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曾国藩,你就读懂了人生


读懂曾国藩,你就读懂了人生

湖南湘乡,曾国藩故居

在中国历史上,晚清重臣曾国藩称得上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的一生起沉伏跌宕,曲折坎坷;但他却屡败屡战,屡仆屡起,成就非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独服曾文正”一语就是强有力的注解。

曾国藩的智慧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现如今,提起老曾,人们仍然是津津乐道。

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老曾也是专家。

他是这样说的:养生六事,一曰饭后百步,一是将睡洗脚,一是胸无恼怒,一是静坐有常时,一是习射有常时,一是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

用段子手说法,通俗点讲就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睡前泡泡脚,胜服安眠药;心中无忧愁,病魔绕道走;静坐思己过,以后不犯错;经常做运动,人就不生病;少吃一点盐,三分饥和寒…

健康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谁拿健康当儿戏,疾病拿谁不客气!

读懂曾国藩,你就读懂了人生

有时候,慢,就是快;少,即是多。

新东方CEO俞敏洪说,一件事,别人五天做完,我十天做;别人两年做完,我就用四年,慢慢来,把事做好;等到八十岁,看他们越来越少了,我还在做,把事做精。

这话很牛叉,人生不论是前半场后半场,或者是中场,其实拼得都是健康呀!

你能走多远,走多久,有多精彩,都由健康说了算。

只有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那才是重中之重,最高级别的智慧。

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任何事情,都是耍流氓。有了健康的身体,只是打好了根基,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这里生活,发展,创造……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

学习才能使我们与时俱进,新鲜有趣,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老曾继续写道,为学四字:一是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是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是作文宜苦思,不善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缺一不可。无论何书,总需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老曾是读书人,深谙其中的妙谛。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多读,善读,精读,可以念,可以抄,可以悟,理论结合实践,活学活用。

读书人要有远大目标,有独到见解,有长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不靠谱滴…

读书的最大价值在于明理。

理顺了,一顺百顺。

家,是一个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温馨的港湾,幸福的摇篮……

老曾又说道,如何力挽家运:一曰兄弟和睦,二曰贵体孝道,三曰实行“勤俭”二字。

兄弟和睦,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孝敬父母,家有二老如有二宝,参好今世佛,日子定红火;勤俭持家,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懂得勤俭,不旺都难…

说得清晰透彻,一目了然。

这些理都通了,修身这件大事时刻不能懈怠。

读懂曾国藩,你就读懂了人生

内圣外王,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老曾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做人嘛,要厚道,要善良,心怀感恩,懂得敬畏自然,尊重他人,心有雅量,宽容大气。处世,他作了一副对联很有趣,“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说的是刚柔互补、方圆兼济,也正是这种性格使他游刃于天地之间,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有人说,人生就像心电图,起起伏伏才是活着,一帆风顺就是挂了。

而所有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军的12年历程中,坎坷艰难,他数次战败,两次投水自杀,还有一次因害怕李秀成大军袭击昼夜持刀,准备一旦失败,即行自杀。

大难不死,他一次又一次高浓度自我提升。当然,他刚柔、方圆兼济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正是经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

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

而所读不仅为有字之书,更为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

曾国藩不仅有此思想,而且付诸实际行动,正是因为不断学习实践顿悟,使得他眼光更远,勇气更大,思想更开放,最终,获得大成圆满。

人生如果拆解开来,无非三件事,健康,做人,做事。健康要厚重根基,做人要顶天立地,做事才游刃有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