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银行贷款利息是负数?

盲者无门


我估计你所说的负利率实际上应该是指“实际收益率”,通货膨胀。

而不是近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实际利率真为负的情况。


如果银行的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我们就说实际收益率是负值,因为这样把钱放在银行实际上钱是在贬值的。


经济学里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胀率,银行的利率实际上就不足以弥补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贬值程度。

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

银行贷款利率也是同样道理。

在负利率的条件下,相对于储蓄,我们更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财产通过各种其他理财渠道进行保值和增值。


负利率,即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存银行的利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就成了负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就是经常听到的CPI指数)。

如果银行利率不能高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就这意味着:存款者财富缩水,国家进入“负利率时代”。

当投资者发现把钱存到银行里钱不断变少,就会拿出钱来进行投资,但是生活中的备用金、养老等积蓄,仍然会有一定比例的钱存在银行里,这是多数民众用来应急所需,然而具有大量资金的富人会进行投资楼市、股市、商品,进一步的推动物价的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利率反而更加严重。在负利率出现严重的情况下,国家往往会出台相关的宏观政策来进行维稳,让市场经济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节奏,这也是给投资过热的市场进行“降温”。


另外,想说说世界上出现的真正负利率的情况,就是你在银行存钱,结果还要倒给银行利率。


现在,随着疫情出现,而全球经济的增速放缓,负利率被越来越多的央行所采用,日本和欧洲是最先进入负利率的地区。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就一直采取了低利率政策,然后一步一步进入了负利率。而欧洲,在2012年欧债危机爆发之后,也采取了负利率的政策。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通缩的预期强烈,另一方面是一旦加息,经济马上就变脸,欧洲央行一度想要停止量化宽松和负利率,结果都半路夭折了。


而现在,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也将利率降到了零。当然,实际上市0到0.25%,不是完全为零,否则又颠覆了经济学的常识了。


美联储多次表示,不会采取负利率,因为从日本和欧洲的经验来看,一旦进入负利率,就像陷入了泥潭,怎么都无法拔除。笔者认为,负利率就像是毒药,一旦采取就会上瘾。而一旦停止,就如同戒毒一样,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反应,因此才难以自拔。

但是,如果全球的经济在三季度无法复苏,那么可以认为,美国可能也会采取负利率政策。


所以,不管是哪一种负利率情况,在经济中都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菲律宾视野


存款利息赶不上通货膨胀!


天赐工作室王奇


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银行利息率时,存款就变成负数了,因为银行存款的增值赶不上货币的贬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