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電影《小丑》讓我失望的地方

還是偶爾得迴歸到影評者的位置,談談我看過的一些電影。

說《小丑》(2019年)中讓我失望的地方,並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好,《小丑》作為一部以反派角色為主角、一部DC超級英雄片衍生故事的作品,已然收穫了大量粉絲們的欣喜若狂。《小丑》的突破性和衝擊性自不必多言,也已經有很多的影評文章講述過這些。

而我,這裡只是簡單談談電影《小丑》讓我失望的地方,就是本期待很高的部分,但可能有點落差的感覺。是一篇個人化性質比較強的文章而已。


談談電影《小丑》讓我失望的地方


① 人物過於疲憊。

電影《小丑》刻畫的主人公“小丑”亞瑟·弗蘭克(傑昆·菲尼克斯 飾),一個粗放粗獷的人物,在外界的鼓譟之下,瞬間就可以緊繃到極限的形象。但若不是傑昆·菲尼克斯憑著個人癲狂表演的技藝,以渾身解術來維持一種持續不斷的衝擊力,很難說這樣一個似乎永遠處在高潮的角色,如何讓人更細膩地看到其心中的情感內核。其實,很多人喜歡的是傑昆·菲尼克斯,而不是小丑。故而,毋寧說,這還是一個過於疲憊、大操大辦的好萊塢大片中的人物形象罷了。同作為暴力美學的作品類型,從主旨隱喻上而言,《小丑》或許比不上斯坦利·庫布里克在1971年的作品《發條橙》;從人物內心複雜走向的刻畫上來說,《小丑》也或許比不上馬丁·斯科塞斯在1976年的作品《出租車司機》。


談談電影《小丑》讓我失望的地方


② 缺乏深刻。

不僅是過於疲憊的人物形象,情節本身也難免過於硬實,彷彿是一塊又一塊大石頭“砰砰砰”地砸下來:小丑被解僱失業、慘遭人格羞辱而後殺人、長期精神疾病被歧視、家庭悲劇的難以逃避、對於自己偶像幻想的破滅……最終走上了反社會的極端道路。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一個接一個的悲慘遭遇不問緣由地一頓猛“砸”,更能體現影片本身的暗黑屬性。但其實,缺乏了故事挖掘的深入性,也就缺乏了主旨的深刻性。毋需質疑,《小丑》是一部非常強烈的作品,但並不深刻和豐富。小丑形象本身,也只是一個很難有普遍性的極端個例而已。大多數平凡的生命都有其渺小與可憐之處,但並不如《小丑》中刻畫的那樣,下一秒就有了反社會的必然性。


談談電影《小丑》讓我失望的地方


影片的最後,當大量年輕人帶上小丑的面具,走上街頭打砸。小丑,如同被萬人敬仰的英雄一般,高踞車頂,瘋狂歡呼和吶喊。可是,然後呢?影片並沒有給出答案。或許,小丑誕生了,蝙蝠俠也就要來了。

不過,電影中的色彩和音樂,確實還是一絕。

獨立影評人 | 董姐懂影視


談談電影《小丑》讓我失望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