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一块“遮羞布”,背后藏着看不清的劣根性

Ninety-five

作者|墨书

《阿Q正传》:在精神胜利法的背后,藏着令人不齿的劣根性。

最佩服鲁迅先生的文笔,在文字中流淌的尽是人的劣根性,没有点名道姓的去指责,却可以将人性现实描写的出神入化。就好像一个会骂人的人一样,他没有说过任何脏话,但是却让你骚的脸红,甚至直不起来腰。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一块“遮羞布”,背后藏着看不清的劣根性

鲁迅先生散文集之中的《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写,最初发表在《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目中,从第二章起,便移入了《新文艺》,到1922年2月12日分9期刊完。

提起阿Q,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当别人打了他之后,他会自嘲着说:“这是儿子打老子”

即便是人生落幕之时,画了一个圈还没有画完整,他还会自我安慰说:“孙子画的圆圈才圆呢”

而在他的“精神胜利法”的背后,却藏着“值得同情”和“不值得同情”的两面。

他的值得同情,是因为活到了卑微之中,因为命运的不幸,作为一个市井小人物,被别人各种蹂躏和欺负,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填补自己内心的创伤。

因为说自己姓赵,有一个姓赵的太爷直接给了他一巴掌,说:“你也配姓赵吗?”

把一个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演绎的淋漓尽致,然而他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不值得同情的也是深藏于内心的无赖和愚蠢,在他的世界中,也会将眼前的人化为优等和劣等,当然他也是惧怕比自己高高在上的。

当他遇见“假洋鬼子”来了的时候,本来只是在心里骂着:“秃儿,驴”,但是那一次正在气头上,便将这句话脱口而出。

当被“假洋鬼子”用黄漆棍子打他的时候,阿Q还将这个错误嫁祸给旁边的小孩。

他自以为王虎、尼姑和小D都是低于自己的人,所以在他们面前有恃无恐,甚至有一次和小D大打出手,两个人僵持半天才肯撒手,又把一个泼皮无赖的形象刻画的深入三分。

就是这样一个将底层人士的泼皮无赖和对生活的不满以及无奈,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一个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在阿Q身上,我们最该看到的并不是阿Q的片面形象,而是在阿Q身边存在的人性的劣根性,因为我们总是深受这些劣根性侵害,甚至而不自知。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一块“遮羞布”,背后藏着看不清的劣根性

一:深扎于骨子里的的劣根性

很多人看了阿q正传之后,总是往脸上贴金说:“啊,我自己就是阿Q,我活成了阿Q的样子。”

真的是够臊的,这大概也算得上无知,或许自己根本算不上阿Q,你只是嘲笑阿Q的那个人,就好像藏在酒馆角落里去嘲笑阿Q的路人甲一样。

人性的劣根性,或许一部分都是起源于虚荣心。

面子到底有多重要?

面子可以重要到让自己容不下一个卑微的人和自己同一个姓名,就如同赵太爷,阿Q喝了两碗黄酒,手舞足蹈的对别人说:“他和赵太爷是本家,他也姓赵”,别人听了都肃然起敬,以至于很长时间,阿Q都因为姓赵,而活得舒服了些,可是第二天,地保就把阿Q叫到赵太爷家里,说:“赵太爷要见你。”

而赵太爷的表现,更是将面子这件事情,夸大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敢姓赵吗?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当自己的自尊心占据了内心时,容不下自己受到面子上的不快,即便有一个卑微的人和自己同一姓名,都觉得是一种耻辱。

这像不像你为了面子而过度消费,去买一辆好车的样子;又像不像你为了买一个好的名牌包包而刷爆信用卡的样子;这大概又是你知道某个朋友太穷,而刻意躲着,不愿意与他们走近的吝啬模样。

让我们感到最痛苦的并不是生活,而是身边的那些人,而人性最悲哀的地方,就是我们并不是活的委屈,而是你让别人活的委屈是仍然不自知。

就好像嘲笑阿Q的那群人,当他们拿着自己的无知和人性的卑劣去嘲笑指责别人,给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一次次揭开别人伤疤的时候,却总以为这只是开玩笑。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一块“遮羞布”,背后藏着看不清的劣根性

二:“劣根性”也是每个人的共性

阿Q是一个深受其害的人,在他的世界里面,不管他活成了什么样的状态,没有摆脱的是这个世界和他身边人对他的折磨。

“因为从没有人留意阿Q的“形状”,只要他帮忙,就拿他开玩笑,人们忙碌时也会记起阿Q,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形状”,总有人拿他打趣。”

“先是撩拨,然后就开始打,抓住阿Q的黄辫子,让他在墙上磕几个响头,然后心满意足的得胜走了。

阿Q被逼无奈,只能在心里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说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当他被赵太爷赶出来之后,酒店不肯赊账了,管土谷祠的老头竟说些废话,赶他走了,没人找他来做短工了。”

当阿Q从城里待几天回来之后,突然阔了起来,别人立马变了一个模样,对他多了几分敬畏。

后来当阿Q说自己参加革命的时候,

“别人都用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是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的,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每一副面孔,都写着人性现实,仿佛是在这个世界,当你阔绰起来,别人都会另眼相看你一样可笑和可恶。

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面都藏着自己无法看见的卑劣,我们在无意之中也会用现实和甚至恶心的眼光去审视别人,和选择不一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和劣根性相伴的自然也是无知,因为我们总会在背后随意评价别人,就好像在背后非议阿Q的那群人。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

阿Q被诬陷抢了赵老太爷的家,自己还在云里雾里时,便去绑在街上游街示众,然后专门绕了一圈,把阿Q送去刑场。

当阿Q的事情落幕之后,别人评论阿Q总是在说:“阿Q自然是坏的,如果不坏怎么会被枪毙呢?”

这像不像自己在别人身后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就去随意评价别人的样子。

当别人的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是抓了一些苗头,就在背后随意诋毁诬陷,甚至传谣言,这副样子算是愚蠢还是算无知,这大概就是某一些人天生的坏心肠吧。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一块“遮羞布”,背后藏着看不清的劣根性

三:每一个人都是劣根性的受害者

对于劣根性,即便你在这一刻反省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也不要慌着自指责自己,也应该做的是同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之劣根性的受害者。

当然你未必是阿Q,或许你是地保,是吴妈,又或者是赵太爷。

人性的劣根性是欺软怕硬,是趋炎附势,当你以为人性的劣根性受害者均是小人物的时候,或许就错了,因为每一个人都难以幸免。

小D是一个和阿Q地位相差无几的人,阿Q常受人欺负,但是唯独在小D面前可以找回自己的尊严,一次和小D“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场合下大大出手,小D成了阿Q唯一能欺负的人。

阿Q和吴妈说:“我想和你困觉时”,吴妈哎呀一声,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似乎后来带哭了

隔了一会儿,少奶奶正拖着吴妈走出下方,对吴妈说:“你到外面来,不要躲在自己房里想。”

“谁不知道你正经,短见是万万寻不到的”,邹七嫂从旁边说。

吴妈只是哭,夹着话却不慎听的分明。

除了吴妈自己对于贞洁的坚守之外,在这一番言语之中,其实也透露着人性流言蜚语的危害。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一块“遮羞布”,背后藏着看不清的劣根性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其实都是深受流言毒害,甚至丧命于流言,而在那样一个相对封建的时代,一旦有一些桃色新闻出来,即便是假,也足以让一个人颜面丧失,没有脸面再去活下去。

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或许会想,可以装作无所谓,反正自己是清白的,但是身对于当事人来说,谁能抵得过外界的流言蜚语呢,自己走出门去,就连那唾沫星子都能将自己淹的够呛。

在人之劣根性的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幸免,我们除了同情自己,也应该学会反省和自责,当你自己深受劣根性伤害的同时,是否想过自己也在无意之中伤害过别人,当你受到虚荣心和所谓面子的蛊惑,那些过度消费甚至欺软怕硬的行为,无意之中从你的嘴角流淌出来,这不也是人性的悲哀吗。

好的文章能够让我们明白一些什么,并且尝试去改变一些什么,正如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他是一个敲响自己的警钟,能够让自己明白:这个世上最残忍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中夹杂着那一些“腥风血雨”。

-end-


今夜情感,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文学的归宿,用文字与您温暖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