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人生的残酷,不过是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很多人在看完《沉香屑·第一炉香》后,感慨的是女主葛薇龙为爱堕落的悲剧,而我认为,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悲剧,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所说,世间没有两全法,人生亦如此,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敏猫猫

前言:

《沉香屑·第二炉香》的开头是这样写着:

在这里听克荔门婷的故事,我有一种不应当的感觉,仿佛云端里看厮杀似的,有点残酷。但是无论如何,请你点上你的香,少少的搓上一点沉香屑。

这个开头犀利地表达了人生的残酷:对于旁观者来说,当局者的人生就是一场打发时间的戏剧,无关痛痒;对于当局者来说,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沉香注定的燃烧殆尽,不可抗拒。它表现出了创作者的冷漠和读者感同身受的悲哀,人生就是如此,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这就是张爱玲的写作风格,通过爱情故事来描绘现实生活的残酷。在那个盛行男子拯救女子的文化时代,张爱玲的作品可谓是反套路地直指人性中的恶,因此傅雷曾经批评张爱玲的作品缺乏对生活的积极意义。

可人生不存在二元性,故事因为有了转折才谓之故事,而生活正是由于它的不可控性才谓之生活。

如今的大多数影视却都是大团圆的结局,可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它的无可奈何。穷人为了生存,选择了背井离乡,富人为了站稳脚跟,选择了承担超过大多数人的负重。在每个人心里,鱼与熊掌都想得到,但生活残酷地告诉他们,这是妄想。但在多次的打击中,我们却能得到一些启示,小人物也许只能被命运之手掌控前行,但小人物亦能坚持挣扎着,只为得来不易的一点点慰藉。

今天我就从《第一炉香》中来浅析主人公命运的不可抗性以及带给我的人生思考——作为小人物的我们,怎么做才能和命运进行抗争。

而我只愿,每个人都能在看似无可奈何的人生中,获得一丝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第一炉香》:人生的残酷,不过是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

汤哲声先生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爱情小说最深刻的是张爱玲,这个判断是无需置疑的。

小说家许荣哲曾说:“严肃小说家是在故事里挖掘人性的深度,而通俗小说家只能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张爱玲能成为一个严肃小说家的原因正是如此,她讲述通俗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亦向大众传达了人性的悲哀。这也是让张爱玲以爱情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却能在当时独特的背景之下,开启属于张爱玲时代的原因。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处女作,篇幅仅仅三万多字,却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上海女学生葛薇龙由于不想跟着父母回家乡嫁人,而想继续留在香港求学,便投靠了姑妈梁太太。在跟着梁太太的日子里,渐渐被物质所腐蚀,也被乔琪乔的魅力所俘虏。为了嫁给自己的喜欢的人,葛薇龙甘愿留在梁太太身边,被梁太太所利用,当做诱饵来吸引男人。这样的选择导致葛薇龙成为了姑妈和乔琪乔敛财的工具,最后的结局,便只余“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那一句叹息。

很多人在看完这本小说后,感慨的是葛薇龙的不争气,为了爱情飞蛾扑火,到头来只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明明本只是一个想依靠姑妈继续完成学业的中学生,却因为踏入了一个互相利用、纸醉金迷的环境,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人,而成为其中一枚被悲惨命运所掌控的棋子。因此,大多数读者心疼她的同时,也可恨她的自作自受。

在我看来,葛薇龙的悲剧并不是因为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而导致的,反而是在原始生存欲望和原始爱欲的双重压力下必然要发生的悲剧。透过葛微龙的艰难人生,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是难以掌控自己命运的。

张爱玲看似给了葛薇龙两个选择:要么回老家上海嫁人;要么为了爱情和物质留在香港这个物欲纵流的、吃人的世界里。可这个选择对于葛薇龙来说却是艰难的,因为无论她选择了哪一项,都意味着失去:选择了回上海老家,就意味着自己即将失去婚姻自主的权利,也失去了自由的爱情;选择了留在这里继续学业、争取爱情,就意味着失去干净的灵魂,成为勾引男人的诱饵。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多项选择,每个人亦都不能得到圆满,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所告诉我们的,你想获得什么,同时你也要失去什么。

《第一炉香》:人生的残酷,不过是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二、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张爱玲的这部小说不仅仅只是讲述一个女人为了爱情飞蛾扑火的悲剧,也是在慨叹人性的不堪一击。葛薇龙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清醒地看着自己一步步堕落,直至烧完自己的生命,看似物质、爱情都得到了,却失去了尊严和独立;姑妈梁太太看似物质、爱情都得到了,失去的却是作为一个人的必备品质——善良;乔琪乔看似物质、爱情都得到了,却失去了身为一个男人最重要的铁骨,心安理得地被葛薇龙卖身所得的金钱养着。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悲剧,而这也是张爱玲,也是这个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的残忍真相,作为一个小人物,我们从来都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我们的人生永远处于一种两难:尊严的生命vs卑贱的生活。我们得到其中一项,就意味着失去另外一项。不止如此,我们永远都是掩着面,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做的选择并不难堪。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面前看似有很多选项,可从来都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少年时期为了能拥有好成绩,只能选择失去无忧无虑的玩乐时光;青年时期为了能早点让父母不再辛苦,只能选择默默地接受大城市的残酷;中年时期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只能选择一年四季在外头奔波。

我们看似自主做出了选择,实际上只是对命运妥协,被动地选择忍受痛苦。

就像《儿子的大玩偶》中的主人公一样,只能被动地选择,煎熬着生活。坤树的老婆怀孕了,为了养活孩子,他只好干起了一份让人嘲笑的工作——扮成小丑,帮电影院做新片宣传。有一天,他可以脱下小丑装,改拿喇叭做宣传的时候,儿子却不认得坤树了。这时,坤树只能无可奈何地重新扮成小丑。

坤树的境遇很悲哀,充满了荒谬和悲哀。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一样如此吗?我们好像永远都无法自主选择,就连控诉命运的不公,我们都无法随意所欲。稍微露出脆弱,就被人攻击巨婴,身为一个成年人,这点抗打击能力都没有,活该混得栽。

可命运从来都由不得我们自主选择!

谁不想奋发向上,过上好日子?谁不想生活平安喜乐,家人聚在一起?谁不想有尊严地活着,高贵地活着?可是这是小人物能选择的吗?

不是!我们永远只能为了另外的一项选择,对命运妥协。

《第一炉香》:人生的残酷,不过是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三、将人生的意义托付在自己身上,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认输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命运虽然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仍得为自己搏一搏。而这也是古往今来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同是小人物,同是追求利益,女学生葛薇龙搏不过命运,只能沦为姑妈梁太太的妻子,只能得到乔琪乔因为物质而妥协的婚姻。但张爱玲另一篇小说中的女主角——《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身为一个离婚少妇,却能在算得上年老的年纪,和金龟婿范柳原结婚,爱情和物质都得到了,还保留了女人的尊严。

也许很多人都说,这是命运的眷顾,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男女对弈中,在与家人的抗衡中,在为自己谋取最有利的地位中,白流苏的确比葛薇龙做得好。她从不认输,即使在将被家人赶出去的时候,仍能主动出击,将命运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里。

小人物的确无法自主选择,可是我们决不能自欺欺人、自暴自弃,陷入绝望后的生命凋谢从不是命运导致的,心中的妥协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于此,我想谈谈如何与命运抗争的几点思考:

①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要保持初心,忍受诱惑

故事的开始,葛薇龙只是一个为钱所困的女学生,她求助于富裕的姑妈,只为能继续学业。在见识姑妈将睇睇作为诱引男人的工具后,她暗下决心,心正不怕影子歪。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葛薇龙逐渐被物质吸引,被乔琪乔所惑,沦为替姑姑勾引男人、为乔琪弄钱的棋子。

葛薇龙之所以会走到最后那一步,无非在于明明被欲望所获,陷入悲惨的境地,仍自欺欺人地看着自己被榨干价值。

在我看来,保持初心是我们当今社会人人最需要做到的。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社会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在作为小人物时,忍受欲望,才能在摆脱小人物的身份后,享受欲望。

②不要将人生价值依附在他人身上,好命得靠自己去争取

葛薇龙的悲剧揭示了女性依附性存在的悲剧。她把物质寄托在姑妈身上,她把爱情寄托在乔琪乔身上,可对于他们两人来说,善良不值一文,若想他们给予,首先得向他们提供等价的物质。因此,姑妈从葛薇龙身上得到男人,乔琪乔从葛薇龙身上得到金钱。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们必须以此为戒。我们必须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想获得想要的东西时,不将灵魂卖给恶魔。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如此,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人心也易变,将自己依附在他人身上,是没有保障,也没有自由可言的。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鱼与熊掌都可兼得,才不会失去自己更加宝贵的东西。

③无论面临多么艰难的境地,我们都不要轻易认输

葛薇龙在被姑妈和乔琪乔控制后,渐渐地由绝望变成心如死灰,故事的结尾并没有交代葛薇龙的结局,可“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这一句话却告诉我们:葛薇龙似乎觉得无论如何,自己只有如沉香般燃尽的结局了。

可真的只能如此吗?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可煎熬地活着却应该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倾城之恋》中,白流苏遭遇了空袭,以为自己活不了了,可任何时候对自己不放弃、对命运的不妥协,让她等到了范柳原来找她,之后还顺利地与范柳原成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白流苏一样,永远也不要轻易妥协。人生就如过山车一样,若你仍存活在这个世界,你也许还有升上高峰的那一刻,若你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那就永远只能待在低谷了。

《第一炉香》:人生的残酷,不过是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结语:

人生的残酷,是作为小人物的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但我们却不能因为绝望而自暴自弃。

葛薇龙的故事只是个故事,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个故事,得到一些提醒:不要被欲望所惑,不要将人生价值依附在他人身上,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沉香,都会有燃烧殆尽的那一天,但绝不是如沉香屑般短暂地挥霍了生命,我们应是一块沉香木,尽情地为自己燃烧,仍能生气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