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摄影,“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怎么拍?

蓝色希腊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的诗句,就不找度娘详咨细询了。依词意直入主题讨论“怎么拍”?

我的理解“千株”可并入花海,“照人红”则为桃花绽放,既然是“照人红”,必然是指拍风光花海的人像摄影照。


既然是拍环境人像,必然将涉及到与诗相符合的场景。我居成都、出东郊外20余公里即是龙泉山脉,这里是全国产桃主区之一,浅丘山坡地带不是万亩桃林之说,可用壮观来形容方圆几十里中,连绵延伸一片桃红,使风光中山峦成为“映山红”。


每年的春天,这一带踏青的游人,加之清明前的祭祖,虽谈不上人头攒动,但骆驿不绝并非夸张形容。

六世仓央嘉措曾有:“最好不相见,如此便不可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将该诗句挪移到这里,将是对“桃花漫山印人红”最佳的诠释,也可说是最形象生动的比喻此地,桃花风景能使人“流恋忘返,又或是流连忘返。

桃花人像照怎么拍?

拍个照并非好大个事,用手机或相机掌握以下几个方面,都能拍出唯美的桃花人像照。

1.选景与光线

摄影讲究的是光线运用,晴天光线充足日照暖和,也适合初春着薄款服装。场景并非一定选择茂密盛开的桃林,可择小景或远景为拍场,至于如何利用光线拍人像,则根据创作目的选择,如拍剪影可选逆光拍人像。

2.器材准备

原则上只要是拍摄器都可拍好桃花人像照。但作为摄影创作,不妨带上微距镜头、超广角镜头、标准镜头……等,拍桃花风光人像照,最好还是使用85mm或135mm定焦镜头,也可选择24-70mm f/2.8大光圈变焦镜头。

拍远景风光人像亦可用70-200,拍大场景风光人像摄影,不妨使用16-35去拍桃花人像照。(关于备用器材:如三角架、快门线、存储卡、快门线、滤镜……等在此不作详述 )

3.服装与色彩

拍桃花人像照对服装没过高的要求,着暖色调和冷色调服装,只要符合拍场色彩又能衬托人物主体即可,穿搭裙装为好,饰物宜择小样,使用油纸伞为导具忌讳近距离拍摄,这样会阻挡花海风光。

4.构图

拍桃花人像照,可选择平行线构图,或常用的九宫格构图法,拍小景园林桃花人像,亦可选择框架构图。

利用前景和背景的人像创作,能使画面充满神秘的空间感。利用大光圈拍人像,不仅能突出人物主体,也虚化掉不必要的杂乱背景。



以几四点是拍桃花人像主要方法,拍桃花人像照最重要是见景别贪,这种现象是很多拍照模特的通病。

摄影就是做减法,拍好桃花人像照,应做到画面简洁、主体突出、质感通透、片质清晰、摆姿优美等,即可获得“千姿含露态,何处照人红”的唯美风光人像照,若再通过后期修图制作“提鲜”,实为一幅上品“粉黛桃红胭脂红,醉人美照自不同”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拍好桃花人像摄影的看法,仅供参考。


摄影微谈


感谢提问。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出自于唐朝晚期著名诗僧齐己的《桃花》。全文不长,主要是描写桃花开放时的盛景的——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的意思是说,千万株含苞待放的桃花,形态就像露珠一样。什么地方的桃树开花能把赏花人也照映成红色的呢?

这两句诗词不禁让人联想起那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似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拍摄思路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既可以拍摄千万株桃花含苞待放的盛景,又可以拍摄单枝单朵桃花抱蕊含珠的柔美姿态,还可以拍摄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人像摄影。

以桃花为拍摄主题,可以拍摄风光大景,也可以拍摄植物小景,或者是环境人像。构图取景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拍摄器材也不一样。

拍摄器材

拍摄千株万树桃花含苞待放的,或者是拍摄千株万树桃花正在绽放的恢弘盛景,可以是站在高处,用长焦镜头拍摄山谷里的一片种植桃花的区域;也可以是采用广角镜头,站在与桃花盛开的林子前方,采用平拍的视角,利用广角镜头的畸变效果,收纳更多正在开花和准备开花的桃树。

拍摄单枝单朵桃花的柔美姿态,我们可以采用长焦镜头叠加大光圈,营造浅景深的效果。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好,越容易突出摄影主体。如果有微距镜头,我们还可以在花苞上面洒一些水珠,采用微距来拍摄水珠的反光,利用水珠里的折射拍摄“桃花眼”,也是可以体现出桃花含苞待放的美好姿态的。

拍摄桃花人像,也是环境人像的一种。我们可以采用中焦段镜头交代拍摄背景;也可以利用桃花作为拍摄前景,采用长焦镜头拍摄半身像。


柳侍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