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的于谦是大功臣,英宗复辟后,他因何被权奸诬陷而处死呢?

铁男春秋


公元1449年,瓦剌也先帅军扣关,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明军抵御瓦剌部入侵。非常不幸的是,明英宗率领的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团团包围,发生了震铄古今的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中明朝所有精锐部队尽失,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虏,也先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此时的大明已经面临亡国的地步。许多大臣提议迁都南京,而于谦力主开展北京保卫战,并请朱祁钰监国,后来朱祁钰登基称帝。朱祁钰升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北京保卫战。

  于谦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击败了也先军队,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挽救了明朝。朱祁钰登基称帝以后,瓦剌手中的明英宗也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于是他们放回了明英宗。明英宗被放回以后,“升格”为太上皇。于谦为官正直能干、刚正不阿一直深受明代宗信赖。

  景泰年间,于谦尽心辅佐明代宗恢复了明朝的元气。但是于谦的得宠与刚正不阿也引起了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的嫉恨,他们多次向于谦发难。最终于谦在代宗的支持下打击了他们。他们被于谦打击以后,更加记恨于谦,于是他们转而投靠太上皇明英宗,策划拥立太上皇复辟。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曹吉祥、徐有贞和石亨等人趁机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史称“夺命之变”。“夺门之变”后,明英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明代宗被废黜。明英宗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开始大规模铲除明代宗朱祁钰的心腹大臣。于谦做为明代宗最信任的大臣首当其冲。

image.png

  徐有贞等三人本来就想致于谦于死地,所以他们网罗了不少于谦的罪名。徐有贞等三人把网罗的罪名上呈给明英宗以后,英宗有些犹豫。毕竟他也知道于谦是一个正直、忠心、有能力的能臣,他绝对不相信于谦会做出有害大明之事,要处死这样一个人他也有些不忍。可是当徐有贞说出不杀于谦“夺门之变”师出无名的时候,戳中了明英宗的痛处。

image.png

  明英宗明知于谦无罪的情况下,还是杀死了于谦。因为明英宗觉得于谦始终是明代宗的亲信,只有杀死于谦自己才能坐稳皇位。于谦死后全国为之震动,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皇太后都为了恸哭。于谦死后,他对明英宗的威胁也随之解除。

image.png

  为了平定天下民心,明英宗把徐有贞、曹吉祥和石亨等人推出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明英宗陆续除掉了他们几个。于谦的死从表面上看是被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几人诬陷而死,实际上是明英宗为了稳定自己的皇帝位子,铲除前朝余孽的的结果。当时被处死的不止于谦一人,还有明代宗的其他心腹大臣。这一批大臣被处死之后,明英宗认为的政敌基本上全部消失,他才坐稳皇帝的宝座。坐稳皇帝宝座之后,他再把徐有贞几人推出去,封住天下之口。

  不得不说明英宗很有手段。虽然于谦被冤枉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活着。后人没有忘记他的正直清廉和忠君为国。明宪宗曾经说: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着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机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所以在明宪宗时就已经为于谦平反,于谦生前的官职也得以恢复,于谦被流放儿女也得到赦免。

  明孝宗更是对于谦赞赏有加,他曾经说:气禀刚明,才优经济,兼资文武,茂着声猷,当皇祖北狩之时,正国步难危之日,乃能殚竭心膂,保障家邦,选将练兵,摧锋破敌,中外赖以宁谧,人心为之晏然,回銮有期,论功应赏,不幸为权奸所构,乃陨其身,舆议咸冤。明孝宗时期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于谦的祠堂,由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管理祭拜。于谦一生忠心为国,虽然含冤而死,在死后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爱婕妤怨


千磨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凡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然而,有两位英雄尽管功勋卓越,结局却让人唏嘘。他们没有战死在疆场上,却死在了昏君奸臣之手,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杀人者遗臭万年,殉国者留芳百世。

这两人就是南宋的岳飞和今天要说的于谦。

于谦为何被杀,还要先从土木之变说起。

正统十四年,英宗皇帝在太监王振怂恿下御驾亲征瓦辣,兵败被俘。蒙军势如破竹,挟持英宗一路打到北京城外。紧急关头,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并与众臣共同恳请太后速立新君,以绝蒙军拿人质要挟之念。代宗即位后,以兵部尚书身份召集众臣督战,陈兵九门之外,与蒙军血战。

蒙军被击退后,曾以英宗为条件勒索大明,于谦以“民为众,君为轻”未许。不得已英宗被无条件释放。

八年之后,在石亨、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的操作下,英宗成功复辟,几日后代宗病死,史称夺门之变。由于英宗被俘后,于谦等拥立新君,且拒绝了蒙军拿英宗交易的条件,英宗重登皇位后,对于谦自然心存芥蒂。

英宗复位后,亲信拥立他的石亨等侫臣,疏远于谦等忠良。于谦为人耿直,不去攀附权贵,遂遭石亨等污陷,不久下狱。英宗偏听偏信,加上对于谦心存怨恨,不顾及于谦保卫京师之功,致使英雄含冤遇害。

一时山河失色,日月无光!

英宗死后,孝宗即位。新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于谦平反竖碑,追谥“肃愍”。神宗朝再次对于谦追赠,谥“忠肃”,人称忠肃公。

今天,在杭州西湖边上,有处著名的景点,就是于谦墓。于谦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每年春夏秋冬,游人都会络绎不绝,凭吊这位忠贞爱国的民族英雄。

乾隆下江南时,驻足于谦墓,敬佩之余,提笔题下“”丹心抗节”四字,至今悬于祠堂。


非非空


“朕”即国家,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并非时时都一致统一,比如“土木堡之变”后的英宗“夺门之变”行为就如此,坚持景泰帝继续执政,就祖宗基业和社稷而言,利益得失分析来看,利大于弊,因此,就此而讲,从公而论,组织指挥“北京保卫战”、妥善应对“土木堡之变”的大臣于谦,反对英宗复辟是非常正确的,但于谦其主张对朱祁镇个人利益而言却又是有碍有害的,因此,于谦的命运就由此决定了,根本原因不在于权臣的诬陷和打压,风评如此,哪是为尊者讳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