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可能是因为从梵·高到达·芬奇,太多投影、资料拼凑的大IP已经让人对“艺术展”心生戒备,要不怎么会有朋友发短信这么问呢?“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103件原作,错过这次可能很难在中国再见到这些作品了。

“你必须来看。”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看得懂的毕加索

很难想象毕加索(1881-1973)和齐白石(1864-1957)是差不多一个时代的人,20世纪波澜的历史造就了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情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观众难以理解以颠覆和创造为诉求的西方现代艺术,而“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恰好是一个契机,让我们看到毕加索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这条“看不懂”之路的。

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展出了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30年的重要作品,这是艺术家极为高产和富有创造力的一段时期,从1895年前后毕加索的求学时期,到1920年代的“古代主义”黄金时期,展览贯穿了毕加索的蓝色和粉色时期,并且通过众多杰作,展现了他在原始主义和立体主义时期不同阶段的创作。虽然“蓝色时期”是毕加索艺术生涯早期非常重要的经历,但是其写实绘画的作品似乎没有给中国观众留下太多印象。如果没有经历过艺术专业的学习,这个时期的作品很难让人与名声大噪的立体主义毕加索联系起来。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古代石膏像素描习作》

拉科鲁尼亚,1893-1894

纸上炭笔和黑色蜡笔画

49x31.5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在早期的学习过程中,不得不提及展览中的这张素描《古典雕塑石膏写生习作》。扎实的学院功底是毕加索后来在绘画上为所欲为的基底。对人体结构的深入理解,对空间感受的立体呈现,对素描块面的高度概括……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位“天才”是如何诞生的,就不得不看到他在这个领域中表现出的天赋。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自画像》

巴黎,1901 年末

布面油画

81x60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自画像》是蓝色时期的代表作,经典的画面构图,突出的人物特征,瘦削的颧骨在大衣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兀,画面统一的蓝色调子将主人公惨淡的人生推至眼前,只有脸上茂密的红胡子展示着他发迹之前坚韧的信心。

20世纪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对毕加索的评价是这样的:“这位西班牙人和其他诗人、雕塑家和画家相比,有着更为冷酷决绝的杀伤力。他的思考暴露在沉默之中。”我们能想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学生从西班牙到法国求学,满怀抱负地冷静观察这里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妨结合毕加索后来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来想象这个青年人在这个时候的处境,冷静而深入的思考为后来爆发式的艺术创作积蓄了无限的能量。

看看一百年前怎么画

“艺术”在中国大地上被口口相传不过是近十年以来的事情。而新世纪以来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进程培养了观众对高分辨率、精细画面的审美趣味,而对于绘画来说,为什么毕加索在画面上“随意”涂抹就能被视作经典?特别是哪些小格子的“立体主义”作品更是令人费解。

人们总是分不清“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区别,作为现代艺术的开创者,看看毕加索的真迹能让我们对“绘画”这个品类有全新的认识。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自画像》 巴黎, 1906 年秋

布面油画

65x54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今天看毕加索的绘画是“粗糙”的。展出的很多作品保留了油画内框原始的装裱, 四周几个摁钉将画布固定在框上的做法在早已经被艺术家放弃,现在我们用钉枪固定画布其变得平整。在画面上,我们更是看到一个狂躁的毕加索。对于观众来说,在毕加索如此丰富的艺术经历和感情逸事当中,为什么选择这样一张《自画像》作为展览海报似乎难以理解,这恰恰是一个“天才”诞生的重要转折,这张画于1925年的自画像标识这一个天才的诞生。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画像的锁骨和脖子上,毕加索舍弃掉了真实的身体结构将锁骨连在一起,他把脖子概括成一个标准的圆柱体而舍弃了肌肉的变化(看看前面的石膏素描)。在“粉红色时期”的尾声,画面上的笔触变得随意而暴躁,背景往往没有被涂满而笔触突兀——

因为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毕加索追求的是表现对体积的理解,画面的美感与这个目标根本没有关系,也就不是他所要顾及的细节。这是他的绘画从“写实”到“创造”的标识,也正是绘画从以“画像”为目的的古典主义向以“表达”为目的的现代主义艺术的转型。

毕加索在中国

中国观众对毕加索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从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和平鸽》开始,毕加索早已化身艺术的使者,带着爱与和平沁润了几代人的心灵。而在小学课本之后,名扬世界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似乎与中国人的审美格格不入——割裂的形体,扭曲的造型,儿童画般的样式将人拒之千里。中国的公共收藏中有毕加索的作品,但是不多。1996年,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给中国美术馆89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包括4件毕加索,3件油画和1幅水墨画,都是晚年成熟时期的精品力作。作为中国美术馆的重要馆藏,这批作品已经在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 等地巡回展出多次,毕加索也在中国各大城市亮相。毕竟展览的机会太珍贵,即便他是全世界最贵的艺术家,中国观众还是不能通过短暂的相遇理解一个完整的毕加索。要是我们把吃不惯没吃过的东西用在视觉经验的领域,可能比较有效地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很难真正地喜欢毕加索成熟时期作品的原因。

为什么要来看毕加索?因为这次展览展出的103件作品恰恰是毕加索从求学到绘画成熟,逐渐从写实绘画进入立体主义探索时期的作品。走进展厅,我们甚至在展览中看到一个平易近人的毕加索,从朴素的画风中我们几乎能感同身受一个艺术学生的谦逊和真诚;在他蓝色时期的油画中,底层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朴素的画面中被凸显;在向立体主义转型的过程中,明确的绘画线索一步步推导而来,艺术历程显而易见。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兄弟俩》 戈索尔,1906 年夏

纸板水粉画

80x59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弹曼陀林的男子》 巴黎,1911 年秋

布面油画

162x71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习作》

1920

布面油画

100x81cm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UCCA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细节丰富的展览,展览的空间由阿德里安·卡迪(Studio Adrien Gardère)工作室专门设计,一组半开放式的盒状空间,使展览各章节主题得以错落有致地呈现,6个板块明确地展示了了毕加索创作在不同时期的递进,“天才诞生”的过程一目了然。灰色的空间设计将展厅引入经典的情境,被放大的资料照片为观众提供了观看作品的历史背景。值得注意的是,UCCA在观展的流程上做了充分的演练,排队入场的时间都不会浪费,简历墙毕加索的一生为观展做好铺垫。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馆长洛朗·勒邦说:“作为一个当代艺术机构,为什么UCCA要在这里办一个毕加索的展览呢?我想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答案不言自明,这是UCCA在展览实力上的全面体现。价值连城的画作对展示、运输、安保、消防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非同一般的要求。所以举办如此重量级的展览也是证明一个场馆业务水平和设施完善的体现。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也许你已经有了答案。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毕加索的展览值得去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