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人們常用“老大傻,老二精” 來形容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家庭。

觀察一下身邊的二胎家庭還真是這樣,往往二寶都更活潑好動,反應更迅速,動作更敏捷。

有人說一般老大更聰明,也有人說老二聰明的比較多。

難道出生的順序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出生順序真的影響孩子智商

科學家高爾頓就對這個現象進行過研究。

他統計了英國的科學家們,統計結果顯示這些科學家大多是家裡的老大,佔據了壓倒性優勢,於是高爾頓提出:

在多胎家庭里老大的智商更高

在高爾頓之後有多名科學家也做了相關研究,他們發現孩子的出生順序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形成。

可見,孩子的出生順序不同,的確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及性格形成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為什麼 “老大傻”

▲ 父母的養育經驗不同

作為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新手爸媽們總是會特別重視,而對於老二父母往往更加放得開手腳了,正所謂“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對老大的關注度夠多,也讓老大與父母之間的有效溝通夠多,更懂事,伴隨著弟弟妹妹的出生,老大們往往會體現出不同於普通孩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這會讓老大在懂事的基礎上更懂得愛與包容,這也往往是家裡老大都比較優秀的原因。

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 老大的表率作用

其實說老大“傻”並不是指愚笨,相反,其實“傻”是指老大更有大局觀、更豁達、不去斤斤計較、有責任感。

中國人向來有“長兄如父”的說法,這就說明從古至今,人們對於家中的老大往往抱有更高的期待和更嚴格的教育方式,因為老大擔負了家中的重任。

在這種教育理念下,老大往往需要在弟妹中起到表率作用。

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為什麼“老二尖”

▲ 養育方式相比老大更潑辣

對於老二的養育,相比剛做父母時的謹慎小心,養老二就粗糙多了。

面對第一個孩子時,父母的過度擔心會影響孩子好奇心的發展、限制孩子一些運動方面的探索。但面對第二個孩子,往往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也從對老大的養育經驗中獲得了經驗。

對於老二的教育往往更開放,所以老二一般都比較活躍、頑皮。

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 混齡養育下的孩子get新技能的速度更快

特別受到家長喜愛的“蒙氏教育”就非常提倡“混齡”教育。

讓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生活、成長,可以讓彼此都得到很好的能力培養。

大孩子能很快學會照顧和包容小一些的孩子,而小一些的孩子又會模仿大孩子的行為舉止,很快get到各種新技能。

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家裡有多個孩子的家庭教育,老大照顧老二、老二模仿老大,如此兩性循環。

為什麼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對父母來說,老大也好老二也罷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是真的做到“一碗水端平”其實也很難。

儘管很難,父母也還是應該儘量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感情,不能過於偏袒某一個。

不管是“傻”的老大還是“精”的老二,關鍵都在於父母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