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有必要打他嗎?這3種情況下可以採取“棍棒教育”

現在這個時代,年輕的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不願意用老一輩的“棍棒教育法”,覺得那是沒有文化的父母才採取的做法。但是,“棍棒教育”也是有優點的,在效果上比講大道理或許有用,只要家長們用的恰當,一樣可以成為一種輔助的教育手段。

孩子不聽話,有必要打他嗎?這3種情況下可以採取“棍棒教育”


雯雯是個五歲的小女孩,平常在家裡誰的話都不聽就只聽姥姥的話,於是雯雯媽媽就好奇,究竟姥姥用了什麼方法能讓雯雯百依百順。雯雯姥姥告訴她,遇到雯雯非常不聽話的時候,自己就會拿根小棍子打她。雯雯姥姥還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老話都有它的道理。

孩子不聽話,有必要打他嗎?這3種情況下可以採取“棍棒教育”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採取這種手段呢?

1、驕縱任性

如果遇到不論怎麼說孩子他都不聽話,任性妄為的時候,就有必要採取棍棒教育了。要讓孩子心裡知道,不虛心聽別人說話,一味地只想著滿足自己的需求的時候,就會換來捱打的後果。

驕縱任性的性格到哪裡都不會受歡迎,就算父母一個勁的忍耐,將來走上社會,沒有人會再無條件的包容他,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必須讓孩子意識到,家人疼愛他不代表就會一個勁的慣著他,家長也是有原則的,驕縱任性是不對的,一定要改。

孩子不聽話,有必要打他嗎?這3種情況下可以採取“棍棒教育”


2、屢教不改

熊孩子都有過這種時候,這一次犯了錯捱罵了就先認個錯,下一次還是該怎樣就怎樣,認錯的時候態度誠懇,可就是不改。這種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他其實知道什麼是對錯了,但就是不願意去改。遇到這種情況,就要進行棍棒教育了。

知錯不改就代表他不服氣,他不情願按照家長說的去做。家長可以通過棍棒教育的方式幫助自己樹立威嚴,比如告訴孩子自己最多容忍他三次,一旦超過這個次數,等待他的就會是疼痛。讓孩子在這樣的方式中知道,家長是在糾正他的錯誤,不應該跟家長作對,犯錯了就要改。

孩子不聽話,有必要打他嗎?這3種情況下可以採取“棍棒教育”


3、原則性問題

有很多大是大非的問題是堅決不能讓孩子犯的,比如打架、玩火或者做其他危險的事情。如果孩子犯了這類型的錯誤,就必須讓他一次就長記性,絕對不能通融,這時候棍棒教育就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原則性的問題,家長小時候要是不重視沒有好好教的話,將來等孩子長大了,會幹出什麼更嚴重的事情也是很難說的。網上有多少父母等到孩子犯下大錯之後才開始後悔,自己沒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嚴厲一點。所以,在大是大非面前,千萬不能心軟,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狠心。

還有一點一定要注意,“棍棒教育”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千萬不能把它當成萬能的,在使用這種教育方法的時候要有自己的原則,萬不得已的時候再採取,而且下手不能太重。如果把它作為一種常用手段的話,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反而起了反作用。#母嬰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