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心很敏感,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伤害他人,但每次到头来,都是让自己变得不快乐,时常焦虑的我该如何?


您好!我是很高兴为您作答。

内心敏感的人一点点小事就和别人斤斤计较,特别把一件事放在心上,好几天都过意不去,从这点说明缺乏“安全感”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又主动不敢接近,总是害怕伤害到他人不喜欢也不知道拒绝。

但心思敏捷,从别人小小的举动或说话时的字里行间中很容易一眼看穿别人的想法和心思,其实最在意在别人眼里的看法,其实没必要特别在意,当你放下对别人的戒备之心你发现你活的才会自由才不会那么紧张。

其实别人也不是特别看重于你的某方面的,你越这样大家就越不敢靠近你,总觉得你对他们有戒备之心什么都不说,和人交往的时候你可以说但也不要什么都说,毕竟你还不深入了解他。

所以把自己的心放松下来,也别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学会展现自己的长处,别总是想东想西的也别乱猜别人心思,或许人家对你看法不是你想的那样呐?


书香满园A


有一种心态,经常会出现在多数人身上。

比如说,刚到一个群体,看到很多陌生人,觉得很尴尬。为了缓解气氛,让自己融入群体,于是主动围绕在他们周围,帮忙查资料,帮忙买饭,帮忙买饮料……想尽各种办法维护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你找了一个对象,因为害怕自己的一些举止可能伤害对方,于是对方无论提什么要求,你都尽可能的满足。尽管如此,周围的人依旧觉得你很碍眼,对你各种刁难,你的对象也总是你不满,让你苦不堪言。



为什么我们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伤害他人,最后却弄得自己闷闷不乐?

《芳华》里的一个人物角色,或许可以让你发现些什么。

这个人叫刘峰,他总是帮忙大家托包裹,吃碎掉的饺子皮,帮忙追猪,帮忙炊事班班长打沙发,把进修名额让给别人……怎么样?有没有一种“雷锋”的感觉?

这是一种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有着超乎常人的细腻心思,和洞察别人感受与想法的天赋。他们总是能十分敏锐的察觉对方的需要,并且随时随地准备无条件的满足对方。“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的事情时常在他们身上发生。看起来,他们似乎很无私,从来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哪怕这个很过分,甚至很没底线,而他们自己又好像没有什么需求,从来不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也几乎没有什么反对意见,说的话似乎总听起来总是好听的,不带批评的。因为他们很害怕和别人起冲突,总是本能的回避一切可能引起冲突的情境和事件,甚至回避和别人的竞争。一旦冲突无可避免,他们总是先道歉的那一个,轻而易举的就向他人妥协。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营造一个看起来和谐、温馨的气氛。

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善良、热情、温和、体贴、真诚、可靠、友好、负责……心理特征和性格描绘,而在这些描绘里,最受人欢迎的,估计就是真诚了,但也是这个“真诚”让人觉得这样的人很讨厌。



为什么?

因为讨好型人格普遍有这样的行为模式:

1.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别人的请求,从不拒绝

这个问题如果说得好听点,就是帮忙盛饭、端茶倒水,都不在话下;说得不好听,就是帮忙递卫生纸,讨好型人格也乐意。所以,他们

2.助人的心理很强烈,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做好事,怎么帮助人

讨好型人格总是时刻关注别人,寻找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刻,好让自己有机会露面,出手帮助,获得别人的赞美与肯定。而且

3.从来不提自己的需要,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让别人总是很疑惑,“他们真的没什么需要吗?”

这样一来,很容易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没有任何需要的人,更不存在没底线的无私奉献的人。

于是人们就会想,“

你那么热情地帮助别人,做那么多好事,却从来不说自己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究竟为了什么,不图名不图利,什么也没有,显然不可能,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在人们的心理,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一种投射性心理防御机制,习惯于将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观念或者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转移到别人身上或者其他客观事物,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都做不到这么伟大,你却能做到,真够假的!

讨好型人格一直向周围的人展示着自己的美好品质,却一点点瑕疵也没有显露出来,哪怕是中立的品质,比如沉默、天真、贪小便宜、有点馋等等人们容易犯的错误,在他们身上似乎看不到,就像隔了一层滤镜,看上去很干净。其结果就是,讨好型人格所做的,看起来是善良无私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就成了虚伪。



绝大多数讨好型人格,穷其一生很难走出讨好别人的困境,因为他们对于安全感,别人的爱,别人的关注,别人的肯定和支持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环境造就的,讨好型人格也有着其形成机制。

在生命初期,婴儿会从养育者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如果他看到的是一个微笑的养育者,他会觉得自己很好,当他有需要,会用哭声表达,如果养育者反应及时,婴儿会觉得自己很有力量,可以主宰一切。稍微长大一点,他就会用语言去不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此时,养育者如果能给予足够的关注、肯定和鼓励,他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比较有主见,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在社会交往中敢于表达自己。

反之,如果在生命初期,养育者对于子女的回应不及时,或者给自己找理由不予理会,婴儿会加大信息力度,比如用力的哭,但如果这样还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放弃表达,慢慢变成所谓的“乖”孩子。如果“父母”(这里的“父母”可以是亲生父母,也可以是养父母,还可以是爷爷奶奶等养育者)关系不够好,经常当着子女的面吵架,子女很有可能被忽视,产生低自我价值。此时,他因为害怕失去“父母”,可能用两个极端来表达,一种是顽皮捣蛋,制造各种麻烦,将“父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如果成功了的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而“父母”就不明就里的指责、打骂,这种行动模式就会被固定下来,从而形成反社会人格;另一种则是在调皮捣蛋无效后,开始变得非常乖巧,主动讨好“父母”,察言观色,想尽各种办法得到“父母”的肯定,并逐渐变得缺乏自我认同,失去自信。如果说,“父母”恰好是控制欲极强的,子女就会因为害怕失去爱而慢慢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切以“父母”为中心。

换而言之,讨好型人格一直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这倒不是说一定是“父母”的问题。有时候,一个人在校园环境中因为家境贫困,或者外表比较丑,或者某方面比较不如别人,或者在同龄人眼里显得太优秀,特别受老师宠爱,也是有可能遭到排挤的,而且很可能被孤立。尤其是长得比较漂亮的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女性的挤兑,以及因嫉妒造成的伤害。这种环境条件下成长的个人,对于一些“冲突”、“矛盾”自然就显得异常敏感,并且,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地去避免一切冲突的发生,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

所以,讨好型人格就总是很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害怕自己的举动给别人带来伤害而造成矛盾的产生;如果真的避免不了矛盾,他们就会先道歉,避免矛盾升级;他们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自己的需要会造成别人的不满。他们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安全感不遭到破坏



而讨好型人格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是因为他们所有的行动都指向了一种终极目的,“我对你这么好,你能不能也对我这么好”

也就是说,讨好型人格所有的“利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变相的“想利己”——他渴望别人对他好,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渴望别人能够觉察到他内心的需要,渴望别人能够主动帮助他,渴望别人能够欣赏他,渴望别人能够关心他,甚至渴望得到别人的保护

因为他的不自信,缺乏自我认同,讨好型人格从骨子里就有着一种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自己一文不值,不配得到爱,也不可能有人会爱他,不可能有人无条件的爱他,帮助他,也不会有人因为他自身的某些特质就欣赏他,喜欢他,爱他”的思想,甚至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或无条件的爱。

对于他们而言,“我必须主动做好,做得更好,别人才会爱我”,“我必须成为别人所期望的样子,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和支持”,而这种思想,在讨好型人格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在讨好型人格那里,只有自己讨好别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而他们心里也希望别人以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但很难开口,于是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暗示对方,“我主动帮你带午餐,希望你也能帮我带几次”、“我在你最难过的时候陪伴你,希望你也能陪伴我”,但无论多少次,因为他们的讨好助长了对方的理所当然,所以讨好型人格内心其实大多是闷闷不乐的,只要他们一点没满足,就会引来对方的不满,并最终爆发,而他们自己则陷入一种强烈的沮丧、失望、背叛、不尊重、被抛弃的痛苦之中。



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变讨好型人格呢?

答案自然是有的。蒋方舟在没有去日本前,一直是讨好型人格,后来去了日本,在那个陌生的环境下,他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不用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反正没人认识自己,于是他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书、写日记,时间久了,他竟发现自己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敢于大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再唯唯诺诺了。

这倒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是要先看到讨好型人格的三个核心错误

1.觉得自己很弱;

2.认为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才能获得别人的爱和尊重;

3.认为自己不配提要求

由于早年的经历,以至于成年以后只要有一点点冲突,讨好型人格就会自己退行到一个孩子状,认为自己很受伤,需要保护。尽管有时候问题并不是严重,但他习惯性的夸大,认为自己解决不了。

这当然是他逃避问题的一种手段。

所以,讨好型人格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有自己的力量——你不再是那个需要依赖养育者才能活下去的孩子,也不再是那个离开了养育者就活不下去的孩子,而是一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自己开天辟地,有足够的自理能力,即使是和别人发生冲突,也不至于死。而“死亡”正是讨好型人格害怕的核心,因为幼年时,讨好型人格认为自己如果不做得更好,就会被养育者抛弃,就会饿死或病死,因为没有生存能力。他把这和理念带入成长中,将自己视为那个需要依赖别人才能活下去的孩子,并把这种意识变成自己人际关系的基础。所以,想要改变自己,讨好型人格需要先彻底明白“你不再是脆弱的孩子,即使和别人发生冲突,即使你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人能够使你死亡,因为你有自己的能力。”

其次,要明白被人喜欢不是必须的,这世上从来就没有能够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即使是个神,也有大批的人在嫌弃

人在童年时期是否得到过养育者无条件的爱,对于他今后一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得到过爱的孩子,成年以后对爱不会有太多的执念,不过一直处于一种爱的匮乏之中。而从未得到过的,或极少得到过的,则对童年为满足的爱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执念,会拼命寻找机会满足童年的缺憾。但事实上,已经过去的事情再怎么弥补也是有缺口,一个人成年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无条件的爱。所以,对于讨好型人格而言,只需要知道刻意追求别人的喜欢和关注,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不如想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你,你身上有哪些值得自己肯定的地方呢?”,换而言之,不需要靠讨好来获得别人的喜欢,而是要先喜欢自己,慢慢就会发现世界也开始喜欢你了。

也就是说,讨好型人格要先尊重自己。因为没有人会主动过来满足你的需要,而如果你一直不说,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视而不见,不用怀疑,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讨好型人格需要意识到,如果你不开口,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你需要什么,因为没有人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别人身上,即使偶尔有人注意到了,在人性本能的自私面前,人总是会先选择满足自己。所以,不是你的需要不重要,也不是你的需要不用被满足,而是你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

如果担心做不到,可以先私底下预演反应模式。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些讨好型人格的存在,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对自己有影响,还是难免会有讨好倾向,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尤其是我国面子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在讨好行为发生前,自己预演一番,想象一些可能出现的场景,和自己恰当的反应。比如,同事让你帮忙打印文件,而你手上也有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说,“我现在忙,晚点再答复你”,趁着这个时间,让自己充分考虑清楚,这位同事值不值得帮,是不是将你的帮助视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再慢慢做决定,有时候缓一缓决定,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最后,持续创造是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有些讨好行为,其实是由于内心缺爱导致的心灵空虚。因为无法自我满足,所以从外界寻求认可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创造者,无论是写文章、录制短视频、学习各种技能……都能给人带来满足感,还可以获得一批关注和点赞。而这种因自己的能力获得的关注与赞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一个人的成就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远比通过讨好得来的虚假爱要珍贵许多且长久。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去打造别人喜欢的人设,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好的样子。——蒋方舟

所以,好好做自己,才是人生的意义。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里外雅堂


我就是性格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