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讀書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嗎,讀書還可以變現!通過寫說書稿、書評、出書單等等一系列方式,我們可以把看過的書變成金錢。


現在市面上一篇說書稿的基礎稿費最低也有500,我平時寫的都是2000-3000/篇,高一些的有5000/篇。


以下是一些今年的稿費收入截圖。

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說書稿雖然單價極高,但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文學技巧,這完全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和精進的技能。


我從接觸說書稿開始,僅僅九個月時間就收入30000+稿費。到後面,一篇2000元的稿件,我只需要5天時間即可完成,寫作時間僅僅只需一天甚至半天。


同樣是寫作賺取稿費,行業頂尖寫手的商業軟文報價也才4000/篇,而相比商業軟文,說書稿要求更低,所需的寫作技能也低得多。


在我帶過的學員中,完全新手從看書到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最快只需7天。為什麼這麼容易上手?因為讀書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的事情,只要能好好讀完一本書,再給予一定的輔導,任何人都能寫出合格的說書稿。


接下來我將分三部分簡單介紹下說書稿的一些寫作心得。


第一部分,如何讀一本書


第二部分,如何寫一篇說書稿


第三部分,有哪些可以提高生產力的好用工具和方法


(一)


我們先來聊聊第一部分,如何讀一本書。前面說了,說書稿的重點在讀,這也是我寫了大量稿子之後的一個體會。因為說書稿的本質是把文本的精華提煉出來,封裝成一個產品,然後交到聽眾手上,讓聽眾能對這本書一目瞭然。


所以實際上,如果我們是在為一本8分甚至9分的書寫說書稿,那隻要文筆不太差,句子能流暢,基本上就會是一篇好稿件。而如果書很差,那無論我們怎麼努力提煉,得到的也只是一坨濃縮垃圾。


一句話,文本是稿件質量的重要基礎!


我接觸過不少撰稿人,也帶過不少夥伴入門。在實踐中發現,那些寫不好稿子的人,往往都只是隨意瀏覽了下書或者草草看完,就開始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寫作中,而這其實是本末倒置了的,說書稿應該是七分讀和三分寫。


那麼應該怎麼去讀一本書呢?要知道一篇稿子的週期基本上是一週,從接到書單開始計算時間。所以慢慢磨慢慢咀嚼是不行的。我們想要又快又好地看完一本書,除了一目十行的天賦外,更多是需要技巧。


第一步,當我們拿到一本新書時,可以先去豆瓣或者百度或者知乎等等各種平臺,收集一下這本書的信息。重點收集書的介紹、作者介紹以及書的精華買點等等,這些信息都是出版商精心提煉出來的。接觸過說書稿的朋友應該知道,這類稿子有些基本架構是需要滿足的,包括開篇一段話提煉書的精華、作者介紹、書籍介紹等等。


如果我們能在讀書前收集到足夠的信息,那就可以大大提高對這本書的整體把握。尤其是精華買點,很有可能就是這本書的脈絡,拿著這個脈絡就等於是找到了一張地圖。在面對那些行文零散、作者放飛自我的書時,如果能找到一些這本書總結性或者概括性的信息,那我們後續的閱讀就能事半功倍。


第二步,在對整本書有個大體的認知和印象後,我們需要先行提煉出書的骨架。有些同學可能會問了,我這書都還沒開始看,為啥就要提煉骨架了?我拿什麼提煉?


彆著急,我們接下來慢慢說。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為啥要看書前先提煉脈絡?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自己迷失在文字中。這不是開玩笑的,經常有小夥伴來向我求助,說沒看明白書,或者是覺得書太難讀了,零零碎碎,繞來繞去。


這就是因為他們在開始閱讀前缺少了對書的整體把握。說白了我們不是來找樂子的,我們看書是為了後面寫稿子,所以我們不能被書牽著走。


舉個例子,有些書可能會花很大的篇幅去描述某些東西,但實際上,從整體的結構來說,這些結構是冗餘的,或者說是可以一句話概括的。尤其是在一些人物傳記類文本,可能作者會很詳細地描述人物在某一時刻的心理活動,對於書來說這自然是能夠展現人物的風貌,但是對於我們的說書稿來說,這種描述是不必體現到稿子裡的。


當我們為書提煉了骨架,就相當於是列了個購物清單,告訴自己我需要在書裡找到什麼內容,而什麼內容又是我不必花時間去啃的。


好了,為什麼已經解釋過了,接下來說說怎麼做。對於新手,一個好辦法就是去盡力尋找書的概括性描述。一般是書籍的前言、開篇等地方,或者是豆瓣上對書籍的介紹,如果有能力翻牆的同學,也不妨去亞馬遜的英文站裡搜索這本書的信息,我發現兩者之間還是有不少區別的,而且亞馬遜上還有不少讀者的書評,也可以用作參考。


如果沒有找到太多概括性的話語,那也可以先看書的目錄,只要不是太放飛自我的作家,其目錄大多都能看出這本書的邏輯結構。目錄一般是兩種情況,首先是並列式的目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這樣一直下去,其次是層級式的目錄,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這樣。


對於我們寫說書稿來說,層級式明顯是更優的,因為這就是一種邏輯結構,可以省去不少功夫。而如果是並列式目錄,我們就需要將這些目錄進行合併同類項了。合併時不要拘泥於章節數,可能第一章和第十六章其實是在說同一件事,那麼就可以把它倆合併在同一項裡。



一般經驗較為豐富的同學,都能結合概括性描述和書籍目錄等信息,將文本總結歸納成三到五個部分。我們在歸納時,可以直接根據書的內容,也可以先預設立場,也就是主觀地將書籍內容進行劃分。這就涉及到說書稿寫作時是忠於原文還是可以解讀的問題了,而大多數情況下,甲方都會提前說明要求的。我個人建議新手還是先忠於原文,最好是基於文本去進行歸納,而不是自己預設立場,再去書中找內容或者進行解讀。


走完前面兩步,看書前的準備工作算是做完了,接下來最後一步自然就是開始閱讀了。閱讀時一定要提醒自己,我是等會要寫說書稿的,品味書籍可以放在後面,先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才是正經事。


在讀書時,我們可以拿出前面列的概括性描述和書籍骨架,如果遇到非主要路徑下的篇章,可以直接跳過不讀,不過如何去判斷某個篇章是否是包含重要內容,這就得靠個人經驗了。


然後我們一邊讀,還應該一遍進行摘抄,只要是書籍的精華或者是你覺得後面會對稿子有幫助的,都可以抄下來,可以是直接一段原文,也可以是自己讀完某一大段話後的概括。通過做這件事,在書讀完後,你的初稿也就差不多寫好了。


有一點非常嚴肅的是,我們不能在說書稿裡直接用原文的話,摘抄原文的意義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去梳理書的內容,而非讓我們直接利用原文去完成稿件。


要注意的是,前面梳理的書籍脈絡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在讀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前面對書的認知的不夠到位,或者是總結得不夠好,那也可以再回頭調整脈絡。


好了,讀書就講到這裡,我們小結一下。說書稿的質量七分都在原文上,讀好原文很重要,在拿到書時先去全力搜索本書的信息,重點關注精華買點、概括性描述等信息,然後在開篇前先基於前面收集的信息和書的前言、目錄等,梳理書籍內容骨架,給自己畫一張地圖。開始讀書後,時時對標地圖,以防自己迷失在文字中,並記得時時做筆記。


(二)


第二部分,怎麼寫一篇說書稿。當我們讀完一本書,覺得自己滿肚子的知識想要噴湧而出的時候,應該怎麼優雅地完成一篇稿件?


首先我們要冷靜下來,寫稿子最忌邏輯不清,把所有東西一股腦往文章裡堆,只會讓讀者望而生厭。通過前面的閱讀,我們已經對書籍有了比較深的認知,這個時候就應該開始寫大綱了。


大綱不同於前面說的書籍脈絡,大綱是要直接用來寫稿子的。以下是我寫的兩個大綱,一個高度概括,一個詳細到類似於初稿。具體採用哪種方式,全看個人喜好。

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高度概括

讀書9個月,變現30000+,你也可以

詳細如初稿


基本上大綱搞好了,初稿也就有了,如果你基本功紮實,那相當於稿子就寫完了。


說書稿是一種to C產品,所以這就要求它應該是易於閱讀、和藹可親的。實際上說書稿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文字技巧,寫作時我們只需要記住自然流暢、和藹可親這八個字即可。


說書稿是要讀給別人聽的,所以切忌用拗口詞、長句等等來為難朗讀者。好的說書稿是深入淺出的,用直白的語言來進行描述和解釋。同時多用些轉折詞,讓行文如流水。寫完後不妨自己先通讀一遍,找找那些地方會讓人覺得語感不好,那些地方轉折生硬等。


而說到和藹可親,在幫小夥伴改他們的稿子時,我發現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使用對立語氣,比如說用“你”這個詞。


我們舉個例子,以下兩個句子:


你可以通過多加練習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我們可以通過多加練習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是不是第二個句子說教的意味更少?更加親近一些?有心的同學可以發現,我這篇文件也基本是用“我們”來進行表述。


關於說書稿的寫作,只要前面讀書讀得到位了,後面的文字自然就是水到渠成。我一般是三天閱讀,半天寫稿,就能完成一篇稿件。


好了,如何寫就大概介紹到這裡,我們小結一下。說書稿邏輯很重要,寫之前列大綱,行文應該流暢直白,牢記這是TO C的產品,簡單易讀、和藹可親是說書稿的重要特性。


(三)


第三部分,有哪些可以提高生產力的好用工具和方法。


工具我主要推薦幕布,其次是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善用谷歌,搜索質量會好很多。


方法的話,我個人很受用的一個觀點是先完成,再完美。一篇文章,我們不必追求一開始就是完稿狀態,允許自己有寫得爛的句子,允許自己是個傻逼。先把文章寫完了先,如果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表述一個句子,不妨直接把想到的寫出來,也就是先莽過去再說。


文章寫得比較多的同學應該能體會到,有時候句子不是光想就能寫好的,還是得一遍遍改,所以坦然接受吧,承認自己就是寫出了一坨垃圾,我帶過的不少小夥伴,就是因為接受不了自己的文章是坨垃圾,最後選擇了棄稿,這是很可惜的。


不要放棄,我第一篇稿子改了五次,最後稿費只有80塊,但是我堅持了下來,而回報是令人欣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