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改革,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 復旦金融公開課

疫情倒逼改革,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 復旦金融公開課


2020年6月16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春華資本集團主席、高盛集團原合夥人及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與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香港金髮局大陸機遇委員會委員、國際貨幣基金原資深經濟學家汪濤,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原院長李稻葵走進“復旦金融公開課”,與《復旦金融評論》主編、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學術訪問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就“新冠大流行如何重塑世界經濟金融大格局?”進行深度對話。本次課程在新浪財經頻道、新浪財經APP、今日頭條財經頻道、鳳凰網財經頻道、百度APP、第一財經、人民視頻、界面新聞、等平臺直播,全網近200萬用戶同步觀看。

胡祖六博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一場空前的大災難,可能引發堪比“大蕭條”的經濟衰退。但所幸多半國家的金融體系相對比較穩健,加上有合適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支持,金融體系有望在疫情後逐步復甦,並提供市場充足的信貸資金。此外,中美經貿關係在疫情之前已經挑戰諸多,疫情的到來為雙邊關係帶來更多進一步惡化的因素,諸如科技戰、供應鏈外移、中美金融脫鉤等風險進一步加劇。

汪濤博士提出此次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和歷次經濟危機很不一樣,因為它同時對供給側和需求側都有負面打擊,這也是為什麼政策應對需兼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從長遠來看,此次疫情將帶來一些持久的影響,包括線上經濟發展加速、全球不平等加劇、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等問題。與此同時,汪濤博士指出,疫情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帶來劇烈衝擊,但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沒有到一定需要央行購買國債的地步,債務的發行最好還是由市場定價。

隨後,李稻葵教授分享了他對世界趨勢的三大判斷。首先,疫情會加快世界政治經濟大格局的演化,尤其是中美經貿的關係;其次,此次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與以往不同,主要體現在對中小企業的影響特別大,並將進一步打擊年輕人的創業和就業;最後,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可能需要2-3年恢復,如果能夠把疫情造成的壓力變成倒逼改革的動力,中國經濟在國際經濟社會中的相對地位很可能在接下來幾年實現彎道超車。

魏尚進教授指出當前全球經濟下行但金融走勢向好,一方面可能由於投資者過於樂觀,低估了疫情的長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各國積極出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或給予投資者信心;此外,疫情衝擊下,寬鬆貨幣政策或將導致通貨膨脹,進而引發資產價格上升,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