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原来真的存在!史书终于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年的神秘的答案

从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到迪斯尼的《小美人鱼》中,我们早已熟知了人鱼们的美丽、她们绝望的爱和仿佛永远无法摆脱的哀愁。按照传统说法,美人鱼以腰部为界,上半身是女人,下半身是披着鳞片的漂亮的鱼尾,整个躯体,既富有诱惑力,又便于迅速逃遁。她们没有灵魂,像海水一样无情;声音通常像她们的外表一样,具有欺骗性。美人鱼,究竟是人们的奇特幻想,还是确实存在?

美人鱼原来真的存在!史书终于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年的神秘的答案

童话中的美人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阅读有关海洋文化的典籍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典故——鲛人,它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两栖类形体-鱼尾人身,与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不同,欧洲人们称她为人鱼或美人鱼。如果从我们的习惯思维来想人鱼,应该是一种海陆两栖的海洋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上,这种动物与与人类有过接触。于是也就留下了千奇百怪的人鱼与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人鱼是出海人的诅咒。他们上半身美得让人窒息,下半身却是长满鳞片的冰冷鱼尾,再加上魅惑人心的歌声,无数的水手们就被这样引向不归路。他们虽然很长寿,却仍然会面临死亡,而且据说人鱼没有灵魂。很多民间传说中都提到美人鱼与人类结婚的故事。大多数情况下,男子偷走了人鱼的帽子或腰带,或是梳子和镜子。这样东西被妥善藏好的时候,人鱼会跟他一起生活,一旦被她找到自己的失物,她就会回到海里。一般情况下,人鱼对人类而言是很危险的。他们赠与的礼物会带来不幸,比如引发洪水之类的灾难。在旅途中看到人鱼是沉船的恶兆。他们有时渴望看到凡人被淹死,举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莱茵河的萝莱莉。有的时候,他们引诱年轻人跟他们一同到水下生活,在康沃尔和英格兰的一些教堂的长椅上就雕刻着这样的故事。西南太平洋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也有类似的神话传说,他们的美人鱼名为“阿达拉”,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为鱼形,居住在太阳里,经由彩虹来到地球,平时隐匿于海上的龙卷风之中。不同于其它美人鱼的是,阿达拉在美拉尼西亚人眼里是一种危险的生物,他们会用飞鱼袭击人类,使他们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人鱼本是海洋女神的化身之一,人们相信向她许的愿会得以实现。但在男权渐盛之后,却变成了抓住人鱼,或以她的梳子为要胁,才能使自己的愿望成真。海神也由身着蓝色袍子、颈戴珍珠项链的曼妙女神,变成了手执三叉戟、呼风唤雨、让船只在风暴与黑夜中沉没的男神。但这些男海神特里同、涅普顿、波寒冬仍是半人半鱼的美男鱼形象。至今,人鱼仍有其神秘迷人的魅力,星巴克的商标就是一条披散着长发,有两条鱼尾的人鱼。

中国也有关于人鱼的种种传说,据清代任昉的《述异记》中记载:“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这可能是中国人鱼典故较完整的出处了。我们可以设想这位鲛人,她那万顷碧波下的居室是何等的美丽,但她不知是思念那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情哥哥没有衣衫,日日夜夜地忙碌在织机旁不得清闲,还是在痛恨着硬逼她回到龙宫里的父亲,边织衣时边流下了眼泪,而那眼泪颗颗晶晶莹剔透,落下来就变成了珍珠。在明代野枵子的《平山草堂笔记》中记载:“太祖十三年,洞庭焦郡,一士子过海遇大风,没于浪。数日尸浮于岸,有渔人见其口噙一珠,如鸽卵,华光煜煜,触之则灼痛难忍,以为不祥。俄顷生醒,自云入龙宫与龙女缱绻,突觉水波翻涌,而不知身在何处也”在这个故事中,美人鱼换了空间,她不在是南海的水下,而是洞庭湖龙王的小女。并具有救人于水灾厄运侠义心肠和温柔情浓的女性角色本位了。一位潇洒旷达温文儒雅的士子乘船于海上,遇上风暴颠簸,被摇落于船下,沉没于波涛之中。正巧落入鲛人怀中,这位美丽的水下女子,轻展玉臂一把将其接住,然后鱼尾轻摆,游入湛蓝的深处,带他入了金壁辉煌的鲛室,接下来鲛人与之燕好,告诉他说,你可这样在行宫住上三天。士子自然免不了又吃惊又感激,无奈他是凡人,思陆心切,鲛人也很通情达理,只几天与士子缠绵,也了却了她在水下自由世界偏思人间的心愿,这三天的人鱼与士子的交欢,似乎满足了她千年的等待,于是鲛人答应三天允许他返回陆上。眨眼之间三天就过去了,到了临别前夕,鲛人递给了士子一颗鸽子蛋大小般的鲛珠。士子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鲛人告诉他说,这鲛珠乃是水下龙宫之国宝,你只有靠它才能跨过水陆两界。她慷慨地将国宝借于了心爱的情郎,临别时她还教了他衔珠之法与要领,这样,士子就将一颗海底最好的珍珠叼住,被鲛人驱水送到岸边。三天后,士子飘到了海岸边上,口衔着光彩夺目的鲛珠,如死人一般,有胆大的人上前去摸那珠子,着实被烫了一下,就再也不敢贸然去触它,过了一小会,士子渐渐地有了呼吸,并醒了过来。围观的人询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士子只记得落水与龙女缠绵之事,然后就是波浪翻涌,至于与鲛珠相关之事,他一概都不记得了。

美人鱼原来真的存在!史书终于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年的神秘的答案

美人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人鱼最美丽的传说,还属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海的女儿》讲述了善良与执着的人鱼公玉救了英俊的王子后自己变成了泡沫的故事。一个小人鱼向往人间生活,到了15岁生日的那天,她终于如愿以偿浮出了水面,她看见了有太白金星点缀的夜空,听见了美妙的歌声,也看见了美丽的烟火,还有英俊的王子,并在暴风雨中救了落水的王子一命后,竟执著地爱上了这位人类的王子,为追求爱情和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终于获得了一个人类的灵魂。她用舌头换来巫婆的一剂药,以便脱去鱼身变成人形。在一个月夜,她毅然离开海底珊瑚宫,向岸上心爱的王子的宫殿走去。她慢慢走上王宫的台阶,同时服了从巫婆那里换来的烈性药。片刻间,她觉得好像一把双面快刀剪开了她那纤细的身体,她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第二天,她醒来时,拥有了比任何人都曼妙的身材,动人的眼眸。一位英俊的男子,也就是她心爱的王子,已经站在她的面前,用深黑的眼睛望着她。可是王子却误认为是另一位公主救了他而爱上了公主。小人鱼是多么伤心,她为了能再一次见到王子,用交出了自己美丽的声音和巫婆交换了人类的双腿,还谢绝了姐姐们牺牲头发换来的重返大海的匕首,最终没有让她心爱着的人类的血溅到她身上一滴,就在第二天日出的瞬间,她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和他的新娘的脸庞,慢慢地变成水上的泡沫。 这个凄婉动人的悲剧故事,真不知道催出了这个世界上多少女孩子的眼泪啊。在今天的丹麦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港湾海滨公园就有一座根据《海的女儿》所塑的雕像,她坐在一块石头上,凝望着身下的大海,神情忧郁而又充满向往。而在波兰,也有一座美人鱼雕像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维斯瓦河畔,左手紧握盾牌,右手高举利剑,眉宇间洋溢着英雄气概。华沙美人鱼的故事与丹麦美人鱼完全不同,相传她是很久以前一位被侵略者追赶而英勇投河的18岁少女,投河后化为美人鱼,多年以后当侵略者再次入侵波兰的时候,这条美人鱼拿起武器,手持盾牌,挥舞利剑,击败侵略者,而自己也在战斗中死去。

几千年来,关于人鱼的传说是数不胜数,神话传说中的人鱼,到底在现实的世界上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这曾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大谜,引起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探求。

古罗马时代的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历史》中写到:“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 当年,探险家哥伦布在做环球航行时,途经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比亚克河河口,他和他的船员们看到了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当时都惊呆了。事实上,哥伦布他们所见到的生物也并非什么美人鱼,它们只不过是一群儒艮,俗称海牛。我国古代有关人鱼的记载很多。南北朝时期的裴因在《史记集解》中引徐广语云:“人鱼似鲇,四脚。” 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又引《广志》云:“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 据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中记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家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根据上述记载的描述,有人以为“人鱼”就是俗称的“娃娃鱼”,学名为“大鲵”。除上述外,还有一种说法称作“海人鱼”。在宋代郑遂的《洽闻记》有一段文字:“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这就是非常接近于“儒艮”的记载了。“儒艮”是海生哺乳动物,属海牛目儒艮科,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以海藻为食,生活在浅海水藻丰美的地方。渔民何以把“儒艮”描绘成“美人鱼”呢?因为它们平时潜伏水中,只有呼吸时才露出水面,人们轻易见它不着。这种动物昼伏夜出,喜欢在风平浪静,月色溶溶的夜晚浮出海面活动。见过美人鱼的人都说,它们用一只鳍抱着幼儿,用另一只鳍划着水在海中随波逐流,当船只接近它时,就隐没海里。显然人们看美人鱼只是远观而已,加上月夜朦胧,看起来儒艮确实有些像袒露丰乳的“鱼美人” 。老渔民中也有将儒艮说成“海和尚”的,既有趣又神秘。他们说,那种鱼的脑袋光溜溜的就像和尚头,所以人们称之为“海和尚”。

美人鱼原来真的存在!史书终于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年的神秘的答案

水中儒艮(图片来源于网络)

显然并不美丽的“儒艮”,不可能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美人鱼,那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人鱼”这个物种呢?1990年4月的《文汇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一个3000年前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的由来。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发现了这一难以相信的生物。这一发现的消息是由苏联考古学家耶里米亚博士在最近透露给西方的。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黑皮肤公主,下面有一条鱼尾巴。这一惊人的生物从头顶到带鳞的尾巴,计长有173厘米。科学家相信她死时约有100多岁的年龄。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发表了题为《南斯拉夫海岸发现1.2万年前美人鱼化石》的报道,报道称: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这只动物是雌性的。大概1.2万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现。”柏列·奥干尼博士说。奥干尼博士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州的考古学家,在美人鱼出现的海域工作了4年。奥干尼博士说:“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倾泻时活埋,然后被周围的石灰石所保护,而慢慢转为化石。化石显示,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双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没有眼帘。1991年8月,美国也发生了两名渔民发现人鱼的事件,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十一条鲨鱼,其中有一条虎鲨长18.3米,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腹内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验尸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对于这副奇特的骨骼,警方又请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将资料输入电脑,根据骨骼形状绘制出了美人鱼形状。参加这项工作的美国埃毁斯度博士说,从他们所掌握的证据来看,美人鱼并不是传说或虚构出来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一种生物。科威特的《火炬报》在1980年8月24日有这样的报道:最近,在红海海岸发现了生物公园的一个奇迹-美人鱼。美人鱼的形状上半身如鱼,下半身象女人的形体跟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和十个脚趾。可惜的是,它被发现时已经死了。

关于对活人鱼的发现也是有的。1962年就曾发生过一起科学家活捉小人鱼的事件。英国的《太阳报》,中国哈尔滨的《新晚报》及其它许多家报刊对此事都进行了报道。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这件事的经过:1962年,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获一个能讲人语的小孩,皮肤呈鳞状,有鳃,头似人,尾似鱼。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后来沉入海底。现在留存下来的人居于海底,寿命达300岁。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一处秘密研究机构里,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5公里深的海底,摄到一些类似人的海底足迹。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南海底,美国海军潜艇演习时,发现了一条怪船,时速280公里,无法追踪,人类现代科技望尘莫及。1968年,美国摄影师穆尼,在海底附近发现怪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四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腿部有快速“推进器”。1938年,人们曾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发现“蛤蟆人”,长着鸡胸、扁嘴、圆脑袋,飞快地跳进波罗的海里。

诸如“人鱼”这类海底奇异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了实物作证,那么它也就由人们所谓的“荒诞”、“迷信”、“神话”的东西转变为当前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课题了。

美人鱼原来真的存在!史书终于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年的神秘的答案

美人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各种各样的传说和发现人鱼事件难以令现代人确信其真实,但是否让我们可以找到其中有科学价值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它证明了古老的海洋自然生态的丰富,那时的某一带海域存在着人鱼之类的海洋生物。这就是说那时的大海里的海洋动物的富足,而人又与这些奇特的海洋动物有过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他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于是掺和着他们那有限的思维与想像,就留下了那么多人鱼的美妙动人的传说。而今,当大海里的珍稀的海洋动物越来越少了起来的时候,人类的高科技术已经勘破了那片孕大涵深、动荡不安的湛蓝色深处的一切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往来如梭的船只、林立的桅墙涌荡其上,而采掘海底油藏气藏的井架的无限制地延伸其间,还有人类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全倾倒在这里以后,赤潮千里,恶臭的气味早熏没了蔚蓝色的雅致与浪漫。当死虾死鱼漂起来无无数的时候,当成群的鲸鱼唱着哀歌抢滩救助的人拽都拽不回去的时候,当粘着海滩上泄露的石油的螃蟹爬出两三米就毙命的时候,别说是珍稀人鱼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一些珍贵的海洋生物也日趋衰竭,就连大宗的鱼虾品种也难成汛了,哪里还会再产生出人与人鱼的故事了呢?于是,大海也就变得不再充满了神秘与诱惑了,于是,我们的形象思维也就日渐枯竭了起来。我们是真的从心里向往那个产生了人鱼故事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