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成祖朱棣的一件小事看他的鐵腕性格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生於應天(南京),時事征伐,受封為燕王,其最受於爭議的莫過於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取帝王之位!


從明成祖朱棣的一件小事看他的鐵腕性格


成祖朱棣執掌明朝江山後,比起他父親太祖朱元璋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民生經濟、國家外交、政治軍事上都繼續大踏步往前不停歇不吃老本,通過大大小小一系列的改革,國家空前的強大!朱棣死後原廟號為“太宗”,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為什麼這麼說?成祖勵精圖治,提倡法治,大力發展文教及經濟之下,疆域之遼闊,呈國家之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當時的社會可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一切繁榮的背後,是朱棣的鐵腕性格所主導的。相傳有一個立有戰功的將官觸犯了刑法,有官員試圖在明成祖面前替這個將官說情,說是希望明成祖能“論功定罪”,網開一面!明成祖聽聞臉色就不那麼好看了,嚴厲呵斥批評這位官員道:“執法就應該公正,賞罰且應分明。過去確有功,朝廷也已獎賞!如今犯了王法,本就該治罪。如果不治罪,那就是縱惡,縱惡之下朝廷威嚴何在,朕又如何能夠治理天下?豈能論功定罪?要依法治罪,才能安天下!”

從明成祖朱棣的一件小事看他的鐵腕性格

雖說只是一個流傳而來的一個傳說,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由此可見,明成祖朱棣在規矩或者說初級的法制概念方面的鐵腕,做出了很高的姿態,為鋪平盛世道路走了一步甚為關鍵的好棋!稱之為“永樂盛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明成祖強調法治,依法治天下,使一個國家逐步走向穩定,為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天下奠定了框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從明成祖朱棣的一件小事看他的鐵腕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