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昨天,7岁的外甥女萱萱学画回来后一直嘟着嘴,问她怎么不高兴?绘画课的作品哪里去了?她也一声不吭。后来问了绘画老师,才知道萱萱因为同学的画作比她优秀,一气之下把自己的画作给撕掉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有这些闹情绪的一面。手工作品没有得到表扬,气恼之下把自己辛苦创意的作品砸坏;绘画没有得到认可,就把自己辛苦画了三个多小时的画作撕成两半;发现自己弹的钢琴不如别人弹的好听,发狠以后再也不摸钢琴……

很多人会说,这是孩子的竞争心理在起作用,正常呀。但如果孩子一直停顿在这种在意输赢的心理,只会让自己一次次陷入痛苦的泥沼,而失去解决问题和成长的能力。网络上有个词叫“玻璃心”,指那些容易受到打击,心理承受力不强,过分脆弱的人。如今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有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如此之差呢?

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01.孩子一碰就碎的“玻璃心”怎么来?

前几天,我旁边的小区出了个事儿:一名15岁的少年,得知自己中考成绩不理想,居然从5楼的阳台一步跃出,想跳楼自杀!万幸,楼层不是特别高,底下又是柔软的绿化地,才没有酿成悲剧。少年虽然受了伤,但小命捡回来了。

父母胆战心惊之余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这么脆弱,一次考试不理想居然就如此想不开?经过专业心理师引导,发现是因为自己在育儿这件事上,太注重孩子成绩即表面的输赢,导致给孩子带来过大精神压力和心理暗示:考得好是英雄,考不好就是狗熊!当孩子无法消化和释放这种负面能量,就容易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每做出一个动作,孩子总能反射出这个动作的影像。即孩子存在的问题,与父母的行为密不可分。现如今,很多小孩的心理承受力差,出现“玻璃心”,就源自父母自身认知的错误和不科学的教育引导方式。

管出来的玻璃心。孩子需要管,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怎么管”显然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过于松散的放养,可能导致孩子自我意识过强,缺少规则感,难以融入社会;过于控制的严管,则放大了父母的意志,可能导致孩子内心特别脆弱,失去自我,当觉察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时,就容易内心崩溃,对自己失望甚至绝望。像上文提到的男孩,容易做出极端的事。

惯出来的玻璃心。与控制过度相反,很多家庭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将孩子当做家庭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种没底线的方式说得好听是溺爱,说得难听就是毒害——因为父母的无知,错过了孩子生长规律的各个敏感期,造成后期不可挽回的各种行为、心理问题。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想要的一切来得太容易,也无法体会背后的艰难,无法理解别人的不容易,会特别不懂感恩。久而久之就形成依赖型性格,凡事只能听到好的,遇到一点挫折或批评就受不了,甚至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做出极端行为。

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02.只关注表面输赢不仅容易“玻璃心”而且缺乏真正的成长

(1)只关注“赢”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玻璃心”

为什么很多人都盯着“输赢”呢?这其实是一种横向的社会比较。从赢在起跑线到赢在受精卵,从斯坦福的名校光环到天价学区,从特长班到名师教导,无不是“赢”的思维在作祟。

“别人家的孩子”是无数家长童年的噩梦,却又不知不觉将这个魔咒传到孩子身上。在这种强迫式的横向比较之下,孩子越来越“玻璃心”:

首先是出现“眼睛里不容沙子”心理,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难过。因为父母灌输的认知是:只有你比别人成绩好才值得表扬,而不是你比别人更努力值得表扬,所以错位的价值观会带给孩子错位的认知,认为自己一定要成绩好,考上名校,特别聪明,爸爸妈妈才爱自己。

其次是内心脆弱不敢直面挫折和困难,遇到问题首先选择回避。

因为感觉平时“赢”惯了,所以在面对“输”的时候特别失落,为了维护自己在家人朋友心目中的“优秀”位置,会主动回避失败。这是“趋利避害”的心理在作怪,在面对有难度的挑战中,会自动回避具有冒险性和挑战性的任务。

另外,这类孩子因为把“赢”看得特别重,背负的压力也大,总是努力把自己变得在成人眼中足够优秀。一旦发现自己的努力是无用功,便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有的产生强烈的妒忌心,有的脆弱的无法面对,特别容易“玻璃心”。

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2)正确面对“输”帮助孩子克服“玻璃心”,建立“成长思维”

其实,比起那些只想赢的孩子,输得起的孩子能更准确的认清自己,也更容易成为人生最终的赢家。

年少的数学天才张益唐,在北大校长力荐下去美国公派读博士,用了七年的时间才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却面临失业,不得不靠在餐馆帮忙、送外卖等杂活谋生。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沉淀,在颠沛流离三十年后,历经磨难终于一举成名,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直接聘为正教授。

这样的正面教材很多,商界很多知名度高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历尽各种人生“不如意”,但仍矢志不渝,坚韧不拔,才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阿里爸爸”马云第一次高考数学考了0分,苦学一年再次高考,数学考出19分,这样的成绩在很多家长看来一定会定义为“学渣”,可他没有一蹶不振,在逆境中反复试探自己能走的路,如今已位列世界五百强之林。

输不可怕,人生风雨几十年,谁不会遇到跨不过去的坎儿?关键要输得起,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输?从这次输里能学到什么?

只要正确面对“输”这件事,“输赢”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Carol Dweck研究发现的,人的发展是持续终身的过程,孩子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也就不会在意失败与否了。

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着力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何为成长型思维?根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理论,人分为两种思维: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固定思维的格局已经固话,而成长型思维则处于不断变化和提升中。好比朋友圈里那些60岁开始学英语、70岁开始旅行、80岁登上Vogue的励志奶奶们一样,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成长思维:相信“我可以更好”,“我能够学会”,从而愿意不断地挑战和提升自己。

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输”也可以转化为“赢”。

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03.战胜“玻璃心”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应注意哪些问题?

孩子的问题主要来自父母的认知,要改变孩子父母必须先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1)父母改变思想观念,不要被“赢在起跑线”的观念束缚同时又影响到孩子

“赢在起跑线”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是说这个观念不对,而是过分强调容易把自己和孩子带入争强好胜的死胡同。就像奥林匹克精神一样,竞争的过程是为了让孩子认识知识的趣味,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识范畴,建立友谊、团结、公平的观念,而绝非喜获嘉奖之后的沾沾自喜或是一时落败后的垂头丧气。所以,父母首先要从改变自身观念做起,让孩子更加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刻的获得,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喜悦也好悲伤也罢,从获得中反观更好的自己,得到成长,才是最好的正念。

(2)父母改变关注对象,不要只关注赢的对象而动不动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

很多父母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动不动“你怎么这么不如别人”“你这么这么简单都不不会做”等等,带着强烈消极暗示的话语往孩子身上安插标签,要知道这种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固定思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由于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因而也更容易受到他们观念的影响。他们不经意说出来的话也许是无心,但孩子们却有心听去了,时间长了就会不自觉生发“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怎么这么没用”等消极意识,暗示自己本来就这样,努力也不行,从而忽略掉更重要的时间、努力、坚持的价值。

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3)父母改变交流方式,尤其在孩子遭遇挫折后应多加鼓励,让“输”变得有营养

很多孩子玻璃心,和父母交流不畅有极大关系。前不久有一则刷爆朋友圈的新闻,一男孩因考试成绩差,生气的妈妈随口骂道:“你怎么不去死?”结果孩子拉开车门就从桥上跳入滚滚江水中。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断送了,孩子妈妈也后悔得痛不欲生。我们相信妈妈说的是一时气话,并不真想逼着孩子去死,可是为什么不好好说话呢?为什么不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漫长人生路,不论遭遇什么挫折困境都不奇怪,此时父母一定不能逞一时之快乱发脾气,而应冷静下来思考对策并及时给予孩子正面反馈。当然,此时决不能泛泛地说“你行的”“你很棒”之类,而应重点关注孩子三方面的表现:

  • 努力程度:我知道你尽最大努力坚持下来了!
  • 进步方面:你上次考试这道题还不会,这次居然作对了,有很大的进步啊!
  • 适时转输为赢:这次比赛你已经很用心,如果这样提前准备下次没准成绩更好……
赢了欢天喜地,输了自暴自弃?孩子“玻璃心”用这招就够了

当“输”变得有营养,那么是否“输赢”还重要吗?孩子还会有玻璃心吗?他只会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冒险和挑战。

为了战胜“玻璃心”,有人推崇用挫折教育法,其实生活中各种挫折无处不在,根本无需刻意制造,只要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巧妙的转“输”为“赢”,生活何处无惊喜?

做个有心的家长,“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这样才能雏鹰展翅飞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辣妈,修己育儿,热爱文字和生活。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希望和万千父母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