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维西永安扶贫丨回忆往昔,谈笑今朝

迪庆维西永安扶贫丨回忆往昔,谈笑今朝

回忆往昔,谈笑今朝

文/余文武


后山,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名,却让我感到温暖,因为她是我的家乡。她已经陪伴我走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而我也见证了她沧海桑田的变化。


又是春风拂面的一天,我想静下心来好好整理一下自记事以来家乡的点点滴滴,因为亲身经历,所以关于家乡的记忆是如此的深刻,每一次的变化都烙印在脑海中,就如昨天才发生一样,历历在目。现在我就简单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乡最简单也是最明显的变化—衣食住行。


迪庆维西永安扶贫丨回忆往昔,谈笑今朝


说来我也幸运,没经历过老一辈那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却实实在在地经历了缺衣少食的日子。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小学那个阶段。我曾穿过缝了又缝,打满补丁的衣服,穿的是石林牌的胶钉鞋,鞋底的胶钉磨平了都没有舍得丢,穿新衣在那时是一种奢望,全村亦是如此,那时的衣服并不能冬暖夏凉,但一年四季却都是那一两套重复;吃的也许大家会认为南米北面,大米饭应该少不了,其实不然,苞谷饭才是主食,用石磨推的玉米面,粗糙难咽,更妄谈能搞几个菜,就着青菜汤搞个汤泡饭才能勉强下咽。跟现代人所说的的什么粗粮饮食那根本不是一回事。肉嘛,要么逢年过节,要么就是有喜事白事,请人帮忙干活才能打打牙祭;那时也没有什么自来水,全村就那么两三口水井,人畜的日常用水都是用扁担挑的,或是用水桶背的,有水分季节还好,冬天可就难受了,水又少,全村人都得干巴巴地排队,搞不好就得打井底的泥水,挑回家放着沉淀半天。喝着你就知道什么叫泥土的芬芳了。有时还得半夜三更去挑水,瞌睡也好,寒冷也罢,都得打着那陈旧的手电筒,暗黄的灯光也就勉强能让你不掉到沟里去。虽说要相信科学,但是晚上那些个小动物的叫声和不时的寒风也曾让我怀疑人生;住的房子大都是木楞房,拥挤狭小,家里也就挂着两个电灯泡,电视啥的家电一个也没有。最开心的事就是晚饭后跑去别人家蹭电视看,最难过的事那就是那电很不稳定,有点风吹草动就停了;公路是没有的,也就江边一线有一条柏油路,我们家乡就只有人走出来的羊肠小道,路上多的是天然绿色肥料,路边的庄稼也是最好的,毕竟下个雨肥水就流到田里了;冬天有的路段踩着都是噗嗤噗嗤的尘土飞扬,风一吹那得是关门闭窗。虽然那时候的生活很艰苦,但是勤劳的家乡人民没有放弃努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给了我们很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乡村干部、扶贫队员没有放弃我们,而是拉着我们前进,给我们指明方向,为我们能脱贫致富操碎了心。


迪庆维西永安扶贫丨回忆往昔,谈笑今朝


现在的家乡,已是破茧成蝶,迎来了新生。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季节的变化随意搭配衣服,见不到了曾经的补丁;吃肉也不在是一种奢望了;打开水龙头就是干净的自来水;往日的木楞房大都拆除了,因为现在我们都盖起了楼房,不惧风雨;水泥路已经通到了村里;闲暇之余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拉家常已成为家乡的常态;路边成排的太阳能路灯,照亮着一个个漆黑的夜晚;在村干部的教育下,村民也都养成了爱卫生的好习惯,每天不打扫,浑身难受也成为了家乡的常态,也爱讲究个人卫生了,勤洗澡洗衣服,国家为我们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让我们乐开了花;外出学习的人也在逐渐增多,因为国家再也不会让我们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学;优惠的助学贷款,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政府的补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辍学呢,如果有也不再是贫困!现在没有家乡,少了过去的忧愁,多了今日的欢歌笑语。我相信,不就的将来,诗和远方会是人们的追求。


又是一年最美春,我想对国家,党和政府,村干部,扶贫队,父母说声谢谢。滴水之恩,尚需涌泉相报。如此恩情,现在我无以为报,只能努力学习,尽自己最大能力努力建设家乡。


---------------------

作者简介

迪庆维西永安扶贫丨回忆往昔,谈笑今朝

我叫余文武,我家在后山,就读于西南林业大学,专业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现在是大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