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徒生

走進安徒生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暨詩人,因為其童話作品而聞名於世。他的作品被翻譯為超過150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臺劇、芭蕾舞劇及動畫的創作。

安徒生的創作經歷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尤其是母親的鼓勵,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現了其想象才能。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並且給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時還閱讀所有可能借到的戲劇劇本。

14歲時,安徒生前往哥本哈根開始工作,先後做過歌手、舞蹈演員和演員。他成功地聯繫到了丹麥皇家劇院,但當他開始變聲後,則不得不離開。


  1822年,皇家劇院的一個經理,同時也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政府官員——Jonas Collin,給安徒生提供了一個機會,在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裡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髮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的得怪異,不合群,老師也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隨後幾年,安徒生寫作了使人印象深刻的阿拉伯風格的散文、劇本和小說。1831年,他開始跨越歐洲的旅行,並終其一生都保持了一個旅行者的熱情。他眾多遊記中的第一部就來源於1831年到德國旅行的靈感。後來,他先後撰寫了瑞典、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以及中東的遊記。

安徒生童話

安徒生最初的童話創作嘗試始於他對兒時聽過的故事的改寫。通過創作一系列大膽而新穎的童話故事,安徒生將這類作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走進安徒生

安徒生童話所獨創的兒童視角是在原有的全知敘事模式——即用成人作為敘事者——上所作的新突破。把成人敘事者假定為一個孩子,用孩子的說話方式創作作品中的語言,直白、自然,遵循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心理發展特點進行作品主題思想的創作,用一些生動但不離譜、神奇而不怪誕的故事情節講述一個個深刻的道理。

他運用兒童視角敘事模式創造了“安徒生童話”這一文體的獨闢蹊徑,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對世界文學的發展進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安徒生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走進安徒生

安徒生戲劇

走進安徒生

相較小說和詩歌,安徒生在童年時代,就鎖定了與戲劇的緣分。安徒生的父親是當地一個貧寒的鞋匠,他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給兒子買了許多書,併為他朗讀,這些作品中,也包括喜劇作家霍貝爾的喜劇,他還曾經制作玩偶戲臺,讓安徒生能夠自由翱翔在“幻想”的世界中。

年紀稍長時,父母開始帶他到城裡的大劇院看戲,他們總坐在最便宜的座位,也看不懂德文的戲劇,但這些童年的接觸激發了安徒生的戲劇之夢。成年後的他為了實現這一夢想,隻身來到哥本哈根,拼盡全力想要在皇家劇院紮根。

然而,從醜小鴨成為天鵝的旅程中,總有許多蔑視和嘲笑。在經歷過數次不留情面的批評以及痛苦的學堂生活後,終於,1829年,安徒生以哥本哈根繁華地段一個教堂廢墟的鐘塔為原型,寫作劇本《尼古拉伊鐘塔上的愛情》。演出大獲成功,他的戲劇創作真正起跑。當時,他的戲劇十分賣座,在哥本哈根一家民營的大眾化劇院卡欣諾劇院裡,只要宣傳中帶著“安徒生”的名頭,一定場場爆滿。

此後的人生中,他共寫作五十餘部戲劇。

戲劇代表作

走進安徒生

《阿爾芙索爾》(Alfsol,1822年6月)

《維森貝的匪徒》(Røverne i Vissenbjerg i Fyen,1822年8月)

《聖尼古拉教堂鐘樓的愛情》(Kjærlighed paa Nicolai Taarn eller Hvad siger Parterret,1829年)

《拉默穆爾的新娘》(Bruden fra Lammermoor,1832年)

《烏鴉》(Ravnen eller Broderprøven,1832年)

《埃格內特和美人魚》(Agnete og Havmanden,1834年)

《離別與相逢》(Skilles og mødes,1835年)

《司普洛峨的神》(Den Usynlige paa Sprogø,1839年)

《黑白混血兒》(Mulatten,1840年)

《摩爾人的女兒》(Maurerpigen,1840年)

《國王的夢想》(Kongen drømmer,1844年)

《幸福之花》(Lykkens Blomst,1845年)

《小基爾斯滕》(Liden Kirsten,1846年)

《科莫湖邊的婚禮》(Brylluppet ved Como-Søen,1848年)

《比珠寶還珍貴》(Meer end Perler og Guld,1850年)

《夢神》(Ole Lukoie,1850年)

《新房產》(Den nye Barselstue,1850年)

《海爾德摩爾》(Hyldemoer,1851年)

《出身並非名門》(Han er ikke født ,1864年)

《西班牙客人》(Da Spanierne var her,1865年)

走進安徒生

安徒生 - 在中國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紹到中國,《新青年》1919年1月號就刊載過周作人譯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譯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蘭、張近芬合譯的《旅伴》。此後,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開明書店陸續出版了安徒生童話的譯本、安徒生傳及其作品的評論。譯者有鄭振鐸、茅盾、趙景深、顧均正等。不過解放前的譯本都是從英語、日語或其他國家文字轉譯過來的。解放後,葉君健對安徒生原著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直接從丹麥文把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全部譯成中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葉君健譯的《安徒生童話選集》。

走進安徒生

紀念安徒生 - 安徒生戲劇節

安徒生戲劇節(H.C.Andersen Drama Festival)由丹麥哥本哈根安徒生學會(H.C.Andersen Samfundet (Copenhagen))與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藝術發展委員會(Denmark H.C.Andersen Culture & Art Committee)聯合發起,並得到了丹麥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

安徒生戲劇節已成為全球非常具有影響力的紀念安徒生的活動之一,每年在丹麥及多個國家舉辦大型展演及頒獎盛典。安徒生戲劇節是為紀念安徒生在文學及戲劇領域的貢獻,為表彰戲劇創作、戲劇展演者的年度活動,旨在鼓勵優秀戲劇藝術作品的創作和發展。影視配音和戲劇表演,不僅能夠加強青少年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創造性藝術思維,還能夠使其在觀察社會動向和生活細節過程中啟迪心智、塑造健全的人格。屆時活動將推選優秀的學生參加安徒生藝術節,在國際的舞臺上進行演出,優秀的演員將被授予“安徒生文化交流小使者”稱號。正如安徒生所說:“Fireworks are the most beautiful only when they rush up and spread out. 凡是能衝上去,能散發出來的焰火,都是美麗的。” 讓每位青少年在活動中激發自我潛能,開闊國際視野,在戲劇中成長成為璀璨的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