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扫毒2》上映12天,在恶评如潮的狙击中,票房却以惊人速度突破十亿大关,如此打脸某平台的“行为”大快人心,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于此同时热唠君恭喜剧组喜提“票房破十亿影帝”两位(刘德华.古天乐),如此看来只要这些香港艺人还愿意继续为电影事业作贡献,港片走出没落困境也是指日可待了。

扫毒2的高票房让人不自觉去回忆港片经典,感受港片魅力,曾几何时,在香港味道浸染下出现无数经典作品,以警匪片为例:《英雄本色》《旺角卡门》《无间道》等,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这些经典的独特源于港味特色的体现:

关于江湖情义,

《英雄本色》里小马哥(周润发饰)是个为人豪爽重情重义真男人,在影片最后,质问宋子杰(张国荣饰)为什么没勇气接受哥哥宋子豪(狄龙饰)的改过,随后中枪,临死之前说“做兄弟的……”,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余下未完的话意思大概还在劝说宋子杰兄弟之间就该相互包容理解,小马哥至死都还在为宋子豪担心,他以生命为代价表明自己维护“江湖情义”的决心,这就是港味浓郁的江湖情义:身在江湖快意恩仇,无论何时甘为兄弟两肋插刀而无怨无悔。

而在《扫毒2》也体现了江湖情义,余顺天与地藏是在黑社会大染缸里二十几年的同门兄弟,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最后却变成相互敌对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相爱相杀,就是港味中江湖情义里永恒的话题:兄弟反目,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关于市井味道,

在《旺角卡门》中阿华(刘德华饰)与乌蝇(张学友饰)坐在街边的护栏上吃着鱼丸,两人身后对街的红绿灯,关门的商铺,疾驰的出租车,没有半点电影镜头束缚的感觉,仿佛随手拍下的香港生活片段,其中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市井味道是港片最奇特的组成部分,大量的闹市取景,街角场地让港片将“接地气”发挥到极致,让观众瞬间“入画”去感受香港生活,接受市井气息的熏陶,这种感觉是许多电影难以复刻的精髓,所以说市井味道是港味成型不可缺少的一环。

而在《扫毒2》中体现的市井味道已经不局限在城寨楼前,街头巷角,而是关于香港独有的标志,比如香港独的特色竞马场,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比如飙车追逐中的二层巴士,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关于粤语台词,

《无间道》里黄志诚警司(黄秋生饰)在天台对陈永仁(梁朝伟饰)说国语版:二十五号是你的生日嘛,臭小子,在粤语正片中是这么说的:廿五号你生日嘅嘛,二五仔二五仔。

其中味道自然就出来了,粤语中说的“二五仔”有“卧底”的意思,所以这里黄警司即调侃陈永仁是个警察卧底,又献上手表作为他生日礼物提醒他已经是个二十五岁的人,这一语双关的妙用在国语中完全没能体现,“二五仔”被翻译成国语“臭小子”,放在语境中就有词不达意的嫌疑了,这就显出粤语在港片中的位置无可替代。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在比如黄警司(黄秋生饰)在对刘建明(刘德华饰)说的一句台词粤语是这样的:“

O记噶coffee,全总部最靓!”而国语翻译后是这样的:“”重案组的咖啡,是总部最好的”其实翻译的也没太大误差,但是就是少了一点感觉,众所周知,香港人在粤语中夹带单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说话习惯,在观众心中已经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再用国语翻译出来就不能“”自动校正”从而体验到独特的香港味道的,还有“靓”字在粤语中比较常用的字,在这翻译成“”好”的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就发音和语感而言“好”字太过“随意平庸”,缺少“靓”字“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不出浓郁的港味。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现代的粤语有着明显区别与国语的语法语音语调,不只保留了古汉语的的许多特色,同时吸收了不少“”舶来品“”语言文化,所以粤语的成熟和包容,使它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然而随着国语的普及,粤语已经和地方小语种方言一样越来越受地域的限制,现在就连港片电影都不再上映粤语原版了,长此以往,粤语会不会戴上“中国文化载体”的标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网上关于港片是否都听粤语原版的讨论,发现很多网友都表示还是听粤语原版比较好“国语翻译容易跑偏原意,无法表达粤语精髓,没有粤语搞笑的韵味”这些观点都表示国语无法翻译粤语独有的“气质”和“美感”。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还有网友在《扫毒2》还未上映的预售期就希望在非粤广地区能有粤语版上映,可惜的遍寻内地各大院线均为“求粤无门”的处境。

十亿票房的《扫毒2》还差了点味道:无粤语,不港片

所以说《扫毒2》最令人遗憾的就是:尽管邱礼涛导演已经尽力坚守港味,却唯独“放弃”港片对粤语刚需的坚持。也许是顾及大份额的内地电影市场需求,而没有在内地各大院线上映粤语版本的《扫毒2》,毕竟当下社会已经处在全民皆普.国语“横行”的境地了。

但是这种为迎合市场作出“裁撤”港味必不可少的粤语因素的行为,作为一个曾经感受过粤语港片魅力的影迷来说是无法理解的,难道导演就没有“”少了粤语的港片是缺少灵魂”的这种觉悟?粤语才是港片最大的特色,港味最浓的体现,所以才有“无粤语,不港片”的说法。在此,热唠君斗胆向出品方发行方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能在非粤广地区播映粤语版本《扫毒2》,对于港片影迷来说想必也是极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