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吕蒙在打败关羽,夺得荆州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杀了他呢?就没想过什么样的后果吗?

明月西西


关羽是当世名将,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有着万夫莫敌的勇猛,倘若能杀死关羽,显得吕蒙自己很有本事,这是其一。其二,不杀关羽,那么刘备的实力依旧很壮,杀了关羽如同削去刘备的左膀右臂,而且刘备和关羽如同亲兄弟,关系那么铁,杀了他哥们,对刘备也是一种打击,更可以削弱蜀军的力量。总之,像关羽这样忠义之人,死于吕蒙之手,可惜了啊!





东汉末年100年


关羽是孙权下令杀的,与吕蒙无关。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史籍上没直接说,但综合各种史料,可以得出两点原因。

▲孙权偷袭荆州之前

第一,借关羽人头投石问路。

关羽水淹七军后,军威大振,曹操动了迁都的念头,有意放弃荆襄,这对孙权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信号。因为当时的天下形势已然明朗,全国有实力的势力就四家,曹刘孙和辽东的公孙恭。

公孙恭离中原太远,对中原影响不大,等于事实上,争夺天下的军阀就剩下了三家。而一旦曹操退出荆襄,刘备势力占据襄阳,形成对东吴的战略压制(从襄阳、江陵可以顺流直取江东),那么江东未来最大劲敌就不是曹操,而是刘备了。

刘备一日不除,江东一日不得安宁!

所以对于孙权而言,他这个时候必须要与曹操缓和矛盾,继而消灭刘备。

当然,能决定是战是和的人,是曹操,不是孙权。所以孙权有意“联曹灭刘”,曹操也得有同样的意思才行。

那么,曹操有这个意思吗?

很显然,有的。当曹操派人联络孙权,释放出自己放弃武力统一全国的雄心,并同意承认孙权为江东合法诸侯的政治信号后,横亘曹魏和东吴两大势力之间的最大矛盾就不复存在了。

因而对于孙权而言,这是个天赐良机,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

他杀关羽而非囚之,就是为向曹操显示自己和刘备彻底决裂、绝不三心二意、首鼠两端的诚意。也只有这种诚意,才能换得曹操给予的相应报偿。(联孙灭刘)


▲孙权偷袭荆州之后

这里插一句。关于孙权想联曹灭刘,并非没有根据。史书上有记载,证据确凿。

第一个证据是孙权向曹操上书称臣,并派人与曹操上贡。

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三国志·吴主传》

第二个证据是孙权拿下荆州后,封周泰为汉中太守,刘璋为益州牧,并集结重兵于荆益州交界之处,其意不言而喻。

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三国志·周泰传》

结合取媚于曹操,遥封官衔,还集结重兵于荆州,就可以看出消灭关羽军团后,孙权的下一步便是鲸吞整个刘备集团,与曹操平分天下。


第二,关羽的志向和才华,决定了孙权必须要杀掉他。

关羽从镇压黄巾起义时就跟着刘备了,之后几十年,无论刘备混的有多惨,关羽都没有想过背叛刘备。所以,孙权想招降关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方面。关羽有大才,他擅长陆战,也擅长水战。水淹于禁七军,就表明了关羽的综合素质之强。如果孙权留着关羽,而关羽又偷跑回益州,那对江东而言,简直是终极噩梦。到时候刘备、关羽两路东进,东吴谁能抵御?

既无法招降,收为己用,而且对江东又是个祸患,孙权还留着关羽还干什么呢?所以关羽必须要死。



总的来说。孙权杀关羽,一是借其人头向曹操表明与刘备决裂,欲联手灭刘的态度;二是关羽威胁太大,且无法招降,留着只是隐患。不如杀了。

最后,再说说曹操对关羽被杀一事怎么看。

曹操收到孙权寄来的关羽人头后,释放出的政治信号非常有意思。他以诸侯礼仪厚葬了关羽遗骸,并没有配合孙权出兵益州。

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吴历》

曹操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很明显——他不想与孙权平分天下了。

孙权在曹操眼里,不过是借刀杀人之刀。

刀还想使唤人,拿人(曹操)当凯子,做什么白日梦呢?

所以曹操改了主意,不顺孙权的意思走,他一面派人把荆州已失的消息告诉关羽。

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一面待关羽被杀后,调兵遣将,集重兵于南方欲对孙权动武。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三国志·曹仁传》

事实证明,一旦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孙权即成为曹魏的首要打击目标。所谓联合进取益州的计划,不过是孙权的幻想而已。

只不过,曹操在关羽被杀的第二年,就突然病死了。没来得及实施。而继位的曹丕智商又掉线,不能理会曹操的意图。选择了在夷陵之战期间观望,失去了消灭孙权的最好时机。


Mer86


东吴杀关羽这件事并不是吕蒙决定的,是孙权的意思。孙权本只是一位善于守业的君主,并无长远的战略眼光,大概从没有想过赫赫威名如关羽竟会被自己所擒。而夺荆州杀关羽,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决定,但实际上于东吴而言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孙权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三:

首先,三分天下已经到了如此局面,以关羽的级别和他自身的品性,纳降是绝无可能的。而作为被俘的将领,若是没有降的可能,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被赎回;二是被杀。但是关羽此时身份能力摆在那里,若是放回,无异于放虎归山,日后对东吴定是巨大的威胁。且若是经此一事,关羽与东吴间更是不死不休。



其次,关羽作为蜀国大将,可以说是蜀国的精神领袖之一。当初刘备孔明派其镇守荆州亦是有此原因,关羽留在此,即有镇,又有守。而这样一位近乎天神的将军,若是被东吴所杀,定会挫动蜀军锐气,动摇军心,并增加对东吴的敬畏之心。

而其三,孙权的这个决定未必没有逞一时之勇的因素在内。关羽一向恃才而傲,当初单刀赴会,毁书骂使,一句“虎女安可嫁犬子”让孙权对其也是闻之切齿。而江东军士亦是畏惧关羽之威名,既然不能收为己用,不如斩之。



因此,孙权杀关羽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的。但是上面这些打算的益处实际上对于曹操同样适用,而孙权以为北有曹操这个强敌在侧,刘备暂时还不会放弃自己这个盟友而因此刀兵相见。

但是孙权错估了桃园结义的“义”,即使用了张昭的祸水东引之计来弥补也没有起效。曹操厚葬了关羽卖了人情,未得刘备迁怒,而关羽之死带来的益处却与东吴同享。如其所言:“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



反观东吴,在发觉无法抵挡蜀国倾国得复仇之兵后,只得向曹操称臣以求援手,反而失去了最初从赤壁之战一直坚持的江东独立。而失去了关羽蜀国在相继遭遇张飞急于报仇反遇害,刘备兴兵被火烧连营七百里而亡后也走向了衰退。最终曹操才是东吴杀害关羽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虽然孙权杀关羽有自己的考量,但于当时的东吴而言,这实在不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