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本文寫於1988年,作者為時任《光明日報》記者的鄭國慶。當時鄭國慶看到《艱鉅歷程》攝影展上獲得大獎的柳軍的作品後,馬上聯繫了胡武功,並趕到陝西臨潼47集團軍宣傳處找到柳軍,採訪了三天,寫成了此文。鄭國慶在八十年代也曾經是一位著名的攝影記者,後來據說專心搞明清傢俱收藏,淡出了攝影圈。雖然如今已很難找到鄭國慶的音訊,但他當年採寫的這篇文章卻一直在網上流傳著。

藉著電影《芳華》的上映,那段塵封的歷史又被半遮半掩地掀開了。然而電影終究是電影,真實的歷史又有誰在紀錄?其實那時候就有這麼一批中國的戰地攝影記者,在他們的“芳華”年代,出生入死地拍攝了那場殘酷的邊境戰爭。柳軍、王紅(曾在拍攝中負重傷)、樑子(當時唯一的女戰地攝影師)、袁熙(在戰場犧牲)、張富漢……還有更多的名字,他們才是真正的戰地攝影師,他們是中國的羅伯特·卡帕、姬達·塔羅。

柳軍——他距敵人僅六米

文 | 鄭國慶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戰地記者——柳軍》1986年9月23日,柳軍(左)在老山前線某陣地戰地拍攝。王紅攝影

1988年3月在艱鉅歷程全國攝影大展中,解放軍基層攝影幹事,名不見經傳的業餘記者柳軍脫穎而出。他的戰爭紀實組照《不要忘記他們》,最近距離地記錄了1986年5月至1987年5月,我軍在雲南前線進行的大搏殺;毫不避諱地記錄了戰爭的殘酷,攝取了殘酷戰爭環境中戰士血肉豐滿的形象。當人們為每一個悲慘壯烈的瞬間而震撼而戰慄的時候,也許不曾想到,照片的作者是怎樣一次次從死神的指縫裡滑過,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才把這些非凡的時刻,作為對死者永遠的紀念,留存在膠片上。

嚮導演擺拍“戰地新聞”之風挑戰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官兵和攝影同行都在議論,部隊新來的這位滿臉落腮鬍子,不善言談的小個子戰地攝影記者是個怪人。倒不是因為他性格孤僻,秉性古怪,而是因為他所在部隊無參戰任務,他卻拼命要求上前線,而部隊在文山訓練基地熱火朝天的近四個月臨戰訓練中,幾乎所有的同行都在盡情拍攝那些後來被冠以“老山前線戰地攝影作品”之名,發表在各種報刊上的鏡頭時,他竟未按動一次快門,他就是柳軍。

柳軍漠視將臨戰訓練演化為直接的戰鬥場面攝影的做法,引起了同行們的不滿和指責。有人指著柳軍說:“你小子這麼做,拍拍良心對得起誰?你還是人嗎?”柳軍不吭聲,他心裡有自己的想法。像這樣製造出來的戰場攝影,在臨戰訓練中,輕易創作出來“搶救傷員”、“監守哨位”、“跳出戰壕”,面對照相機鏡頭向“敵人”掃射的作品,以至導演出雙眼蒙上紗布“拼死不下火線”,移植出沂蒙山抗戰時期英嫂給戰士餵奶等內容的鏡頭,才真正對不起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與良心,對不起那些為保衛祖國捐軀的烈士。

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偏要去


1986年4月6日,柳軍的帳篷裡鑽近來一個陌生的客人,即將要開上老山前線的二連副連長林芳。“哥們,給我一臺傻瓜相機,咱自己記錄自己,也省得你們這些長兔子腿的上去挨槍子。”柳軍不解地問:“我上去給你們照就行了,要什麼照相機?”“什麼,你們去?別讓人笑掉了大牙!”林芳一臉輕蔑。原來林芳要去的405陣地是前線上最恐怖的地段,自1985年12月2日被我軍收復後,還沒有一個正連職的幹部上去過,更別說機關幹部了。林芳把嘴一撇:“別他媽吹大牛了。”柳軍一下子被激怒了。他憤然指著林芳的鼻子,大吼:“我柳軍要不上你那陣地,就不算一條漢子!要相機,你甭想。”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戰士的軀體》1986年5月19日上午,遭越軍地雷炸傷雙腿和右臂的戰士齊常富,被送進雲南麻栗坡縣南溫河第一野戰醫療所,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震撼了在場搶救他的醫護人員的心。齊常富被抬上手術檯時,大睜雙眼在半昏迷狀態中無限痛苦地向醫護人員說:“……我能堅持住。”柳軍攝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80年代的上甘嶺》143陣地是雲南老山前線某部距敵軍最近、最危險的陣地之一,與敵軍陣地犬牙交錯。該陣地自收復以來,每天都要遭受敵軍數十發炮彈的傾瀉,山頭平均被削去兩米多,整個陣地草木死亡,生靈無存,像個巨大的採石場。後方補給線經常被敵軍炮火嚴密封鎖。守防官兵在斷糧、斷水、缺彈藥的艱苦條件下,以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勇氣堅守在被稱為“80年代的上甘嶺”陣地上。(攝於1986年5月23日)柳軍攝影

5月24日夜,他聽說一營三連遭敵偷襲,有個戰士受了致命傷,第二天凌晨,炮火剛剛平息,柳軍就冒著小雨,光著膀子爬向三連。傷員周爭拾已從前沿哨位被抬到了三連部。雙腿數條血管被手榴彈炸斷。敵人夜裡偷襲不成,丟下兩具屍體後便用極猛烈的炮火覆蓋陣地直到凌晨。由於衛生員上不去,傷員已經失血過多犧牲了。柳軍雙眼瞪著,頭垂在擔架下面,看著兩腿血肉模糊的屍體,聽著抬擔架的戰士訴說周爭拾昨晚被炸傷後慘叫不止的情景,心裡十分難過。這目睹的死亡,對他刺激太大了。當晚,他不聽任何人的勸阻,痴呆呆地竟摸進了踞敵300米的144陣地,並要求去全團最危險的陣地,距敵僅6米的哨位——405陣地8號哨位。嚇得連長當晚命令戰士們絕對死死看守他。上了陣地還受人監視,柳軍心裡極端痛苦。他像喝醉了酒,胡話不止。生命已成了一個無關的符號,可有可無,幾十名戰士看了他一宿,生怕他闖出去。

在距敵人僅六米的哨位


第二天一早,柳軍偷偷叫了一個架線兵,要求陪他穿越六十多米的死亡地帶,去143陣地。這六十多米沒有任何屏障,三面環有敵人迫擊炮、直瞄火炮、機槍、狙擊步槍、衝鋒槍等火力交叉控制。地面是一片焦土和被炸得粉碎的石灰岩。炮火每天都要把這裡疏鬆幾遍。柳軍和架線兵身穿破爛的作戰服,確定危險不高於50%後,一前一後跳出工事,瘋狂地蛇形急奔。大約敵人折騰了一夜,早上也迷糊了,竟未發覺。他一頭撞進了143,5號哨位。這個哨位由一片亂石支撐,四面透風,由四個戰士常年堅守。洞內石壁上都是從不同方向射入的槍彈留下的班駁白點。柳軍倚在一個被石頭堵住的射孔上休息。戰士警告他,那裡常有敵人狙擊步槍的子彈打進來。心緒煩亂的柳軍說,打吧,本人命大,死了活該。傍晚他拍下了戰士堅守洞穴生活的照片。9點,他又開始向405陣地運動。143與405陣地間隔一片數百米裸露的上下山坡。這裡的經驗是,當望見越方境內小青山上一片被炮彈打成焦土的黃色地帶漸漸被夜幕完全吞噬後,敵人的炮火便要封鎖覆蓋這片敵我陣地銜接的暴露地帶了,目的是怕我軍埋伏下來進行偷襲。最佳的穿越時間是天剛黑下來,敵人炮火尚未開始前的大約20分鐘。柳軍要去405陣地讓人慌了神,經反覆請示研究後,決定將他夾在4名運物資的軍工之間過去。這段路上前不久曾發生了兩件可怕的事情,一次是五名軍工半夜運物資回來,突然變成了六個人,這無疑是跟上了越軍特工人員。軍工不敢輕易開火,怕西面八方的火力壓過來,誰都難逃厄運,因此極為緊張地變換各種危險動作,企圖甩掉或擒拿這個釘子。狡猾的越南特工經驗十分豐富,幾次在軍工欲動手時躲了過去,直至軍工走入我方陣地,才幽靈一般地消失。隨後,幾十名偵察員在此埋伏了一個星期,再未出現上述情況。另一次也是軍工半夜運物資歸來,突然遭到敵人幾處火力交叉襲擊。時間掌握之準確,行動之突然迅速,火力網配備交叉範圍之明確,險些使軍工喪命。這證明,越軍特工在此做了大量工作。從此,談虎色變的恐懼一直籠罩於此地。柳軍要和軍工穿越此地,簡直是吃了豹子膽。

5月27日晚上,天色陰沉,五個人的心幾乎都提到了嗓子眼,行動似兔子一般敏捷,才闖過了這道鬼門關。當他一頭栽進距敵僅六米、林芳堅守的8號洞穴哨位內,簡直驚呆了。8號哨位由一塊佇立在山頂上的巨石構成。我方在岩石上部掏的洞裡隱進五個戰士,越軍在岩石下面掏的另一個洞裡鑽進了六、七個人,上下兩個洞僅距六米,堪稱世界戰場上寸土必爭的奇景。下邊越軍洞裡的燒飯味、潮溼的黴味、屍體腐爛味、大小便的惡臭、汗臭、死老鼠的臭味全絞在一起衝進上方的洞裡,簡直讓人無法忍受。林芳和四個戰士全都赤條條,一絲不掛,積壓在不足2.5平方米的洞裡。耐著30—40度的高溫,幾乎難以喘息。爛襠,爛胯,周身皮膚髮炎長瘡,使這些戰士坐不得臥不得,還得應付隨時爆發的戰鬥。柳軍坐在洞內嘩嘩流汗,林芳卻因為怕敵人聽見把頭捂在能擠出水的被子裡打電話。143陣地的哨位報告,柳軍剛離開5分鐘,越軍的狙擊步槍就打在他剛待過的地方,稱他真命大。

半夜1點,敵人大約覺察出上面洞裡有異常情況,便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柳軍起初還以為是老鼠在洞口折騰發出的聲音,要去看看,林芳死命用身子壓住他,警告他別動。外面的聲響不斷加劇,值勤的戰士已經從洞口撤回洞內。柳軍開始緊張起來,他甚至想到自己今晚必死無疑。兩分鐘後,臨近的幾個哨位也相繼報告發現異常情況。這時柳軍所在的8號洞口出現了劇烈的摩擦聲。五個戰士全部手持武器,做好最後的準備,林芳在電話中命令6號哨位拉響設在8號洞口的光榮彈,那邊猛一拉,無效。肯定光榮彈的拉線被敵人搞斷了。林芳又命令拉響另一個,也不響。這證明事態極為嚴重。如果壓在洞口的越軍不受到突然打擊,我軍貿然出動必定傷亡慘重;況且被堵住的洞口隨時都有被塞進炸藥或手榴彈的可能,造成全軍覆沒的危險。無奈,林芳又緊急命令洞口沒有情況的哨位向此投彈。話音剛落,兩顆手榴彈就相繼在洞口炸開了。洞內的戰士一擁而上,各種火器向外齊射。緊接著,整個陣地上各種槍炮聲響成一片。柳軍想鑽出洞外拍照,被一個戰士拼命拖住,還捱了幾腳猛踹。第二天早晨,洞口發現兩枚未引爆的蘇制手榴彈,沒有發現越軍的屍體。3班長李樹軍右臂被彈片擊傷,林芳用鑷子給他取彈片時,柳軍拍下了他痛得呲牙咧嘴的照片,接著他又拍下了這個洞穴的裸體官兵。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彈片》1986年5月26日,堅守在距越軍哨位僅6米405陣地的某部二連三班長李樹軍(左),在當日抗敵襲擾中,右小臂被越軍手榴彈彈片擊中。他“隱情”未報,忍痛讓戰友林方取出彈片,留在陣地繼續堅守。柳軍攝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親愛的媽媽……”》1986年6月2日,堅守在三面受敵、距敵陣地僅300米的我軍負二陣地上,一位戰士在貓耳洞裡,利用射入貓耳洞的陽光,在軍用罐頭盒商標紙背面給媽媽寫信,彙報前線戰鬥、生活情況。柳軍攝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戰友》1986年9月16日,在激烈的戰鬥間隙,421團二連二排長朱繼明給手部負傷的戰士暢清林吹去進到眼裡的沙粒。柳軍攝影

在敵人眼皮底下拍攝


柳軍此時已奠定了要獻身前線戰士的感情基礎,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超越。不過,和那些記者根本的差別是,這種拍攝不是在百里之遙的後方,而是在敵人眼皮底下的前沿。

1986年10月25日,柳軍鑽進三面受敵、距敵三十幾米、戰事頻繁激烈的左二陣地哨位裡,拍下了戰士惠幫利默默無語的愁容。惠的爺爺住院欠債,父親和叔叔因為承擔老人2000元債務而發生口角,母親被叔叔打傷住院,哥哥為此出走新疆。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枕戈待旦》1987年1月4日,收復被越軍佔領310陣地的戰鬥前一天,第一突擊隊隊員趙金忠(右)在屯兵工事與戰友等待作戰命令。柳軍攝影

1987年1月5日凌晨三點,奇襲隊在夜幕的掩護下,頂著飄灑的小雨全副武裝、緩慢小心地爬向敵陣。在距敵哨位洞口僅二到八米之間埋伏下來。在此期間,我軍不時地零星發射炮火,造成與往日一樣無戰事的夜間態勢。柳軍帶著兩臺分別裝有24毫米鏡頭和28-100變焦頭的理光和一臺傻瓜,多口袋的帆布作戰背心中插滿了備用膠捲、止血帶、急救包,一顆隨時準備引爆身亡的光榮彈吊在胸前。他夾在第一突擊隊32名戰士中間爬上陣地,他們將在這裡潛伏到黎明。大約6點55分,越軍向突擊隊潛伏的地方發射了一顆威力頗大的槍榴彈。緊接著陣地上竄出來六個越軍,又向我潛伏陣地發射了六發槍榴彈。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奇襲的計劃就有可能暴露。前沿指揮所當即決定立刻發動攻擊。這時天剛矇矇亮,奇襲隊長在7點07分時準確地打了一梭曳光彈,給我方直瞄火炮指示目標。頓時,幾十門直瞄火炮瘋狂地橫掃敵山頭的強火力點。柳軍這時慌張地將相機快門調到B門,頭部緊頂在一塊石頭上,拍下了戰鬥打響瞬間的場面。突擊隊員如餓虎撲食躍向敵哨位洞口,關門打狗。兩分鐘之間,我軍強大的炮火壓住了越軍310陣地周圍四個陣地的十幾個強大的火力點。突擊隊迅速將炸藥包、手榴彈和噴火槍一齊投向穴居工事內鬼哭狼嚎的越軍。此時,戰區一片火海。八分鐘後,我軍已全部佔領敵人的表面陣地,開始了搜剿打洞。絕望的越軍後方已意識到前沿陣地丟失,迅速將覆蓋我軍前沿陣地的炮火移向了我軍佔領的敵人陣地。柳軍此時發現突擊隊員李濤越入敵工事,端著衝鋒槍向企圖逃跑的越軍掃射。他馬上拎起裝有28-100的相機跟上去,趴在石縫中拍下了李濤勁射的身影。僅一分多鐘,陣地上湧起的硝煙淹沒了李濤的身影。不過三天之前,柳軍還為李濤拍攝過一張照片,那時他正把衝鋒槍抱在懷裡,抽著煙,等待上車去前線。冒著生命危險,四個突擊隊員不顧一切地拖回李濤的遺體,柳軍跑過去倒退著步子,用24毫米廣角鏡頭連續拍下這一悲壯場面。敵人發現這一支搬運遺體的隊伍,調集了強大火力進行覆蓋,空爆和地爆彈在這支隊伍周圍狂飛,我軍炮火立即迅猛還擊。敵人的反撲開始了,空爆彈在十幾米的低空頻頻爆炸,沙子般散開的彈片鋪天蓋地,將數名突擊隊員擊翻。柳軍藏在一個岩石縫隙中躲避著炮彈,尋找機會。敵人的炮火越打越烈。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突擊隊員冒著生命危險搬運李濤的遺體。柳軍攝影

8點多,一發炮彈打在柳軍身邊,氣浪將他掀起近一米高,綁在手腕上的傻瓜機被氣浪掀飛。5分鐘後,震昏過去的柳軍爬起來,摸摸背上沒有鮮血,才知道僥倖沒有負傷,爬起來抱著相機向後撤退。這時我軍前沿觀察所內的高倍率望遠鏡已死死盯住柳軍。當炮彈爆炸將他身體掀起後,指揮員們都認為他確死無疑,立刻命令數十門直瞄火炮瞄準他倒下的地方,防止越軍上來搶奪柳軍的屍體。5分鐘後柳軍奇蹟般地爬起來,被驚呆了的前沿觀察哨兵顫抖著,結結巴巴地報告柳軍還活著,千萬別開火。柳軍死裡逃生奔回我方陣地後,在被炸開頂的屯兵工事外發現了突擊隊員宋建平被空爆彈炸成篩狀的遺體。也是在三天前,奇襲隊集結開上前沿,柳軍拍下了宋在佈滿偽裝網的運兵車上探頭向戰友告別的鏡頭。

那一刻當然沒有料到,這位年輕勇士的笑容是他生前的最後一次曝光。指導員湯健康和一名突擊隊員正在用棉被冒著敵人的炮火掩蓋上宋的遺體,以免再遭炮火傷害。柳軍衝過去,拍下了宋遺體的慘狀和掩蓋遺體的瞬間。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不要忘記他們》(之三)1987年1月5日,在收復310陣地的激烈戰鬥中,突擊隊員宋建平飲彈犧牲,戰友們將他遺體拖回我方被敵炸開頂的屯兵工事外。指導員湯健康和一名突擊隊員冒著敵人炮火空爆的危險,衝出工事用棉被蓋在宋建平遺體上,以免犧牲的戰友再遭炮火傷害。柳軍攝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搶救傷員》1987年1月5日,收復被越軍佔領310陣地的戰鬥打響。11時30分,第三突擊隊隊員在搶救戰鬥中負傷的7連1班長張忠生(上)。柳軍攝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告別》(之一)1987年4月29日下午,步兵第421團一炮連在雲南文山縣西山腳下,為在1月5日收復310陣地戰鬥中犧牲的12班班長康世彬送行。康世彬所在班的9名戰士跪倒在班長的遺像前,行叩重禮。柳軍攝影

這便是那組捍人心絃的優秀作品——《不要忘記他們》。這是中越戰爭九年間湧現出的最出類拔萃的戰地新聞攝影佳作。戰爭對人類、對軍人、對和平的威脅和後果盡在不言中,老山前線的日日夜夜作為歷史的一頁已經翻過去了,留給人們的思索和懷念卻是永遠的。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四月的哀思》1987年4月29日,赴滇輪戰已491天的步兵第421團,在雲南文山縣西山腳下舉行追悼會,沉痛悼念該團為國捐軀的30位參戰英烈。柳軍攝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柳軍(右一)與幾位老山戰地記者王紅(右二)、劉鐵生(右三)合影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柳軍(右一)與戰士們


1986年,他的鏡頭距離越軍僅六米

在戰地的柳軍



柳軍,男,1979年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指導員、團副政委,先後擔任團、師、軍、軍區攝影幹事、軍區宣傳部文化處處長、解放軍圖片社社長、解放軍報社《解放軍畫報》編輯部採編組組長、《解放軍畫報》社副社長、社長等職。1985年至1987年參加了雲南老山對越輪戰,曾跟隨第一突擊隊參加突擊拔點收復310高地作戰並擔任戰地攝影任務,戰鬥中積極搶救傷員,戰後榮立二等戰功。2017年當選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圖片由柳軍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