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現在消費者的購車原則基本是能選AT變速箱就選AT,能避免雙離合就避免雙離合,真是被雙離合坑怕了。因為從大眾雙離合風波開始,只要你談雙離合,就離不開頓挫、過熱、異響這些負面詞。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但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國內車企,像長城哈弗、吉利、長安、奇瑞、傳祺、榮威等,它們加在一起至少有幾十臺車都在用雙離合。在自主銷量排名前十的SUV或轎車中,有一半以上都採用雙離合變速箱,這就很納悶了,為何它們不用口碑更好的AT變速箱呢?


難道AT變速箱不香?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 AT變速箱成本太高了,真要自主研發的話, AT變速箱還有一些專利技術壁壘需要規避,像主流AT大廠德國採埃孚、日本愛信、日本加特可、韓國現代派沃泰等等,它們都持有不少專利技術。在自主研發過程,萬一要用某一項大牌相同的技術,那付出專利費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成本的確高。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當然,國內也有AT變速箱廠商,比如東安汽發和山東盛瑞,當年盛瑞推出的8AT確實轟動一時。但盛瑞的產能,根本跟不上車企出車的速度,成本也一直高居不下,把本土低價的優勢給磨滅了。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此外盛瑞技術不到家是個根本問題,搭載盛瑞8AT的陸風X7,變速箱一直問題百出,即便盛瑞第二代產品開發出來,陸風X7變速箱的口碑也沒有得到明顯的轉變,趴在修理廠的車一大堆,可以說陸風X7的失敗,除了抄襲之外,變速箱問題也佔了很大成分。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盛瑞和東安的AT變速箱,應該說只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要讓國內其它車企敢用,這些變速箱的可靠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廠商的變速箱看不上,那就採購吧,以長安CS75 PLUS為例,長安採購一臺愛信6AT變速箱的成本大約是8000元左右,採購愛信8AT的成本在10000元出頭,相應在整車的定價上,必定會有所提高。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其實不止成本問題


目前自主品牌最熱衷採購的變速箱大廠品牌,主要以愛信和採埃孚居多,像廣汽傳祺GS4/GS5/GS8/GM6/GM8、長安CS35 PLUS/CS55 PLUS/CS75 PLUS/CS85、以及吉利部分車型都在用愛信變速箱,而長城和其它自主品牌的皮卡車型更多在用採埃孚的變速箱。


這麼多自主車型都在用,產量和規模自然更大,成本也就不是問題。而且,這兩家大廠商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它們也會推出更好、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出來。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但是,老用別人的變速箱,發展也很容易被人限制。現在採用這兩家大廠變速箱的自主品牌,已經可以跟其它合資大廠抗衡,比如吉利和長安,它們去年的銷量都能進入排行榜前十名,而豐田在國內兩家合資公司都排到了10名之後。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這對豐田已經形成明顯威脅,更要命的是,豐田就是愛信的大股東,擁有主導優勢。從陰謀論的角度,豐田要控制局面,肯定會對變速箱供給有所收緊。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因此,國內的自主品牌在跟愛信的合作上,總有一些磕磕絆絆,傳祺就被愛信卡過脖子,當時上市的傳祺GS8相當火熱,2017年第一季度月銷量就破萬,比當時的廣汽豐田漢蘭達還火。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可後來愛信變速箱產能跟不上了,積累大量交車訂單,錯失了衝擊更高銷量的機會,當時差點就要用自家的雙離合。許多業界人員一度都認為,產能問題是一方面,“採購困難”才是重點。


為何長安當時就能率先採用愛信變速箱?愛信投放給中國企業一直很吝嗇,而長安跟愛信的關係其實遠超其它自主品牌,因為長安鈴木、神龍汽車、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都和愛信有合作關係,基本都有用愛信變速箱,因此長安與愛信的合作比其它品牌更順利。但長安跟愛信的談判也不輕鬆,在資金佔比問題上做出很大的妥協,最終才達成合作。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2018年吉利、廣汽就與愛信簽約成立兩家的合資公司,愛信持股最多,話語權依舊在它們手上,所以愛信願意在2020年在國內投入大規模6AT變速箱,年產能40萬臺,這兩年的空檔期明顯就是要吊一下自主品牌的胃口。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6AT逐漸開始被8AT所替代,所以愛信在這個時候才願意把有點落後的6AT拿出來在國內大規模投產。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自主品牌被牽著鼻子走,也毫無辦法,因為愛信是為數不多可以自己研發AT變速箱供應商,技術可靠,成本又比採埃孚更低,產品根本不愁賣,把你拖一拖,你又能怎樣?


雙離合變速箱解決了自主品牌的燃眉之急


從市場環境看,雙離合變速箱的市場地位的確有所轉變,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在歐洲市場也大規模採用,比如寶馬UKL前驅平臺的車型,最開始就選擇麥格納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此外不少歐洲車企也相繼開始研發雙離合變速箱。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而6AT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下降,去年已經下降到9%,要知道6AT市場份額最高的時候,佔了市場的1/4,而雙離合市場已經從原本的10%,提高到了20%。越來越多的廠商選擇雙離合變速箱,自主品牌自然而然也跟上這股潮流。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而且博格華納對自主品牌也助力不少,當初國內自主品牌面臨無AT變速箱使用的尷尬之時,博格華納拋出了橄欖枝,願意跟國內自主品牌共同出資研發雙離合變速箱,一來為了提升自家品牌的名氣,二來也幫助了處於技術空白期的自主品牌提升技術實力。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另外,大眾的雙離合技術也日漸成熟,雖然前期留下不少汙點,但到了今天,要看雙離合誰最強,大眾家的呼聲還是最高的。自主品牌前期研發雙離合變速箱的過程中,很多都參考大眾,雖然也走了點彎路,但還是有一定的成果。


最重要的是,雙離合本身的優勢適合現在自主品牌發展,雙離合傳動效率是其它變速箱所不能企及。據有關數據統計,雙離合換擋速度普遍80ms左右,要知道最快的AT變速箱換擋速度也要150ms,換擋動力中斷時間縮短,效率也能提高,油耗自然降下來,自主品牌頭疼的環保問題就更容易解決。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另外,在電氣化過渡的這幾年時間,混合動力車型也逐漸增多,比如吉利博越/嘉際/星越、比亞迪唐DM/宋DM等等,為了更好與電機進行匹配,這些車企也會選擇搭配一個體積更小的變速箱,雙離合顯然最適合不過了。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雙離合變速箱的體積比AT和CVT變速箱要小,機械結構也很簡單,在有限機艙裡,採用雙離合變速箱的混動系統,佈置起來明顯要比傳統AT和CVT更方便,匹配和調校的難度也會小很多。


而且全球化的今天,雙離合變速箱的零部件都來自國際大廠,比如長城哈弗從2017年之前就一直在採用格特拉克的溼式雙離合變速箱,這臺變速箱中157個零件中,只有15個零件是自主生產的,那時候自主化並不高,但雙離合模塊基本都用著其它品牌同款的產品,比如UKL平臺的寶馬,它的雙離合板豎向除了控制單元,其它技術也相差無幾。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吉利也是格特拉克變速箱的支持者,但自從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也吸收沃爾沃雙離合變速箱的技術,並開發出自家的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而且,它們還與博格華納有技術合作,變速箱模塊也是來自與德國舍弗勒,硬件配置也是跟其它汽車大廠一樣,比亞迪、奇瑞、榮威等等更是如此。


你一直在罵的雙離合變速箱,救了自主品牌一命


寫在最後


可以說自主品牌用上雙離合實屬無奈,但也是偶然的機遇。在沒有AT變速箱之前,自主品牌的確要靠他人實現技術支持,銷量也要被限制。但走上自主研發道路以後,至少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或許在某一天,我們的自主品牌在技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我們也能看到自己優秀的變速箱大廠,不管是趨勢還是無奈,能靠自己的力量研發產品,都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