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如何培养优质子女?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会有着这样的困惑:

1.孩子表现出磨蹭、不做作业、玩手机IPAD、顶嘴叛逆、让你焦虑不安?

2.讲道理、奖励、批评、惩罚这些方法都不管用,还有什么好办法?

3.不知道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品格和技能,可以帮助TA面对未来复杂的世界?

4.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独立、抗挫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孩子从出生到独立自主的这个过程里,惊喜与困惑常伴在为人父母的左右。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究竟该如何引导与培养出一个健康独立的孩子?如何让亲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和睦?

2019年5月8-9日,博文女子学堂F18015班进行了两天的《如何培养优质子女》课程,15班的辣妈们在通过体验、互动、参与大量讨论与角色扮演、情景演练和头脑风暴,学习掌握一系列在孩子养育与教育过程中可用的工具。

01.家庭分工

尽管你的家庭里是有阿姨保姆在工作,也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的存在。

孩子们在通过家里帮忙,学习生活技能,发展社会兴趣和能力感。

(1)所有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头脑风暴一个家务活动单;

(2)创造有趣的方式轮换工作,比如带盘的工作轮,从中选出本周的一至两项家务活;

(3)如果孩子小于6岁,父母要花时间训练,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4)在家庭会议上讨论所有的问题,并且要积极关注于解决办法。

02.特殊时光

安排和平常不同的特殊时光,这个工具可用在父母、夫妻、孩子、自己的关系中。

当今时代,许多孩子被训斥不能总是玩手机,但实际上不少父母也很难做到,或是忙着了解社会,或是忙着流离人际,再或者是忙着工作。那是否可以为自己为家人为孩子安排一个特殊的时光呢?

(1)放下手机;

(2)轮流选择家庭成员一起头脑风暴出来的都喜欢的活动清单中的一项;

(3)对于孩子的特殊时光,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有这么一个年龄的区分:2~6岁的孩子,每天10分钟;7~12岁的孩子,每周最少30分钟;13岁以上的孩子,每月一次,做青少年不能拒绝的事。

03.约定

在家庭中,可以与孩子有一定的约定,通过约定与执行,让更多的问题问题得到解决。

(1)进行讨论,每个人表达对问题的感受和想法,包括孩子;

(2)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提出解决办法,选择一个每个人都同意的办法;

(3)对执行约定的最后期限达成一致;

(4)如果约定没有执行,避免判断和批评。使用非语言信号,或者问:“我们的约定是什么?”

(5)如果约定仍然没有被执行,从第一步重新开始。

04.和善与坚定并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时候,我们要避免极端化,但是又不能没有原则与底线,“并行”二字恰好把和善与坚定结合在一起。

从认同感受或表示理解开始,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选择。例如:

(1)我知道你不想刷牙,来,我们一起做。而不是:你现在必须马上去刷牙;

(2)你还想玩,但是现在要到了睡觉时间了,你想一个故事还是两个?而不是:你现在不许玩了,得去睡觉。

05.有限的选择

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TA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TA也同样有选择的权力。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尝试让孩子做选择,可以培养孩子的抉择能力。但是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设置有限的选择,比如:

(1)该离开了,你愿意像兔子一样轻快地跳,还是像大象一样重重地走到车前?

(2)如果孩子还不想走,和善并坚定地说:“留下来不是一个选择。”再次重复那两个选择。

(3)给出两个选择后,赋予自主权加上“你来决定”。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不能只是发火惩罚,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平和地帮助孩子,只有你真的够强大了,才能接纳并且引导孩子去承担后果。

正所谓,教育的根在家庭,良好的家风,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谁都不是天生具备做父母的能力,做一个完美的父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可以进步,可以努力做一个智慧父母!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版权说明

◎本文由女子印象·郑燕云原创,转载请联系。

内容整理于博文女子学堂《如何培养优质子女》课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