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想必大家都讀過《苔》這首小詩中的“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一個小小的苔蘚,在詩人袁枚的眼中竟是如此地生動不平凡。而袁枚本人也在封建禮教禁錮最為嚴重的清朝,活出了跟這苔蘚一樣的快意和自我。

那麼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個收了女弟子的隨園老人——袁枚。

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袁枚來自一個已經沒落的書香世家,也沒有像豪門大戶那樣擁有百畝田地,家境較為貧寒。但是他從小就天資聰穎,學習十分努力,並且對於寫詩有著格外的熱愛。這樣一個勤奮用功的小神童分外受到老師的喜愛。雍正六年,年僅12歲的袁枚和他42歲的老師一同參加了鄉試,也一同考中了秀才。

等他剛剛年滿20歲,就開始了人生第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杭州前去廣西尋找做幕僚的叔叔袁鴻。這一路上袁枚雖是身體飽受旅途之艱辛,但是他藉此機會有幸遊覽了沿途各地的名勝古蹟,大好河山,這些都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在乾隆四年的時候,袁枚參加科舉考試,榮獲進士,得以金榜題名,這應該就是他青年時代最輝煌最高光的人生時刻了。

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其實袁枚本質上還是一個寒門子弟,也許是從小生活貧寒窮怕了,在當官了以後,他就非常努力地想要升官發財。可惜天不遂人願,他因為在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試中不合格被外調出京城當了江寧知縣。這一下子就從皇帝身邊的近臣變成了小小的一縣之長,這高低落差可想而知,對於一直仕途順風順水的袁枚的打擊也是非常巨大的。雖然他被貶在外,但是仍然想要通過自己良好的政績回到京城,他在江寧,上元等縣不斷推行法制,嚴懲違法亂紀的權貴豪強,聲名在外。春去秋來,一轉眼七年光陰就這麼過去了,袁枚見自己還是不斷地輾轉各個縣當知縣,絲毫沒有回京的跡象。他也已經十分厭惡官場上的繁文縟節和爾虞我詐,心灰意冷之下趁著父親去世母親年邁無人照料,便辭官養母。

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後來,他在江寧購置了一座廢棄已久的園子,這園子本是康熙年間江寧織造曹寅家族的一部分園子,也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後來流傳到了隋公的手裡,也因此被稱為隋園。不過收購以後,袁枚為了方便,就將“隋”簡為“隨”,並自稱隨園老人。他想著既然這個園子已經買下來了,就要裝修出我最愛的風格。於是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整改,並在自己的文章中作出瞭如下記錄:“造屋不嫌小,開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奇峰怪石,重價購來,綠竹萬竿,親手栽植。器用則檀梨文梓,雕漆鵠金;玩物則晉帖唐碑,商彝夏鼎……”

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袁枚雕像

結果這樣一來,他這幾年做官的俸祿全揮霍地一乾二淨,工程實施到一半,就因為囊中羞澀而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不過,他想出瞭解決的辦法。他將園中的一部分田地池塘租給了農民進行耕地養殖,索性不要了院牆,直接就是正兒八經的田園生活。這樣一來,也吸引了許多人來此遊玩觀賞,袁枚有詩形容:“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逐漸地,他的隨園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和喜愛,甚至是連乾隆皇帝也聽說了。乾隆在二下江南的時候,也曾將遊訪隨園列入行程之內,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

賦閒在家的袁枚對於女子那是非常的喜愛。他不否認自己好色,常說:“人非聖人,安有見色而不動心者?”他這一生竟然納了十幾個小妾。不過對於別人的指指點點和誹謗之語,他甚至開始招收起女弟子,就在隨園開辦私塾教她們識文寫詩,並多次效仿《紅樓夢》中的情節舉辦詩會。

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此外,不得不說的就是袁枚本人還是一個資深的美食家。袁枚花費心思仔細考究了326種南北菜餚,不管是山珍海味還是家常小菜,或是小食電點心或是好茶好酒,都在他的《隨園食單》中詳細地進行介紹。此書一出,江寧鼎鼎大名是神廚王小余也來和袁枚交流菜品心得了。不過為了賺錢,他在隨園開了一家酒樓,那王小余也成了他的大廚,很快就名聲大噪。各地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以到過隨園品嚐過菜餚為榮。

袁枚:一個活出自我的古代詩人

熱愛寫詩的袁枚自然是在詩壇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提出的“性靈說”影響深遠,突出了通過詩歌進行情感的表達。他的《隨園詩話》奠定了他當時在詩壇的地位。當然,袁枚此人也是頗愛恐怖小說,他自己發揮了想象力,寫了一本《子不語》。沒錯,就是那個“子不語怪力亂神”。

袁枚這一生,遵循著自己的意願,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在封建王朝中秉持著真性情真膽色。他最後留下的一句話:“千秋萬世,必有知我者”。我想,現在的我們也可以漸漸地“知”他“懂”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