲愛是一直追蹤到3歲

美國家庭至少追中2年半。

研究結果發現,孩子每天使用的詞彙,90%都與父母使用的詞彙重合,高後入家庭,父母每小時對孩子說382個不同的單詞,孩子說297個;低收入的家庭,父母每小時對孩子說167個不同的單詞,孩子說149個,這麼一比較發現,地詞彙量要少得多。

同時科學家也研究了不同家庭的親子互動時與孩子說話的總量。經過一系列推算,研究者認為,到孩子4歲的時候,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聽到4500萬個單詞,中等收入的孩子能聽到2600萬個單詞,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只能聽到1300萬個單詞。低收入的家庭比高收入的家庭孩子少聽了3000萬個單詞。

這意味著孩子們之間詞彙量差異,受到父母詞彙量的影響非常大。

如果孩子們沒有機會聽到足夠多的不同詞彙,就不可能學習到新的 詞語

為什麼有孩子能說會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差距的原因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僅僅向標準的發音,大量的詞彙,或者熟練的運用語法,還有,還包括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知識等。

因此可以看到,單單是跟孩子交流或者讀一些詞彙給孩子是沒有用的。

影響孩子的不僅僅是他們聽到的詞彙的熟練,還有詞彙的質量,也就是從真實的交流中獲得說好的技能

怎麼提高孩子說話能力

要跟孩子進行大量的,真是的,互動式的交流。

簡單的對話,低水平的重複意義不大。

要在不同的語境中跟孩子不同的對話

例如 問孩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

比如今天在幼兒園玩什麼了?然後跟他一起回憶,一起交流

大量的閱讀也能拿提高孩子的背景知識理解能力

為什麼有孩子能說會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差距的原因


學會腳手架式的語言和孩子溝通交流

腳手架理論認為,當孩子開始學習新的概念時,他們需要來自於教師或是其他成人的主動支持。在一開始,他們依賴於成人的支持,但逐漸地,他們在思考過程和獲得新技能、新知識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獨立,因而這種支持也會逐漸減退。

在此過程中,成人與幼兒的活動方式和結構,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建築外部的腳手架結構。同樣的,當建築工程結束時,腳手架也會被拆除。所以,教師對於幼兒腳手架的作用,也有著同腳手架一樣的兩大特點:短暫的支持;最終會去除。

更具體地說,腳手架技術讓一個幼兒可能面臨的眾多選擇逐漸減少,最終只專注於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跟孩子天馬行空的嘮嗑不一定能讓你的孩子提高語言能力

可以給孩子框定一個框架下引導式的交流

例如可以給孩子們看這本

《寶寶溝通力培養繪本》

這本提升寶寶溝通力的繪本,學會自己提高語言表達說話能力的繪本 3-4-5-6-7週歲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提高兒童益智情商故事讀物

書本設計了八個場景:入園第一天我要表達自己 ;做一個敢說話;敢演講的孩子; 我會和阿姨說謝謝; 媽媽看我的 ;我想和你交朋友; 我會先和你說話; 我們一起玩好嗎; 敢說話,不臉紅

這些場景都是生活中場景的一些場景

通過這種場景的方式閱讀和交流有3個好處

1個是讓孩子學習在這種場景下怎麼樣去應對

2可以讓跟孩子的溝通不會那麼天馬行空,而是在實際使用的框架中練習

3為一些不怎愛說話的爸爸媽媽提供一些溝通交流電場景素材

《正版寶寶溝通力培養繪本全8冊幼兒童繪本故事書圖畫書3-6-7-8歲人格魅力培養早教啟蒙幼兒園繪本》原價是128本週有團購價只要39.6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