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曹操杀吕伯奢?如果换成是刘备会是什么结果?

易心通明


曹操杀了吕伯奢后,说出了那句极具人物性格色彩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是曹操杀吕伯奢,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狠毒,灭绝人性吗?对于曹操杀吕伯奢一事《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但不代表没有,在《三国演义》《魏书》《世说新语》中都有记载此事,先看这三部书中是怎么解读的,我们再说对换换情景,说刘备会不会杀吕伯奢。

《三国演义》中说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途径中牟县,被捉住押入大牢,县令陈宫感其大义,放了曹操并决定跟随曹操,二人逃至曹操父亲至交吕伯奢家中,吕伯奢盛情接待曹操二人,吕公出去打酒,并命家人杀猪宰羊,曹操陈宫二人在休息时,听见外面有磨刀声音,和有人低语,并没有听清在说些什么,曹操生性多疑,以为要害他们性命,好见官领赏,随即破门而出杀了吕公一家,事后看见墙角捆绑的猪羊,才知道杀错了,二人不敢多停留,一路奔逃出去,谁知这时候,吕伯奢打酒归来,碰见了曹操,吕公说“美酒已经沽来,侄儿去哪?”,曹操怕吕公看见家中情景后报官,又把吕公杀害。

陈宫气愤说“明知杀错了吕公一家,为何又把吕公杀害”,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交天下人负我”,陈宫骂曹操阴毒小人,愤然离去 。

但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尊刘贬曹,而且曹操逃亡时,资料记载中牟县的县令不是陈宫,而是杨原,陈宫不可能跟随曹操到吕伯奢家中,更不可能亲眼见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演义中的描述夸大了曹操性格阴毒的一面,这种说法只是在小说里,不可信。

《魏书》中描述是,曹操逃难到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见曹操身上许多财物,见财起意要杀害曹操,曹操不得已才杀了吕伯奢一家,这种说法可信度也很低,因为《魏书》是魏朝史官撰写的,曹操是魏朝的开创者,史官肯定美化曹操,这样事实依据就有待考量了。

《世说新语》的记载还是比较中肯的,也是说曹操逃难至吕伯奢家中 ,休息时听见外面有异动,以为要害他,多疑的性格使他,杀害了吕伯奢一家 ,结果发现杀错了,心中懊恼后悔至极,在心里安慰作用的推动下悲伤、悲凉的说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更想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在为自己找理由,曹操本人人性决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阴险,多疑狡诈,腹黑狠毒的人,但也绝非仁义之君,乱世之人,奸雄对曹操评价有失公道,枭雄更适合他。

以下只是假设,并无历史根据,刘备吕伯奢一生都没有交集。

曹操换成刘备,会不会杀吕伯奢,虽说后世对刘备评价,褒贬不一说法不尽相同,但那时的刘备的确以仁义之名立身,如果是刘备,绝对会问清楚情况,不会再不确定情况下,去杀了吕伯奢一家,如果吕伯奢一家真的要害刘备,我想刘备可能会说一句话“你不仁,休怪我无义”。


历史沧桑


曹操是在刺杀董卓未果,如惊弓之鸟于逃亡路上误杀吕伯奢的。其动机当然是为了免遭人暗算,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曹操素有大志,且为人机警,生性多疑。后来中反间计杀蔡瑁、张允,被人参透机关杀杨修,都说明他是个唯我是尊,独断专行的人。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吕伯奢是他父亲的好友,对他照顾有加,当他已知自己错杀了人后,在路上遇上吕伯奢,反而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痛快。导致陈宫离他而去。曹操这种性格很可怕,常常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挟天子以令诸候。”而三国中,势力最大,令人望而生畏的也是他。

戏评历史人物,一管之见,不见得正确,重在参与。🙏🙏🙏



山野苦樵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可以说把曹操定义为了一位自私自利的奸雄,然而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一直说法不一,演义中这件事有诸多漏洞。


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亡途中遇到陈宫二人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曹操带陈宫前去投靠其父好友吕伯奢。曹操此时选择暂投吕伯奢家中应该说是极其信任吕伯奢的,不会因为听到下人的几句话而制造杀孽。

吕伯奢见曹操前来异常欢喜,要去为曹操购买好酒,这样的小事完全没有必要亲自前去,吕伯奢下人杀猪款待曹操,然却只听到磨刀的声音没有猪叫的声音,种种疑点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魏书中记载,当时曹操暂投吕伯奢一家并非一人,而是数骑。另外汉末英雄记中提出数骑之中有刘备,关羽等人,并没有陈宫。

我们抛开这件事的真实性,作为一代枭雄曹操,面对自己安全问题上选择杀吕伯奢一家完全是为了自保。只不过后来曹操说出那句宁我负人着实寒了公台之心,陈宫属于智者,智者往往会站在道德制高点,面对曹操杀吕伯奢又说宁我负人之言,也就联想到了道德的问题。

陈宫认为曹操难成大业,宁我负人表现的是自私自利,成大业第一障碍不是实力,而是明主,曹操这般自私自利是很难让天下人才认为其为当时明主,没有人才的辅助,加上自私自利很难得到民众人心,大业难成。同时陈宫这么做也为了自保,本身两人杀吕伯奢一家陈宫也是帮凶,面对曹操自私之心联想到了自己,为了自保陈宫也只能以大义当做借口,离曹操而去。

个人觉得看待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首先要明确角度,站在道德的角度来看,曹操着实不该滥杀吕伯奢一家,毕竟只是仅凭片面之词。然咱在得失面前道德缺显得无比渺小,一个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第一要素就是自身安全,况且曹操和陈宫两颗人头价值千金,在金银面前交情又显得那么脆弱。

刘备素以仁义著称,可如果换成刘备处在曹操的位置也一定会杀吕伯奢一家的。刘备不但要杀吕伯奢一家,还要以仁义之姿维护自己的形象。

刘备当时落魄之时发生过一件事可见一般,当时刘备暂投一位普通农家,这位农家得知刘备是汉室后裔之后,拿其妻子大腿之肉款待刘备,刘备在得知之后选择沉默。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刘备曹操这些当世枭雄,在面对安全收到威胁的时候,都会把道德抛之脑后,换作我们或许也是如此吧。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总结,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站的角度不同其观念也不同,当时汉室江山摇摇欲坠,道德和律法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曹操宁我负人是自私也是一种自保,如果自身安全都成了一个问题,志向也就成为了空话,况且曹操当时是反董卓希望,也是中兴汉室希望。换作刘备也会如此,只不过刘备会用仁义之举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枭雄之所以成为枭雄就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敢做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