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熱播劇《小歡喜》中,英子媽媽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換來的確是英子拼了命的想離開,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對著自己的媽媽歇斯底里的說道“我就是想要離開你”。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無獨有偶,另外一部家庭劇《少年派》中,“學霸”錢三一怒懟辛苦帶大自己的媽媽“我不要再陪你演戲了,我累了,我要過我想要的生活”。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在大多數家長的心目中,自己都是《小歡喜》中的劉靜,而在大多數孩子心中卻都是“英子的媽媽”。

孩子與家長的漸行漸遠,是因為親子溝通的大門早早地“關閉”了。然而,親手關上這扇大門的卻是我們家長。

在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是“父母說話孩子聽”這樣的單向關係,並且總是希望孩子聽話懂事。

最好的親子溝通是雙向的,更是一門“傾聽”的藝術。

作為80後父母的我,在腦海中對“親子溝通”一直有個印象,那就是小時候看過的美劇《成長的煩惱》。劇中“完美老爸”西弗爾醫生和子女的相處模式,我從小到大都很羨慕。這一家子的家庭生活裡有“衝突”,但是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溫情和愛”來解決。

親子作家盧丹丹說過“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無論調皮、哭鬧還是發脾氣,都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看見孩子,理解他們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讓溝通變得順暢”。

這段話很簡單,真正做起來難度卻遠非想象地這麼簡單。如果掌握一些小技巧,我想事情可以變得簡單一些。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1 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下班回到家,壹壹都會跑到門口來接我,然後拉著我看她白天在家裡畫的畫,或者是和小區裡小朋友們一起交換的禮物。我一般都會立馬放下手裡的東西和她去玩。有幾次,因為手頭上還有一些工作,所以,對著壹壹只是“嗯嗯啊啊”地敷衍。我發現,只要這樣的時候,那整個晚上壹壹都不太願意和我說話。

是啊,“被打斷”、“被敷衍”的感覺任憑是誰都不好受。只有當我們自己感覺到被傾聽的時候,才會敞開心扉。

那麼,怎麼傾聽你孩子的心聲呢?

剋制自己任何想打斷、說教的行為;

任何的意見,請在孩子完全說完後再發表;

發表你的想法前,先問問孩子是否願意聽你說。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2 充分信任孩子的想法

壹壹奶奶是我們全家最關心壹壹“每日營養”的人。壹壹每天吃的多少就是壹壹奶奶心情的“晴雨表”。吃飯的時候,壹壹奶奶經常會問壹壹“寶寶,你想吃什麼?”壹壹說“我要吃肉皮,我就要吃肉皮。”壹壹奶奶通常會說“好的,寶寶,來吃蝦仁。”

壹壹媽媽有的時候會問“寶寶,你想去哪玩呀?”壹壹說“我要去看會電視。”壹壹媽媽答應道“好的,寶寶,讓你爸爸帶你下樓去玩一會。”

我們常常說要給孩子“愛與自由”,但似乎往往是“只有愛沒有自由”。很多時候,我們剝奪了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孩子的選擇不夠信任,總覺得他們做的不夠好,所以總想著插手干預。然而,對孩子的信任,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也能給予他們自信和勇氣。

信任孩子,這是孩子最健康的成長方式。

壹壹喜歡玩滑滑梯,小區裡有一個大型的滑滑梯,壹壹想玩但是一直不敢。我單獨帶她去的時候,會對壹壹說“去吧,你可以的,爸爸看著你呢”,可是壹壹還是不敢。第二次、第三次,以後的每一次我都這麼說,終於,壹壹勇敢地自己嘗試了大型滑滑梯。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對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力量,幫助他們建立其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3 堅守彼此相處的原則

有段時間,壹壹總是拖拖拉拉不願意去刷牙。一開始,我會想辦法哄著她,用15分鐘動畫片交換。這個辦法的效果在一開始真的很好。可是,孩子也是“狡猾”的。慢慢的,壹壹要求變的更多了。思考了很久,我想這個問題就在於我和壹壹“談條件”,是因為我怕她哭、怕她鬧,所以向她妥協。後來,壹壹哭著鬧著不肯去刷牙的時候,我沒有妥協,也沒有長篇大論地和壹壹說教。而是告訴她,爸爸要去刷牙了,我會在洗手間等你。壹壹自己哭了一會兒,也就乖乖地走過來刷牙了。

孩子的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父母不能干預孩子這種情緒,幫助孩子面對和疏導這種負面的情緒,才是家長真正要做的事情。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堅定自己的,說到做到。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4 感同身受很重要

壹壹和她南京的表姐關係非常好。有一次,我們帶壹壹去南京表姐家玩,回來的路上壹壹一直莫名其妙發脾氣,不肯坐兒童座椅、把零食扔的到處都是。這樣的情況太反常,我和壹壹媽媽都保持沉默。壹壹媽媽問了一句“寶寶,是不是捨不得離開姐姐呀”。壹壹點點頭告訴媽媽“我想和姐姐一起玩”。

簡單的一句話,讓孩子立刻就平靜了,而且之後的溝通也很順暢,這是為什麼?因為當孩子感覺到她的情緒被理解和認可之後,就會產生強烈的安全感,就會讓他們覺得很輕鬆,就會讓溝通變得容易。

記住,認同孩子的感受,是父母和孩子無障礙溝通的開始。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5 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潛臺詞”

我相信,大部分甚至是每一個家長都認可親子溝通的重要性。與之相反的是,往往在解決問題上不能精準地讀懂孩子。接著上面的例子,壹壹媽媽就是讀懂了“捨不得”這個潛臺詞。其實,孩子的表達有的時候是直接的,有的時候是含蓄的,含蓄到轉瞬即逝。掌握解碼孩子含蓄信號的本領,需要家長更多的陪伴。有時候,父母放下所有的事情,關掉手機,和孩子安安靜靜地待在一起,你會發現,你與孩子的心會更加靠近。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這是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場景: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裡,孩子滿懷熱情地跑過來迎接你。

又過了多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就只剩下“嗯哦是的”這樣的語氣詞。

溫暖的親子溝通足夠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

長大後孩子與父母的疏遠,根源都在幼時的溝通問題,怎麼辦看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