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温暖的阳光下,坐在窗前,细细品茶,一本《浮生六记》静静地放于桌上。如果没有人讲出来,谁又会知道这是一个流传了200多年的故事呢?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在光绪年间,有位名叫杨引传的苏州人,刊印了这本书,当时大受欢迎,有众多的读者。他与此书的结缘,还有一段插曲。据说,有一天,他在苏州街上闲逛,路过冷摊发现了此书的手稿,仔细读来,饶有兴趣,于是便买下了它。事实上,手稿只有四卷,书的作者叫沈复,字三白,写的是自己的传记。当时,杨引传先生寻遍了大街小巷,试图寻找沈复,坊间无人知晓此人。若不是这本手稿保存下来,茫茫人海中,谁还会知道沈复呢?两百多年过去了,它依然能够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仿佛赋予了神奇的魔幻色彩,沈复自己都意想不到吧。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书中讲的是清朝的一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的年轻夫妻的婚后生活。丈夫沈复喜爱盆景、园林及旅游,没有取得功名,做不了官,只能靠游幕、卖画、经商为生。妻子芸娘精通纺织、刺绣等女红。家庭财务状况起伏不定,面对清贫的生活,不自怨自哀,苦中作乐,并在点滴的生活中创造情趣。这样乐观的心态令我折服。书中前两卷记录了闺房中的趣事以及生活中的闲情雅致。纵然是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二人依然相亲相爱,竟仍保持着定情时的浓情蜜意。闲暇时,他们游湖赏月,举杯畅谈,登山涉水,吟诗作赋,如旧友,如至亲,如知己。如此浪漫的夫妻感情不免羡煞世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后两卷则写家庭成员间的摩擦,妻子早逝,后半生漂泊在外。父亲让夫妻二人为其纳妾,芸娘对婆婆隐瞒。信中对公婆的称呼不公敬被公公看到,小叔向邻居借贷,让芸娘做保人,兄弟扭曲事实,致公公对夫妻俩引起的误会。两年后又因沈复为朋友作保被骗,欠下债款被人上门追债,被老父亲警告,导致大家庭彻底失和。不得已将家中子女托付于人,芸娘拖病体与沈复连夜逃离家乡。再有,后来芸娘病重,小家仆将财物偷走后失踪,更是造成她致命的一击。芸娘的早逝,沈复痛失一生重要的知己伴侣,对他的打击如晴天霹雳。在沈复父亲去世后,他毅然决定一个人回来,还一个人出门,不带走任何家产。从此,沈复以游幕身份览遍国家的大江山河,少有他未去过的地方。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六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两百多年前的风土人情,以及家庭、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人的思想、处事格调是不会随着时空的转变而转变的。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交集和共鸣是不变的。也许,几百年前的那个人,就是今世的你呢?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言行事”自主的时代。在沈复身上,他的大度、宽容和善良,是芸娘背后最有力的支撑,他给妻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才情的舞台。在祸事降临的时候,带着妻子一起逃离是非之地,相互扶持,风雨与共。在其父去世后,为避免与兄弟争锋相对,主动放弃家产的继承,历经人生的悲欢离合,依然能积极面对,享受生活。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令人敬佩。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家,有人,就有是是非非、家长里短,无可避免。人生不仅短暂,还不尽完美。婚后的人们不再是你侬我侬的浪漫情怀,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代的年轻人更是压力重重。不仅要处理工作中的难题,还要操持家中事务,房产车产的购置、孩子的升学,姑嫂、兄弟、亲戚、朋友间的相处,老人的赡养等等。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两个不同的人走到一起,背后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如山的负重,终究会有磨尽了激情的那天。而阅览沈复的一生,我看到的是他的乐观、多情,对芸娘深深的爱恋,芸娘无疑是幸福又值得同情的。幸福的是得到了丈夫足够的尊重和爱戴。已致沈复说出“恩爱夫妻不到头”的伤感。同情的是她如此灵动、聪慧的性格,只是错生了时代。她满心希望要做一个好媳妇,终究不能如愿,疾病缠身致芳华早逝。想到此,竟有些黯然神伤。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身处物欲横流,熙熙攘攘的红尘中,读到这首禅诗的时候,有谁不向往那份宁静呢?然而,尘世诸多的牵绊和责任,谁又能真正潇洒地放下一切,去追求闲云野鹤的生活呢?当我们经历人生不幸、挫败、磨难的时候,沈复的心态会不会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呢?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

茫茫人海中,您看到了我的文字,这是奇迹更是缘份。请关注我,以后我们便是朋友,愿岁月静好,你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