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是让他自动改变,还是应该从小教育?

绿城阿永


先教育,然后让他自己改变。

先教育修德。题主要知道,如今孩子形成三观的方式变了,在我小的时候,都是通过现实反馈形成自己的三观,而现在的孩子,在网上随便读一句话,就感觉成熟的不得了,慢慢的变成了主观倾向,什么事情一出来就自动往上靠,我举个例子,我在一次小学的门口听见孩子说了一句话,说这个世界女人都爱钱。我去!一个小孩子居然知道这个,怎么知道的呢?很显然就是如今的碎片化阅读。所以作为家长,孩子性格成熟之前必须要定型,引导修炼其品德。让孩子三观要正

自己发展修行。孩子慢慢长大,当自己有了自己的主观价值,就可以稍微松松绳了,别拉的太紧,让他多去尝试,多去体会,如果走的太歪,就往回拉拉,正常了再放回去,周边打法。对于女孩子,家长干预的太多,不是说干预不好,而是不讲方法,女孩子早熟要比男生早,经历的多自然更会保护自己,我记得我的大学同学,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优越,但是整个人呆呆的,见什么都新鲜,说是她家里管教太严,但是不出一年,这个同学变的速度特别快,真是抽烟喝酒泡吧样样精通,孩子沉溺的太久,没经历过,就更不会有好的控制力。


困桑小科普


我认为孩子应该从小教育。

“玉不琢,不成器”,小孩子更应该精雕细琢!否则,在他们还不懂自觉、自律的时候,在他们的行为举止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及时指出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而是待到他们长大了再自己去改变。可是是不是所有的人想改就轻易改变呢?

我想会出现以下情况:有毅力的人则易改;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坚定的决心,不屈不挠的意志的,往往有的人还没有等到他们要有意识去改正的时候,他们已经误入歧途了;还有大部分人会想去改,但疏于决心不够,而游走在边缘,不会误入歧图,也优秀不起。

人的行为举止就像一棵树一样,本来树枝是直的,如果被生歪了,也没有及时扶正,等到它长成参天大树时,再来将它歪的地方变直,这是轻易的事情吗?

小孩子是需要从小教育的,而且一刻也不能懈怠,还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


初萌的小豌豆


有句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句话我们就知道教育的时效性。

1 三岁以前,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习惯,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不乱扔垃圾,尊重老人,自己吃饭,讲故事,看画报等等

2 七岁以前培养力所能及帮爸妈做点家务,阅读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倾听与专注等

3 小学要严厉,初中要严格,高中就是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了。或者说如果在高中以后了才来教育他怎么读书,理想是什么,没有前期的亲子关系与教育做铺垫,那么你的说教会没啥效果,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的权威性是慢慢递减的,教育跟播种一样,要抓住机会,注意时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