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自從餘額寶的收益不斷下行,好像也沒什麼人再提起過它了。

我至今仍舊記得餘額寶的巔峰時刻,七日年化收益率高達6.7%,折算萬份收益達到1.8元。

不得不感嘆,當年的餘額寶是真優秀。

可惜,如今的七日年化收益跌到只剩2.383%。(數據截止到2020年2月3日)

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七日年化收益2.383%是啥概念呢?

也就是說把一萬元放餘額寶,每天只有7毛錢左右的收益,湊幾天才能湊個公交費。

這應該也跟上一年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

倍受寵愛的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頻頻縮水,連貨幣基金面臨清盤。

這年頭賺錢真是不易。

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當然,只靠餘額寶就想獲得高收益是不現實的。

餘額寶屬於貨幣基金,簡簡單單收益。

馬爸爸保你安全,但不保你發家致富哦,餘額寶高收益的日子是一去不復還了。

收益比銀行活期存款高,這個是值得肯定的。

但並不突出,很多理財產品都可以做到。

作為一款貨幣基金而言,安全性高,流動性強,收益率卻不會特別高。

但我們的選擇還很多。

一、餘額佳

也許馬爸爸也覺得餘額寶的收益率太慘,所以推出了個餘額佳。餘額寶它兄弟。

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但不同的是,餘額寶是貨幣基金;而餘額佳,是個「基金組合」

65%資金買貨基,35%資金買債基。

近1年的收益,比貨幣基金指數稍微高一點。

相對於餘額寶來說,收益高一點,風險也高一點。

但餘額佳真正問題在於它的靈活度。

餘額寶,隨時使用、隨時提現。

餘額當天贖回,最快也得第二天才能到賬。

因為組合裡面有債券基金,如果買入後,持有不滿7天,債基部分會收1.5%的懲罰性費用。

也就是說,在「餘額佳」買1萬塊,債基部分佔35%,就要收52塊5的贖回費。

賺的還不夠罰。

所以在乎流動性的朋友,慎入吧。

二、銀行理財

雖然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也在走下坡路,但相對於餘額寶來說,收益還是略勝一籌。

銀行還有個理財新寵兒——大額存單。

收益率逆流而上,一度逼近銀行理財產品。

說白了,其實就是銀行存款。但門檻會高一點,20萬起

投資期限有很多種選擇,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我拿招行的利率進行了對比。

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大額存單的利率高於同期限的定期存款。

在個別產品上,更是高於國債。

收益率相對較高,流動性好,安全性高。

對於風險偏好較低,注重資產安全,或年紀偏大的投資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三、國債逆回購

國債逆回購,就是短期貸款。

投資者借錢給國債的持有者,到期按照約定利率收取利息和本金

因為是以國債作為質押,因而安全性很高。

門檻多少?

滬市較高,至少10萬元;深圳就很低,1000元可以搞定。

都知道收益和風險是相伴隨的,逆回購的利率水平並不突出,但它的優點在於流動性很強。

而且在成交之後,無須擔心它會有價格波動的風險,成交時的價格就決定了收益。

四、指數基金定投

定投就是定期定額地投資。

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大部分的定投都以指數基金為主要選擇標的。

選擇標的時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 優先選擇寬基指數

寬基指數指的是大盤指數,涵蓋各行各業,能夠有效防範爆雷黑天鵝。(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等)

  • 優先有張力的指數

所謂的張力,即是指數的波動彈性。

定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通過上下波動可以很好地壓縮持有成本。

  • 從低估值開始

估值這東西,聽起來就很不小白。

估值的判斷需要結合指數的估值。

衡量估值兩大指標:PE(市盈率)

PB(市淨率)

常說的PE、PB接近X年新低啊、歷史新低啊,都是網上常說的估值窪地。

總的來說,毛病不大,估值本來就是個比較粗糙的,無法精準計算的東西。

其實不用怎麼詳細研究,定投就是懶人的投資神器,大致有這個概念就可以,貴在堅持。

餘額寶的宿命,註定了

說了那麼多,最後嗶嗶一句。

餘額寶,你走吧,我不要你了。

市場的可能性太多了,別把自己吊在一棵樹上面。

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嘗試更多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