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颜回被孔子在《论语》中称为德行科第一人,颜回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病逝于公元前481年。《论语》中提到颜回的文章大约22则,展现了颜回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在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今天,颜回有哪些道德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光大呢?

首先,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的第一章把学习放在首句,强调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是最好学的一个弟子。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来不犯同样的过错。”

不迁怒,不贰过,说起来容易,其实是很高的道德修养,一般人都难以达到。农村老太太看孩子,孩子摔倒在地上,她往往会拍打地面,谁让你绊倒孩子的呢,以此来取悦孩子。不是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迁怒于地面,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孩子,长大以后遇到挫折往往会迁怒于他人。对于颜回,这是他好学不厌的结果,颜回身上有哪些需要我们借鉴呢?

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首先要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讲到颜回学习,孔子指出于吾言无所不悦,对于老师的教诲,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只有热爱才能倾心投入,倾情投入,引发学习者心灵的共鸣。《西游记》第二回里,美猴王听菩萨提祖师开讲大道,听到动情处,美猴王喜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禁不住手舞足蹈。

第二要经常反思,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蠢的人,等他退下来,我私下里观察他的言行,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不是一个愚蠢的人啊!”只有经过揣摩吸纳,才能阐述运用,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子贡曾对孔子说:“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罢了。”

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第三学习贵在有恒心,语之而不情者,其回也与。听我说讲而毫不懈怠的人,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人吧?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我只看见他不断的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正是毫不懈怠、意志坚定、持之以恒才成就了颜回高深的道德学问、高洁的品行操守,才成就了一代复圣的美名。

众所周知,孔子对颜回信赖有加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只不过短时间能做到这点罢了。”到底孔子对颜回的信赖到什么程度?好奇的颜回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呈现出大家的是忠厚谦逊的美德。

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有一个小故事颜回追随孔子在陈寨期间七天没有粮食吃,子贡费了很大周折,才弄回来一石米,子路和颜回在破围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锅里,颜回就捡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水井边,远远看见很是生气,就跑去对孔子说,“仁人廉士也改变节操?”孔子曰:“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子贡说:“像颜回也不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自己所看到的颜回偷吃米饭的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不是一天了,你即使这样说,我还是不能怀疑他,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我来问问他。”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昨天夜里我梦见祖先了,大概是要保佑帮助我们吧?你先把做好的米饭拿来,我要祭奠祖先。”颜回说:“有灰尘掉进锅里,留在饭里不干净,丢掉了又太可惜,我就捡出来吃掉了,不能用来祭奠了。”孔子说:“是这样啊。”颜回出去以后,孔子四下里看了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的品德不是从今天开始的。”颜回处事真诚忠厚,待人更是谦逊有度,曾子就曾经这样赞美他。

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意思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尤其做管理工作的人向上级请教比较容易,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去学习往往感到很困难,所以谦逊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个人美德,孔子成精赞许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就是说:“用我呢? 我就去干;不用我呢?我就隐藏起来修身学习。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啊!”但谦让并不一味地退让,在涉及重大原则与国家利益时,也要勇敢面对,毫不妥协,积极作为。

像颜回一样做真人!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的围困,颜回最后才逃出来,孔子埋怨道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回笑着回答说:“夫子还在,我怎么敢死呢?师生之间面对灾难遭遇戏虐调侃,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多么深厚!对于颜回的英年早逝,孔子更是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悲痛,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上天是要我的命呀!”

孔子的感情比常人更为诚挚,此章抒发了孔子对自己得意门生颜渊的挚爱和痛惜之情。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最能领会孔子之道,并能身体力行。孔子在心中将他视为道统的继承人,没想到颜回却早他而去,道统无人继承,天下苍生将如之何?因此痛彻心扉,发出如此之叹息:天亡我!天亡我!当别人说劝说孔子不要过于悲痛的时候,孔子说:“是我过于悲伤了吗?我不为这个人去悲伤,又为谁呢?”

不仅对老师,对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也是团结友爱。孔子说:“自我有回,门人益亲。”颜回把一大批弟子团结在孔子周围,帮助老师光大了儒家学说,后世有八儒之说,其中颜氏之儒,就是指颜回一脉。在《论语》里面,我们也可以通过门人厚葬这件事,细细体会出师兄弟们对颜回深厚的感情和深切的怀念。颜回之德是颜子,给后世留下最丰厚、最不朽的文化遗产。公元244年,颜回在孔庙配祀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学习颜回就要弘扬他的勤奋好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忠厚谦逊的美德;就要光大他友爱他人、忠恕待人的优良传统。向颜回一样做人,作颜回一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