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秦國的強大離不開秦國人民和秦國君主的努力奮鬥,但是也更離不開領頭人商鞅的領航,如果沒有商鞅針對性的對秦國實施變法,那麼秦國人即便再努力可能也只是事倍功半的瞎幹,這也就是當代社會一般,有的人每天累死累活,只混個養家餬口,有的人可能幹一天,可能就抵你幹幾年,這就是方向和領頭人的作用。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鞅

而對於商鞅變法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他在自己的《商君書》中所記載的馭民五術,就是能夠實現秦國富強關鍵中的關鍵,一切變法的條目都是基於這五術演變或分支而來,對於馭民五術,史上評價褒貶不一,個人認為這五術,雖然有一定的殘酷性,但卻也是具有很強的可取性和對人性的把控,的確是可以實現短期的效益最大化,那麼何為這馭民五術呢?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弱民

見詞知意,所謂弱民那就是使百姓變得弱小,削弱百姓,而在《商君書》中記載,說百姓和國家是矛盾的關係,人民強大則國家就會虛弱,如果想讓國家強大,那麼就必須得削弱百姓,而依次制定得變法內容就如,嚴禁私鬥,制定連坐制度,收歸武器等,個人認為弱民的最大對象其實還在於老牌貴族,既得利益者,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度,弱的是平民,弱民,更是這些“強民”,這些貴族,畢竟在當時那個分封制為主體的環境下,的確弱這些貴族,國家才會強大。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鞅變法

貧民

所謂貧民,就是使得百姓過的不能特別的好,只有百姓過的不是很好,才更能激發上進進取之心,為國家貢獻出更大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所謂家有餘食,則逸餘歲,拋開別的不談,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有錢了,日子過的好了,誰還會去打戰拼命,誰還會去辛苦種地,不都是在家安然享樂,所以商鞅認為,只有百姓貧窮,才會去爭相去拼命爭取財富,地位和土地,努力的進行生產創造,這樣國家才會強大,國力才會不斷提升,這也就是商鞅推行,獎勵軍功生產,重農而抑商的原因所在了,因為只靠種田和打戰的人是發不了大財的,最多隻有少數幸運兒的存在,而且一旦戰死,這些是不能被繼承的,只能迴歸國有,子孫又得重頭來過。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鞅劇照

疲民

所謂疲民就是讓百姓有事做,有活幹,不能像之前一樣,沒事就坐一起,玩的好一塊喝酒吹牛,玩得不好就打起來了,嚴重浪費了勞力,削弱了國家整體實力,所以必須要讓百姓每天過的”充實“,這樣一來,既可以保障生產,又能穩定國內安定,畢竟天天都是幹活,也沒心思和精力想別的事情了,雖然說這個確實極大的提升了秦國國力,不過也確實有點殘忍,換個角度來說,也從精神思想層面削弱了秦國,畢竟人區別於禽獸,就在於人有思想,會思考,而禽獸不會。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鞅劇照

辱民

其實辱民與疲民的內核差不多,都是要把百姓綁在生產的戰車之上,安心生產,而對於那些生產的好的人,比如說,種的糧食比別人多,家畜養的比別人的好,那就有功,受賞,反之那就得受罰,辱民得含義在這裡其實就是人不如畜,人不如糧食,而辱民得根本不在於真的去為了辱民,而是為了給百姓一種卑微感,更好的更有利於官員得治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統治成本。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鞅劇照

愚民

最後一術那就是愚民了,這也是中國曆朝歷代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會幹的事情,畢竟在統治者看來底層百姓如果太聰明瞭,那心思想法就多了,那不穩定性因素,變數就大大增加了,所以以法度治民,使百姓敬法,畏法,讓百姓不要懂得太多就可以了,更有利於君王得專制,同時設置連坐制度來瓦解底層百姓之間得團結性,不能私下凝成一團,一來從思想上,二來從根本實力上全面的掌控百姓,最大化的為君主服務和貢獻,使國家強大。

《韓非子·和氏》: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禁遊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鞅劇照

當然,商鞅的這五術施展的效果是明顯的從底子上根本性的把秦國拉到一個高速跑道上,讓秦國的發展就此急速奔騰了起來,一切都是有序而又高效,最為主要的是實行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到幾乎沒有,畢竟法律的嚴苛,制度的殘酷,都是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沒人會犯,也沒人敢犯。

所以說商鞅的馭民五術,給秦國帶來的最為核心關鍵的就是為秦國制定了標準,制定了方向,給了秦國人奮鬥的目標和奮鬥的慾望,當然也給秦國人戴上了一層厚厚的枷鎖,透支了秦國以及秦人的潛力,雖然在戰爭時期能夠用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用戰爭紅利給予國人以利以希望,但一旦到了和平時期,那這種模式就會崩潰,長久壓抑下的矛盾也會徹底激發,整個串起來的鏈條就會斷裂,帶來的也只能是破而後立。

何為商鞅的馭民五術?它又緣何會對秦國產生如此大而深遠的影響?

不過,雖然說商鞅變法的弊端很多,但是在當時那個場景下絕對是利遠遠大於弊的,所以即便商鞅知道它的弊端也斷然不會就此放棄能讓秦國迅速強大起來的這個機會,畢竟人生短短几十年,當然希望能在自己手上就能見證自己的成功,另外任何東西都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的,不可能說過一百年,一千年還是同樣適用,也得因時因地變化改善,畢竟盡信書倒不如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