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這樣去引導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經常會聽到說“家長對於孩子的引導非常重要”。確實如此,孩子自出生便是一張白紙,他後天的各種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與家長的引導息息相關。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我相信,不用多說,家長們都知道正確引導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問題是,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感覺跟孩子說什麼他都不聽,典型的油鹽不進。這才是最讓家長苦惱的問題。

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後來,經過長期反覆嘗試總結,發現引導孩子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的艱難,主要還是需要正確的方法。下面是我在跟孩子相處過程中,總結的一些關於引導孩子的方法,希望對家長們有幫助。

試試這樣去引導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首先,不要害怕犯錯誤。

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發自內心疼愛孩子的,只是“疼愛”的方式有千百種。

我見過“霸道專制”的疼愛,滿口都是“都是為你好”的想要控制孩子的一切;我見過“悲情綁架”式的疼愛,家長塑造出自己為了養育孩子捨棄一切的悲慘形象,希望以此換來孩子感恩戴德的思想;我也見過“棍棒底下出孝子”式的疼愛,這樣的家長追捧強勢教育,還自我安慰“打在你身上,疼在我心裡”。

這樣的疼愛最終換來的就是家長與孩子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家長說什麼孩子都不願聽或者表面服從內心反抗。

試試這樣去引導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真正的疼愛是什麼?是家長與孩子平等相處,家長不把自己當“家長”,只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當然,我指的是在孩子思想教育方面,生活方面另當別論。

不把自己當“家長”,就不會以一個成年人的思想和標準去要求孩子。平日相處,對孩子就會多些尊重、信任、包容和理解,這樣,與孩子的矛盾自然就減少了。孩子也願意與家長溝通、交流、交心。這樣,就能夠對孩子的問題和需求做到對症下藥。

跟孩子做朋友,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我是有深刻感悟的。“朋友”的度在哪裡?該怎樣把握?都是很大的問題。

我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時常根據孩子的成長步伐調整自己同他相處的方式,試著走盡他的內心,主動與他交流他在學習、交友、生活中的困惑,嘗試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的思想和行為。

我從來不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犯錯誤,我不怕自己犯錯誤,也不怕孩子犯錯誤。因為我始終在努力,在調整,在朝他所存在的問題和需求協助他解決困惑。

我也從來不認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也從來不迷信任何教育言論和專家,畢竟每個孩子的出生背景、成長環境都不一樣,我相信,家長只要願意用心去付出,孩子就一定差不到哪去。

當然,到目前為止,我也不敢承認自己作為家長有多麼合格和優秀,我的孩子有多麼完美,但是,起碼我認為自己還算是一個用心的家長,孩子也算是一個懂事的小朋友。

試試這樣去引導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其次,少說多做。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講道理的人,可能跟我之前的工作經歷有很大關係。我之前一直是管理團隊的,經常給員工做業務和心理輔導,喜歡講大道理,一講就停不下來。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習慣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講道理,結果被他認為嘮叨。這讓我很詫異,因為我始終認為我講的“道理”都很有道理,他沒有理由不聽。可事實是他就是不願意聽,也有可能很多道理對我來說淺顯易懂,對他來說卻無法理解。

眼看講道理沒用,我便不再用這招了。怎麼辦呢?

遇到需要提醒他改善或者認為他應該提升的能力,我不會跟他說,要求他去做。我會自己去做,而且一定要讓他看到我做。

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的文章,在我要求他讀書的時候,我一定會先去讀書,而且,任何時候都會有意無意讓他看到我讀書的樣子。

前些天,他說他英語考試關於國家和相關世界名勝古蹟的課外知識都錯了,自己都不知道。我本想讓他去背誦一些地理知識,但想想他本來學校作業就多,再給他增加課外作業量,他肯定不願意。所以,我找了一個他空閒時間,抱起地球儀就認真鑽研起來,特別投入的樣子。他看到我如此著迷於地球儀,也提起了興趣,這正中我意,我便引導他了解了更多關於國家的信息,順便把一些名勝古蹟也給他講了,他竟然一點都不排斥。

還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通過無數次這樣少說多做的引導方式,我發現家長直接做比沒事就說教效果要好的多。

我自認為自己還是個比較在意細節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般不會讓自己有不良習慣的把柄被孩子抓到,即便這樣,光說教也並不能說服孩子。更別說,很多家長自己一邊玩手機,一邊教育孩子去讀書,去寫作業了。

說來說去,就是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孩子,而不是靠權威去逼迫孩子。受到良好影響的孩子才會自覺主動朝正向發展,被威逼的孩子成長永遠都會是被動的。

試試這樣去引導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最後,適當用些技巧。

上面我提到了家長要以身作則,其實,這一點很難。我自己都經常控制不住自己想偷個懶或者稍稍鬆懈一下。但是,我們的行為習慣很容易影響到孩子,怎樣做才好呢?那就要想些辦法,講究些技巧。

還是拿引導孩子讀書為例吧!我不覺得自己是個特別熱愛讀書的家長,但是,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就算我從來不盯著他寫作業,我也不會看電視,不會玩手機,我會拿本書去讀。

平常當我覺得他應該去讀書的時候,自己就會先拿本書讀,還要特別投入的樣子。有的時候會影響到他,他會主動去讀書。也有影響不到他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會裝作書本特別好看的樣子,主動去跟他分享,吸引他來跟我一起讀書。

做家長真的要會“裝”,會演戲。我不覺得這樣的行為有什麼不妥,只要能夠影響和引導孩子朝正向發展的行為,我覺得都可以嘗試。

小朋友真的很單純,不會有太多小心思,即便有,在他們的認知內也“玩”不過家長。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用些技巧,讓孩子不由自主地被我們引導著朝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主要看家長是不是真的對孩子上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