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 各位小伙伴们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珠海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相距9公里的澳门相连,优越的地理位置除了美景还有更多的美味和传统手艺,传统美食值得我们每个珠海人骄傲,当食物不再只是用来果腹,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充饥,传承美食文化成为一种责任!下面请随我一起探访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款美食,品尝珠海的老味道吧!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1⃣️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鸭脚包

“横山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统称为莲洲“四大美食”。说起香气四溢、肉美而鲜、骨酥而脆的“横山鸭扎包”,在斗门传承了百年之久,还有一个励志故事:

“横山鸭扎包”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传承了一百多年。相传横山鸭扎包的创始人叶润钊先生,因为家里穷,11岁就在当地一间叫“常得发”的餐馆帮工;每年秋天这家餐馆会晒很多腊鸭出售,厨房每天剩下很多鸭脚、鸭翼及鸭内脏,于是他偷偷学会了餐馆师傅腌制腊鸭的方法,把鸭脚、鸭下巴、鸭翼、鸭肝、鸭肠和猪肉腌制后晒干,捆扎在一起,将部分鸭脚包隔水蒸熟后分给帮工们试吃,大家赞不绝口,问这么好吃的东西叫什么名?他随口说了一句“鸭扎包”,美食便由此得名。

由于工艺繁复,“鸭扎包”技艺蕴藏民间,濒临失传,如今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已经在莲洲镇一带民间自制鸭扎包发扬光大,享负盛名!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腌制

腌制12小时,食材充分吸收酒、酱油的味道。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晾晒

晾晒至85%干度,软硬适中,口感最合适。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包扎

手工包扎,用鸭肠把鸭脚包起来,里面放腊肉、鸭肝。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2⃣️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山金巢“琵琶鸭”

虎山金巢琵琶鸭因型似乐器琵琶而得名,这道让珠海人魂牵梦绕的非遗美食,已经藏在深巷近200年了;出生于1842年的虎山村民黄启浩热衷研究烧腊技艺,第二代传承人黄楚云,利用荔枝柴来烧制鸭子,第三代传承人黄鄂举利用村后山大片的荔枝树,开始大量烘烧烧鸭。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这道烧味师傅传承祖上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黄仲仁介绍,他现在仍然按照传统明炉手法的步骤制作,先用热水滤掉鸭身上的肥油,保证口感不肥腻;再用秘制酱料反复涂抹,经过腌制、挂晾,糖浆加料酒扫涂匀称,鸭肉更加酥香;转至冷房风干,最后烘烤!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琵琶鸭最为神奇的是,无论热吃、还是冷吃,其口感都是皮脆肉嫩,口味甜中有咸却不重口,肥而不腻还隐约有果木香气,蘸上酸甜的梅果酱还更多了份爽口的味觉。这一味藏在斗门深巷的美味,是几代人的坚持与传承,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技艺,也是祖祖辈辈的智慧积淀及延续的智慧!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3⃣️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斗门大赤坎

在斗门传承四代的斗门大赤坎叉烧家喻户晓,赵佐修是“大赤坎叉烧排骨”的第一代传承人,如今第三代传承人赵自强,人称“肥仔强”,他的儿子赵志文成为了第四代传承人。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三款广东省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鸭脚包、琵琶鸭、叉烧全是大牌

这家店藏在斗门的村庄里,每次去店门口的篮球场都停满了车,门店是居民楼,上午11:00开业。正宗的叉烧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要开始腌制,一般选用猪肉的梅头肉,全人工古式烤法,制作过程繁杂、费时,考好的一条肥瘦相间的明火叉烧肉淋上一圈叉烧汁,吃起来格外香浓!会吃的食客都喜欢吃肥一点的叉烧肉,因为油脂早已蜡化,吃到嘴里焦香微脆,还有荔枝果木的熏香,果真名不虚传!


我是丫头,感谢您的阅读,一个对美食有热情的我和您一起分享幸福美食,分享小确信,感恩点赞和关注我的每一位朋友,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