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編者序:司法所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的最基層單位,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首道防線,是普法依法治理的一線陣地,是國家刑罰執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法律服務的前沿窗口,是社會治理的“淨水地”和法治良序的“孵化器”。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2020年4月,全省“楓橋式司法所”試點創建正式啟動以來,德陽市司法局按照《關於“楓橋式司法所”創建試點的意見》工作要求,科學制定創建試點方案和規劃,明確創建任務清單,各縣(市、區)司法局、市司法局經開區分局積極行動,堅持以“忠誠為民尚法擔當”的四川司法行政精神為指引,圍繞“便民性、社會性、專業性”三大特徵,著力把司法所打造成司法行政系統最堅強戰鬥堡壘,為推動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助推德陽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智慧。

【提升素質,築牢根基】

中江縣司法局興隆司法所自“楓橋式司法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該所不斷豐富創建內涵,以政治建設、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工作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黨建對司法所隊伍和業務工作的指導,以黨建促所建,不斷提升司法所規範化水平和履職能力。採取集中學與自學相結合、網上學與網下學相結合等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系統學習《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不斷提升所內工作人員政治素養和法治思維。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建好陣地,夯實基礎】

落實《司法所外觀及室內標識規範》要求,根據“外觀一體化、標識醒目化、佈局功能化、職責明晰化、業務便民化”的標準,該所調整了辦公佈局,按所長室、社區矯正宣告室、人民調解室進行分區,做到專房專用;醒目設置門頭、背景牆以及標牌標識,做到辦公場所整齊劃一;完善辦公設施,更新設施設備,配齊調解桌椅、電腦、打印機、執法記錄儀、高拍儀等,滿足日常工作需要,推進司法所建設提質升級。目前,該所已建成獨立辦公用房150平方米,配置司法所工作人員5名。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強化紀律,健全制度】

為了嚴肅工作紀律作風,制定了請示彙報、請銷假制度,並實行所務管理“四公開”,即工作職能、工作流程、工作規則公開;工作人員職責、職務、聯繫方式公開;工作人員每日工作去向公開;管理事務和工作過程依法公開。完善司法所責任機制和工作機制,確保司法行政業務工作落實落地。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優化服務,提升質效】

以群眾為中心,保證“服務不缺位”。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三治”融合,整合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等資源,以“覆蓋全鎮、功能完備、便捷高效、普惠百姓”為目標,建立“一所六站點”,設立公證協辦、法律援助代辦、仲裁業務聯繫、立法民意採集、行政複議聯繫、行政執法意見收集站點,推動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增強群眾法治獲得感。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突出司法所特色,當好民營企業“參謀”。以“再細一些”的工作態度提高服務民營企業的精細度,通過為轄區民營企業提供法律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幫助民營企業建立各項規章制度、納入法學會的法律服務範圍等,為轄區內的89家民營企業提供法治保障。今年,興隆司法所對“凱州新城”13個在建工地進行“法治體檢”,審查勞動用工合同600餘份;調處涉及 “三繞”“1217 ”工程多年積案6件,促進了轄區社會和諧穩定。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同時,以城鄉基層治理為抓手,定期開展“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調解員培訓,提升業務技能和業務素養。利用“6·26”國際禁毒日,“12·4”法治宣傳日等時間節點,深入轄區學校、企業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宣傳,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法治氛圍。

【智慧矯正,迴歸社會】

根據在冊年齡相近犯罪類型相似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分類,分兩批次做好集中學習及公益勞動,啟發每位矯正對象認罪悔罪,做到時刻警醒。對一般風險的社區矯正對象運用智能手機APP監控,對再犯罪風險較高的社區矯正對象運用電子手環進行實時定位,通過社區矯正智慧監管平臺對社區矯正對象活動範圍、活動軌跡進行監控,做到“不脫管,不漏管”,無再犯罪行為。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德陽在行動——創建促規範 服務爭一流(六)

該所加強與監獄、法院、公安、社區等相關部門的銜接,將社區矯正對象管理納入網格化管理,社區網格員每月定期走訪,完善各類管理制度,統一臺賬資料,不斷推進安置幫教工作智能化、規範化,幫助其順利迴歸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