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教育才能避免孩子有颗玻璃心?

玻璃,不抗压,易碎。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那些动不动就自杀的人称为有一颗“玻璃心”。

每年有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自杀,可悲!可叹!

父母怎样教育才能避免孩子有颗玻璃心?

有的,是因为常年疾病缠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相加,生活看不到希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从此走上不归路。

有的,是因为想创业,实现梦想,但是因为没有经验,考虑不周全,造成投资屡屡失败,有的还欠下巨额债务,从此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走上不归路。

有的,从小就是个不服管教的孩子,长大了更是打架斗殴,到处惹事,在劳教所呆的时间比在外面的时间还要长。渐渐地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和他疏远了,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也成了玩世不恭的人。人世间没有留恋,人生也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从此走上不归路。

父母怎样教育才能避免孩子有颗玻璃心?

还有一种人,从小学习好,守规矩,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口中的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是学霸,随便一考都能成功,令众同学只有羡慕的份儿。但是在升研,升博或者工作后,却因为一些看似很小的事走上不归路。

不管是什么原因走上的不归路,这些人都通称有一颗“玻璃心”,易碎,不抗压。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觉得可惜,也非常不理解,一个人能自己走上不归路,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既然有勇气死,就没有勇气活下去?

纵观世界名人:像美国作家海伦,从小眼睛失明,耳朵失聪;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全身僵硬,只有三个手指能动,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他们都以各种方式同命运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父母怎样教育才能避免孩子有颗玻璃心?

那么怎样才能不让孩子有一颗玻璃心呢?

一、有意识地设置小挫折

每个人都希望孩子的一生平平安安,一帆风顺。但是人生一辈子。不可能没有一点沟沟坎坎,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一些波折,咬咬牙挺过来,就会春暖花开,风调雨顺。

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小挫折,让孩子去承受,从而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

例如:周末,你带孩子去游乐场,到了那里,你故意告诉孩子:“妈妈忘记带钱了,今天不能玩儿了,既然来了,我们就到里面转转吧”孩子心里肯定不高兴,你可以趁机边走边安慰:“没关系的,下周我们再来,这种情况,其他妈妈和孩子也会有的,只不过这次是我们,不要紧的”妈妈这样说,既安慰了孩子,也让孩子学到遇到问题时,不钻牛角尖。培养了孩子自己安慰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只不过这次是我”。这样孩子才会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对待。

二、有意识地帮孩子“脱敏”

在生活中,有一种人,内心敏感、脆弱,说不得,碰不得,被人称为“玻璃人”,当然就会有一颗“玻璃心”。这种人,敏感、脆弱、多疑,不容易与人相处,生活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其实这是父母过度的保护和无节制地夸赞所造成的。

天性内心敏感的孩子,父母在教育上更要用心。只要是孩子犯了错,父母就要直接了当的指出错误,不要怕说了孩子会不高兴。假如父母怕孩子不高兴不敢说,孩子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等到了社会上,到了工作单位里,领导说他时,他就会接受不了,就会有过激的行为,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他人。

所以,从小父母就要有意识地适时的说一些不好听的话,锻炼孩子的抗打击能力,帮孩子尽早脱敏。但是有一条,伤自尊的话一定不能说。

父母怎样教育才能避免孩子有颗玻璃心?

三、培养孩子阳光自信的性格

具有“玻璃心”的人,通常敏感、脆弱、自卑,心理比较灰暗,凡事都往不好的一面去想,往窄的地方去考虑,往往是越想越不好,越考虑越窄,再想想就无路可走了。

所以,父母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阳光、自信的性格,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孩子坚韧,坚强。有意识地让孩子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正能量,正思维。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向好的一面去想,向宽处去考虑,这样孩子才不会有颗“玻璃心”,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