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技術和商業環境中的BAT

人類在解決基本生存問題後,開始追求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而影響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的因素中,40%來自客觀條件,如遺傳基因、醫療條件、自然環境等;

60%來自日常生活與行為習慣,其中部分領域都已有成熟平臺化企業提供服務,如方便搜索信息的百度,便捷購物的阿里巴巴、社交屬性的騰訊等等。

下一個技術和商業環境中的BAT

很多企業也開始在個人興趣偏好、行為健康、全生命週期的疾病防患和醫療保險領域,嘗試提供更大更長期的價值和服務。那麼,下一個BAT是否會在其中?

下一個技術和商業環境中的BAT

連續性的數據才有價值

跟個人健康、興趣愛好、技能和特長相關的測試和記錄,以前都是零散、碎片化的,彼此獨立,只能做單項結果評測,不能做過程干預、管理、指導、修正。與此相關的醫院、健康保險、健身教練、專業訓練機構、護理和培訓機構,需要真實和連續性的數據來源,才能提供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和救護方案。

這就需要一個服務平臺,把不同硬件的接入打通,把數據的連續性和準確性提升起來,讓專業的服務機構能通過這個平臺跟用戶對接。產品品類和硬件形態可以千變萬化,但固件和數據算法環境的穩定性必須有保障。否則,用戶數據既不真實,也不連續,對用戶沒有價值,對第三方專業服務業無法提供參考。


下一個技術和商業環境中的BAT

切入點的選擇:規模大,離人體近,佩戴時間長

只有讓用戶感知、不同硬件廠商接入比自己開發更高效、第三方機構認可,才能真正把這些環節串聯起來。腕帶產品領域或許是目前最可靠的切入點,傳統手錶每年有12億支流量,智能手錶、手環每年有1.2億支流量,規模大,離人體近,佩戴時間長,環境、行為、體徵基礎數據可以保持連續性。

這個領域所有的企業和品牌,包括蘋果和華為,都還停留在單項目管理制,產品也還是非常傳統的單一功能實現和推廣。任何一個功能的使用效率都不是最高,成本也不是最低,行業獨立存在的用戶價值還沒找到落地點。

作為在其他領域有積累和沉澱的品牌廠商,他們確實也只有收割的本能,沒有為新行業探路的義務。而其他廠商,基本都是跟市場熱點,自己沒有產品定義能力,更沒有用戶價值的獨立表達能力。

下一個技術和商業環境中的BAT

產品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能做到場景化和第三方數據化服務,固有缺陷直觀而且顯而易見,市場營銷沒那麼複雜。不用跟品牌廠商去比品牌積累、終端渠道沉澱、某一個產品某一功能,而是比拼用戶價值,能解決哪些人哪些問題。

最大的商業機會可能也不是品牌和硬件產品,而是類似妙健康、塗鴉這樣的多硬件介入平臺,但他們沒辦法做數據運營和服務,因為數據規範化管理必須要有一條線殺出來,被更多第三方服務接受和認可。

智芯四年的積累

我們在做的,就是把這個服務體系建立和運營起來。四年的時間,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產品效率提升、機芯設計、多感應器模組、算法模型、專業機構認證的數據環境,都有了很好的積累,已經達到全球最前沿的水平。現在要在腕帶產品市場撕開一個口子,把跟個人行為和健康管理相關的服務體系,推向市場。

3-4個月我們就可以讓幾十個品牌廠商的產品,全部達到行業最前沿的水準,後臺接入全部在我們iPowerful交互體系上提供全方位服務與支持。

下一個技術和商業環境中的BAT

切入方式最高效的破局手段,一定是先破壞,再重建。

3-4年後,IoT市場環境中,能跟現在互聯網時代BAT比肩的,一定會是數據運營和服務的平臺化企業,也期望我們能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