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國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當我們回顧從疫情發現到現在這段時間的經歷,我們還是能發現一些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伴隨著這次疫情被充分地暴露出來,讓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付出了無比沉重的代價。下面就為大家梳理一下吧:

(一)大型的傳染病救治醫療中心和重症監護病床的缺失

早在非典時期,北京就曾臨時建立了小湯山醫院來集中救治非典患者,但是這一好的措施並未在其它城市推廣開來,此次武漢疫情爆發後,出現了大批的確診患者住不進醫院,醫院裡也缺少重症監護病床,這種現象在其它城市也是存在的。我們的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亟待增加這方面的醫療資源投入,已備不時之需。

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二)醫療系統的醫護人員和防護物資的數量不足

這些年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醫療系統的人員和防護物資的數量也增長不少,但是跟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存在不少差距。例如:每千人口護士數,最多是挪威,為17.3人,美國為9.8人,日本為11.5人,而我們國家不到3人,每千人口的醫生數量和病床數量也不多。另外,平時儲備的醫療防護物資,如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資源也是不足,出現緊急情況時就會捉襟見肘。人員上的不足需要國家從長規劃,在教育和就業方面重點扶持,而物資上的不足則需要國家平時加大儲備力度。


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三)醫護人員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有待提高

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這次抗擊新冠疫情,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群可愛的白衣天使,像終南山、李蘭娟等醫護人員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應該尊崇的對象,國家應該對他們這些人給予應有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社會也應該尊重他們的工作和努力。

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四)普通百姓的醫學防護知識有待提高

新冠疫情讓普通民眾不得不直面最基本的醫學防護知識,例如: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如何正確戴口罩等。普通民眾需要自我學習這些基礎知識,國家和社會也應該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從底層抓起,從學校抓起。

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五)與醫學相關的前沿科學的發展需要得到大力推動

醫學發展離不開與之密切相關的前沿科學的發展,如生命科學、化學、物理學、材料學等,這些前沿科學的研究具有周期長、成果轉化慢等特點,因此需要國家、社會和企業長期、持續的扶持。

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六)醫學高等教育要以規培質量為核心

要以保證規培質量作為選拔醫學人才質量的重要指標,對高等教育設定高標準,保證新入職醫生的臨床治療水平。

從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反思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在醫療領域的發展道路還很漫長,任重而道遠。但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是不怕犧牲、善於總結經驗、不斷髮展的,我們有信心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使我們的國家、民族和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