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進醫生: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統合失調”及其難處

氾濫的名詞及訓練法

門診中,常會遇到很多父母拿出各類醫院或是名目繁多機構診斷其孩子為“感覺統合失調”的結果給我看,或乾脆就說“我的孩子有感覺統合失調,應該怎麼治療?”“我的孩子在做感統訓練”云云…打開互聯網,關於“感覺統合”的信息也是鋪天蓋地,甚至學界也有人以此打幌撰文著述累累。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 )是美國作業療法師愛爾絲博士(Anna Jean Ayres)於1972年提出的學說,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SID)則是指外部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大腦作有效整合,使身體不能和諧運作,進而發展為各種障礙,影響身心健康。報道稱,在現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為重度感統失調(百度)。夠危言聳聽的。

SID都有哪些表現呢?

概括起來有:

①前庭功能失調:即平衡感差,手眼不協調,容易磕磕絆絆;

②本體感失調:動作笨拙,姿勢彆扭,運動敏捷性差;

③視聽功能失調:視聽感覺不良,感覺敏感或是遲鈍,特殊的視聽偏好,討厭某些視聽刺激等。

不難看出,具有這些特徵的兒童可涵蓋發育性運動協調障礙、孤獨症、ADHD、抽動症、學習障礙、輕度腦癱、食物過敏以及各類發育遲緩等。

愛爾絲認為,兒童的感統失調是由於運動發育落或是運動中樞神經損害引起,所以,強化運動平衡訓練,是矯治的基本原則與起點;並由此推出了各種感統能力測試方法及感統訓練法(SIT),迅速推廣至全世界許多國家,至今其市場經久不衰。

目前國內民營機構或是公立醫院都設有規模大小不等的感統訓練室,但凡被診斷為“感統失調”的兒童都會接受感統訓練。內容無非是通過各種滑梯、滑車、跳袋、吊環、轉盤、平衡木、輪胎、球池、圓筒吊籃、平衡踩踏車等器械訓練孩子的感官、平衡、協調動作、結構式運動等。作為康復訓練方法之一,收費標準不一,但效果評價頗受質疑。

困惑與爭議

關於感覺統合及其失調的提法,一直存在各種質疑,很多研究聲稱其診斷和療效缺乏科學依據。至今,著名的國際權威診斷標準如DSM-5或ICD-10中並無相應的病名和診斷標準,因此醫療保險行業拒絕為這類診斷和康復訓練支付費用。反而,從事該行業的人士及康復訓練兒童家長,則堅持這種診斷可接受,以求孩子有資格獲得傷殘保險。

美國兒科學會(AAP)2012年的一項聲明中指出,“感統失調”並非為公認的診斷病名,建議兒科醫生避免使用該診斷名稱,不推薦任何類型的感統療法(SIT),並建議治療師如若實施SIT,則有必要向兒童監護人提醒該方法迄今缺乏公認的療效。更甚,2015年出版的《孤獨症和智障人士有爭議的療法》一書中提出,感統訓練方法基本上沒有任何療效,其理論基礎和評估方法也從未獲得過有效驗證,SIT是對有限醫療康復資源的浪費和濫用。

然而,美國作業療法協會(AOTA)則支持感統失調的病名及其治療方法,並呼籲通過臨床研究獲得更多依據,以增加相關療法的保險支持。該組織還努力向公眾宣傳SIT療法的有效性,並將其納入到相關實踐指南中,強調SIT與教育領域的合作,以促進感統失調兒童的康復療效。AOTA在其官網上推介了幾種與感覺統合療法相關的資源,還包括了SID基本情況介紹、新研究進展和培訓課程等。


靜進醫生: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統合失調”及其難處


靜老師說:

無論如何,有關感統失調的爭論還會持續下去,就讓它見仁見智吧。我以為,存在即合理,既然有機構和醫院都在開感統訓練課,家長樂意接受,對孩子也沒啥害處,甚至對一些運動發育落後兒童確有幫助,作為輔助康復方法,應該留有它的用武之地。

不過,國內當下“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被用得過於氾濫,在醫學上尚缺乏可循的依據,有資質的兒科醫師,不宜濫下這一診斷。因為,“感統失調”不僅無法歸到哪種疾病範疇,也容易使父母感到困惑、誤讀或誤解,從而耽誤孩子基本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如孤獨症、運動發育障礙、語言發育遲緩、ADHD、學習障礙、抽動症等幾乎都伴有“感統失調”所界定的症狀,而這些病症,是無法用感統訓練所能治癒的,頂多可能起點輔助作用。

追溯愛爾絲的原著,感統失調倒是十分類似兒童發育性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這是一種始於兒童期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除了運動發育不良以外,該症還會損害兒童的工作記憶功能(主要指短時記憶,那種瞬時記住電話號碼的能力),容易疲勞,容易驚恐等表現。該病的治療不僅僅靠感統訓練,也需要心理治療、運動訓練、物理治療、言語治療等策略,單靠感統訓練不會起太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