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疫”之后,生鲜电商还能否拼过传统菜场?

过去的2019年,生鲜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呆萝卜陷困局,吉及鲜融资失败,淘吉吉破产;盒马开业三年来首次关店、永辉旗下超级物种因亏损被剥离、美团小象生鲜战略收缩。


被迫裁员、关闭门店……生鲜电商负面消息频出,一句2019年网络流行词“我太难了”,足以概括某些生鲜电商玩家的心情。

不过,在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生鲜电商迎来了意外的转机!

“一菜难求”!有个朋友在朋友圈这样感慨:以前每天半夜起来QQ农场里面偷菜,现在每天早上起来抢菜,叫醒我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我对新鲜蔬菜的渴望!

现在,家里的长辈也开始线上买生鲜,每天甚至定好闹钟在线蹲守抢菜,时间也越定越早。网上暗暗流传着抢菜攻略,标注好了各家生鲜电商APP的库存更新时间,大家的抢菜闹钟也从早上5点提前到了凌晨12点。

在这个特殊时期,生鲜电商平台能否突破此前瓶颈、释放增长潜力的机会,风口之下,也是一次新的检验。甚至有分析认为,此次的疫情会让生鲜电商犹如2003年非典时期崛起的淘宝一样得到真正的发展。

此“疫”之后,生鲜电商还能否拼过传统菜场?

不过笔者认为,现阶段生鲜电商们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不代表生鲜电商会加速走向真正的繁荣,生鲜电商还是通过烧钱的模式来抢占市场,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疫情过后,菜市场还是菜市场,生鲜电商依然拼不过菜市场


//赢在政策支持//

如果说生鲜电商有资本的支持,可以不断的烧钱。那么菜市场有政策的支持,可以不断的被关照。在此次疫情中,多部委多次强调菜市场的重要性,菜市场在疫情期间不得关门及缩短营业时间,菜市场肩负着“稳物价、保供应、稳民心”的关键角色。

追溯此次疫情病源,来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类似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的市场,在国内还有很多很多。关停市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此“疫”之后,政府会更加注重

消费升级、城市更新后的民生工程建设。

此“疫”之后,对菜场的变革将是一场倒逼,菜市场将会变得更规范、更干净、更便民。


//赢在食材新鲜//

生鲜生鲜贵在“鲜”。生鲜蔬果需要冷链物流、仓储保鲜、锁鲜包装、冷链配送等几个程序,但是送到顾客手中,依然时不时有质量问题。

生鲜的锁鲜是最烧钱,最难根本解决的。

而菜市场的生鲜品类,都是经营户夫妻商贩凌晨从各大批发市场挑选来的,用最新鲜的食材拿菜市场进行销售,中间减少了很多环节。同时,在售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鲜不同品相售卖不同的价格,所见即所得,这是生鲜电商所不能媲美的。


//赢在价格实惠//

B2b的生鲜电商,都基于对冗长的传统农业供应链的共识:农产品流通从个体农户开始,经由生产合作社——产地批发市场——销地一级批发市场——销地二级批发市场——社区农贸市场——最终抵达餐厅或是个人

其本质的商业逻辑认为:

一、农产品批发环节量大价优,如果集合采购订单,可以从上游拿到巨大的议价空间,产生额外利润。

二、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供需信息高度不对等,如果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供需关系,可以减少损耗。

三、农产品流通链条长,层层加价,因此需要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工作效率,做到产地对接餐桌。

事实上,诸多生鲜品类以本地自产自销为主,交易中并无如此多冗长的流通环节,外来的生鲜也没有那么不合理的利润。市场、分销商、货老板、菜贩、夫妻店,有的付出了资源和资金,有的付出了经验和劳动,有的承担了风险,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贡献获取利润,甚至是微博利润。如果要从里面挤出不存在的泡沫,不太实际。

加上锁鲜、仓库、包装、配送、人员的成本,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鲜电商一直在烧钱,然而货品的价格还比菜市场贵的原因。


//赢在品类丰富//

与菜市场相比,目前的生鲜电商的品类还太少。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生鲜电商一般都会设置一定数量的SKU,然而也造成生鲜电商在选品上的局限性。

生鲜电商可以买到高端进口生鲜,却很难买本地当季野生时蔬。

随着菜市场的业态升级,更多的现场体验加工类业态的引入,也是生鲜电商所不能比拟的。


//赢在人间烟火//

古龙说:“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场,因为不论怎么心如死灰的人,一进菜市场,再次真实地嗅到人间烟火的气息,也必定会重新萌发出对生活一丝眷恋。”

菜市场,一座城市里最接地气、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与各种热辣新鲜的食材相遇,也可以在嘈杂中清晰而深刻地感知生活的真切,可以从风物特产中分辨不同的地域风貌,也可以找寻存放在此处的城市记忆……

菜市场外围有很多人在打牌、闲聊,一群人围着,80、90后记忆中最熟悉的场景,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一面。

菜市场处于熟悉的邻里环境中,买菜不仅仅是买菜,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此“疫”之后,生鲜电商还能否拼过传统菜场?


//“疫”后反思//

疫情期间,宁波一家菜市场,消费者相互短暂逗留15秒被传染。菜市场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特别容易被感染,然而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菜市场而非线上生鲜。

说明什么?菜市场有它存在的必然性,生鲜电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取代不了!

疫情结束之后,短时期内暴涨的生鲜电商需求必然面临回落,生鲜电商的未来,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选品、冷链配送,小区恒温自提柜设置,配送区域覆盖面等等都还不健全。

菜市场还是菜市场,是你生鲜电商无法取代的菜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