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好像沒什麼事,現在女人生一個像大病一場?」

多數女性看到這個問題都會覺得被冒犯了,甚至直接開懟:

為什麼過去男人風餐露宿、衣不蔽體,還能精神抖擻、不分日夜的狩獵?現在男人豐衣足食,下班回家卻喊累什麼都不做?

也有人覺得:確實挺好奇的,真是這樣嗎?

今天就從客觀、專業的角度上,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過去女人是不是生一堆孩子都沒事?當代女性是不是生一個孩子就好像大病一場?

如果是的話,又「為什麼」(當代女性和以前的女性在生孩子方面有什麼不同)呢?

1、分娩從來不是一件「輕鬆」「安全」的事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把女性的分娩形容為「過鬼門關」。

醫療保健體系的完善程度、社會對婦幼保健的重視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女性「過鬼門關」的成功率。

孕產婦死亡率,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標。所以,改善孕產婦保健,將孕產婦死亡率降低 75% 也被列入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的醫療保健逐漸有了保障,從人均預期壽命到孕產婦死亡率,從新生兒死亡率到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許多重要指標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國 2016 年的孕產婦死亡率是 19.9 / 10 萬。即國內每 10 萬例分娩中會有 20 位產婦死亡。同期的發展中國家的孕產婦死亡率是 239 / 10 萬,而發達國家則為 12 / 10 萬。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地區發展極不均衡,能做到這個成績顯然已經非常不易。

那麼題目中所說的「以前」呢?黑暗的舊社會先不說,甚至連解放初期都不用看,我們就從 1990 年代看起: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1990 年在農村,每 10 萬例分娩就有 110 多位母親去世,也就是每一萬個母親中就有 11 個過去不這鬼門關。

這還是 1990 年,改革開放已經 12 年了,城鎮和農村居民普遍都有了基本醫療保障,而且孕產婦的營養水平普遍得到了保障的情況下。城市也沒有好太多,50 / 10 萬。

到了 2016 年,這個數據已經下降到 20 以下,而且城鄉差距已經被大大壓縮。

下圖是 1996 年和 2015 年的地區間差異圖,紅色到藍色依次代表孕產婦死亡率從高到低。

看看那些觸目驚心的紅色,我不知道那些認為過去女人生孩子,甚至生一堆孩子輕輕鬆鬆的人是怎麼想的。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那麼更早以前是什麼情況呢?先來看看解放初期整個中國經濟狀況最好的大上海: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每一萬個孕產婦死亡 28 人。

那麼全國平均水平呢?因為當時全國百廢待興,這個數據很難精確統計,所以只能根據歷史文獻進行推算。這個數字大致是 1500 / 10 萬。也就是一百次分娩中就有 1.5 位產婦死亡。

所以題幹中「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好像沒什麼事」的表述存在重大事實錯誤。

單單一次分娩就可以有 1.5% 的概率死掉,連續五次分娩的理論死亡率就達到了 7.3%。我不認為一件事情的致死概率超過百分之一是「沒事」。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以上談的還僅僅是致死率,沒有提到致殘率,要知道,在缺少醫療保障的社區,尤其是土法接生引起的產婦產後感染、產道損傷、新生兒產傷和新生兒死亡,在過去一直都是不稀奇的。

產後感染是和死亡率直接掛鉤的,前面已經談到了。咱們來聊聊分娩相關的產婦損傷。

盆底肌損傷、會陰撕裂、膀胱陰道瘻……這些都是經陰道分娩可能引起的嚴重併發症。

與這些損傷相關的疾病包括:可以引起疼痛瘙癢的會陰部疤痕、讓老年女性不敢跳廣場舞不敢打噴嚏、咳嗽的尿失禁和子宮脫垂。

上述每一款都可以讓一位母親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綜上,分娩無論是缺醫少藥的舊社會,還是二三十年前,對於女性而言都不是一件輕鬆安全的事情。

雖然隨著社會發展、醫療保健服務體系的健全,情況在逐年好轉,但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可預見的未來,分娩都是一件風險比較高的生理學過程,不是問題中所說的「沒事兒」。

2、現代女性和過去的女性在分娩上有不同嗎?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1. 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逐年增加

有學者統計分析了深圳市龍崗區 1993~2003 年僅僅 10 年間的數據: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的變化趨勢呈逐年遞增;其他多地的研究也有類似趨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巨大兒佔比的增幅更加顯著。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 平均生育年齡延後

僅從 1997~2006 年的一份對照研究就可以發現:≥ 30 歲產婦的比例明顯提高,與此相關的剖宮產率也明顯增高。

所以說由於平均生育年齡的延後,當代女性的分娩已經比過去更加困難。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當代女性的分娩的只會比過去更加困難,而不是更簡單。

3、以前的所謂「輕鬆」,是現實的「無可奈何」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那為什麼會有「以前女性生四五個娃都好像沒什麼事,現在女人生一個像大病一場一樣」的觀點呢?而且這種觀點為什麼還似乎頗有市場呢?

這裡要提一個重要的概念:住院分娩率。即某地某時期內住在醫院分娩的人數佔總分娩的比例。

根據一份研究結果顯示,我國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由 1996 年的 58.7% 上升至 2015 年的 99.7%。

城鄉住院分娩率齊升,農村快於城市,城鄉差距逐年縮小:1996 年城鄉住院分娩率分別為 73.5% 和 50.8%;2015 年分別為 99.9% 和 99.5%,差距幾近消失。

可見即便是 1996 年,農村還有近一半的產婦不去醫院分娩。而今天,無論城鄉,幾乎所有產婦都會選擇去醫院分娩。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畢竟在 20 年前,婦幼保健機構還只能保障到地級市一級,很多經濟欠發達的縣鄉鎮都沒有專職的婦幼保健院或者門診。

我相信,只要條件允許,絕大多數產婦不會選擇在家分娩,而是去醫院。所以以前的產婦看上去的「輕輕鬆鬆」,反而是無可奈何。

另外,生完孩子以後的產後恢復也是最近二十年間才被重視起來的。

在專業人士的眼中,分娩是風險非常大的人類生理現象,專業人士也會懂得產後恢復的重要意義。

但對於普通人而言,只要那百分之一左右的孕產婦死亡率沒有輪到自己頭上,對分娩的風險就不會有清晰認識。

只要自己沒有見過子宮脫垂、壓力性尿失禁就認識不到產後恢復的重要意義。

反而他們只能看到現象的外表——

我奶奶生孩子的時候都沒去醫院,產後第二天就早早起來給全家人做飯

你怎麼生個娃要住院那麼久,出院又在家休息那麼久,怎麼還要花那麼多錢?

卻沒有認識到現象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以前女人生四五個娃都沒事,現在生一個就像大病一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所以女性住院分娩和重視產後恢復,這都是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更美好生活有更高要求的正常表現。現代女性在分娩上表現的「嬌貴」恰好是我們經濟發展、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我們搞經濟建設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活得更久更有質量嗎?如果經濟發展了,還讓女性為分娩付出巨大痛苦、冒巨大風險,那麼這樣的經濟建設成果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希望所有提出這樣問題的人都是本著求知的精神,但如果有人以此冒犯了你,說明 ta 可能還活在野蠻人階段,請把這篇文章丟給他。

文章來源“丁香媽媽”,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