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讓自己免受牽連,前線的專家也在快馬加鞭地學習,研究病毒,研發藥物。這場戰役,展現的是人類的學習速度和病毒的擴散速度之間較量。

對於我們普通個體,我們對社會最大貢獻就是——在家待著別亂跑,再者我的建議是——在家好好學習。

好了,今天我們來聊下對話學習這個話題,探討如何進行高效的學習。

大腦有幾種思考模式?

每種模式的特點是什麼?

如何利用不同大腦思考模式進行學習?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大圖模式

1. 學習的兩種模式

《學習如何學習》的作者芭芭拉告訴我們,學習模式分兩種,一種是專注模式,一種是發散模式。

作者在書中用了一個簡單模型非常簡明地闡述了這兩種模式的區別。

專注模式下,因為各個緩衝器之間靠得比較近,幾個彈珠只能固定的區域內活動。發散模式下,各個緩衝器之間離得比較遠,彈珠的活動範圍變大了。

這兩個模型很好地解釋了大腦的兩種思考方式。

①專注模式下,我們的大腦會集中在某一個區域去思考問題。

②發散模式下,我們大腦會處於放鬆狀態,探索更大範圍內不同想法之間的關係。

如果我們想提高我麼的學習效率,就要學會駕馭這兩種模式。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大圖模式

2.讓專注模式發揮到極致

關於專注模式,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

當我們打開一個遊戲,不到一秒鐘的時間,我們的精神便高度集中,進入遊戲狀態,這時別人叫你吃飯,你可能都聽不到,抗干擾能力特別強。

這種現象,不只是玩遊戲會出現,有些人在工作和學習中也會出現這種“忘我”的狀態,連續工作學習了一天之後,除了肚子餓了之外,依舊精神抖擻。

米哈里教授曾針對這些現象做了研究,並於1975年對這種現象做出了定義——“心流”。

“心流”便是專注模式發揮到極致的表現,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和創造力達到最高值,忘記時間,甚至忘記飢餓。

那麼,除了玩遊戲之外,我們有沒有辦法把這種狀態應用到學習中呢?

當然有辦法,以下的是自己的實踐總結的5個方法。

1.學習目標明確

這個是首要條件,比如看一本書,學習一個課程,你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為什麼要學這個,而不是學其他的東西。

2.無干擾環境

學習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干擾,那麼在學習之前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如提前上廁所,倒好一杯水等,當然可以斷網,如果不得已遇到干擾,比如電話,我建議使用“inbox”系統,對於可以不用馬上處理的事情,記錄下來,等學習完再處理。

3.設定學習時間

給自己設定一個學習的時間,建議使用番茄工作法。以25分鐘為一個單位,在25分鐘內聚焦於當下的學習任務,不考慮其他的東西。

4.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我們玩遊戲的時候能讓我們如此專注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遊戲有一定難度,比如遇到boss,我們要不斷思考突破口,掛了再來。學習也是一樣,對於我們要學習的東西,一定超過我們目前的能力,有研究表明超過自己能力的10%是最好的,這樣才能讓我們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5.設置學習的獎勵

我們認真學習,我們也要學會獎勵自己,獎勵能讓我們保持更持久的動力,比如學完獎勵自己玩一會遊戲,或者吃點平時不怎麼吃的零食等。

以上是5個簡單的方法,但生活中我們也要多觀察,留意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進入“心流”的狀態,並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3.發散模式讓知識“融會貫通”

除了心流狀態,還有一個狀態也是我們學習的利器——發散模式。

我們先來講一個故事:

在2004年的“雷克雅未克快棋錦標賽”中,13歲的馬格納斯・卡爾森對陣傳奇象棋天オ加里・卡斯帕羅夫。

在比賽進入到白熱化時候,卡爾森突然站起身來,轉身去看其它對手比賽,過了一會,他又重新回到座位上,繼續比賽,你猜最後的結果會怎樣?

這裡先賣個關子,我們接著聊發散模式。

在發散模式下,我們的大腦沒有思考特定的事情,這個時候大腦會用盡各種方式讓我們的各種想法建立連接,很多創意就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

發明大王愛迪生就很擅長讓自己進入發散模式,當他在工作上遇到困難,他會使用一種非常特別的休息模式來幫助自己思考。

他首先坐在椅子上,手上抱著一個球,然後閉上眼睛開始休息。慢慢地就睡著了,手部的肌肉會開始放鬆,於是手中的球便從手中掉落到地上,球落地發出的聲音立馬使他驚醒過來,醒來之後繼續之前的研究。

有很多次,之前困擾著他的問題在休息之後便有了答案。

愛迪生利用的便是大腦的發散模式,大腦的知識在發散模式下重新建立連接,這個機制可以幫他找到問題的答案。

回到前面提到的象棋比賽,小男孩在艱難的對決中抽身出來,就是強行從專注模式切換到發散模式,在大腦得到片刻的放鬆後,制定新的策略,接著又切換為專注模式繼續比賽,最後的比賽結果是:平局。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刻意讓自己進入發散模式,大家平常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妨可以試一下以下的幾種方法。

運動:運動的時候,真的可以讓自己放空一切,我比較推薦跑步。

洗澡:沒條件的用淋浴,有條件的溫水泡澡。

聽音樂:沒有歌詞的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我的最愛是班得瑞的輕音樂。

睡覺:這是我認為最好的,沒有之一,愛迪生就是這麼用的。很多時候,一直想不出答案的問題,會在一覺醒來之後會有新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大圖模式

4.學習不會總是“一帆風順”

前面我們介紹了思考的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想要高效學習,我們就要學會在這兩種模式之間靈活切換,但有兩種情況會阻礙我們學習。

①在沒充分進入心流模式的情況下,過早進入發散模式

比如我們看一本書,如果無法進行專注的學習,我們就無法看懂書的內容,這個時候讓我們的大腦進入發散模式,大腦是無法用舊的知識和你新的知識進行有效連接的,因為你新學到的知識幾乎為零。

解決方案:回到書中重新學習,在專注模式下充分理解書的知識,“裝入”更多的內容。

②迷失在專注模式中,無法進入發散模式

這是模式切換的另外一個難點,比如你在解一道數學題,一直想不出答案,你越來越焦慮,越是拼命想,越想不出答案,這種就是陷入專注模式無法自拔,就像走入了一個迷宮,一直在裡面繞來繞去。

解決方案:學會果斷抽身,切換為發散模式,比如學習別的科目,或者休息一下,再回過頭來解題。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大圖模式

5.終極學習模式:“雙核學習”

精通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做到在兩種模式之間靈活切換,你的學習效果將超過大部分人。

那還能繼續提升嗎?當然可以,這兩種模式還有一個終極應用。

以考試為例,問大家一個問題:

考試試卷下來,我們要先從較難的題目開始,還是從簡單的題目開始?

很多人會說,當然從簡單的開始,因為容易呀。但文章看到這裡,你就不能再以這種思維去思考問題了。

正確的答案是要從最難的開始做,直到被問題卡住了,再回過頭去做簡單的,然後再切換去做剛才那道難題,很多時候,難點就被解開了。

一般的考試難題都是放在最後,如果你到最後才去做最難的部分,不就白白浪費了發散模式的功能。

最起碼,在考試試卷拿到第一時間,你至少要把最後的幾道難題看一遍,發散模式便會在啟動,默默幫你尋找問題的答案,等你做到最後那道題的時候,答案很可能已經在你的腦海中浮現了。

不只是考試,平常我們看書的時候,在閱讀每一章之前,提前瀏覽下那一章的大標題和章末作者提出的問題,就可以讓我們的發散模式在後臺啟動,這樣就能啟動“雙核學習”模式。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大圖模式

6. 結語:會學習的人從不挑時代

狄更斯說過一句十分經典的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我看來,對於懂得學習,並且不斷學習的人,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

學會如何學習,是我們一生的課題。在這疫情肆虐的時期,讓我們用學習不斷精進自己,讓更好的自己來迎接勝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