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的内心外因#

#玻璃心的内心外因#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固化的载体,不同的液体会透出不同的色彩。但同时也是易碎的,需要放在安稳的环境里,不被坚硬的外物所磕碰。我们常用“玻璃心”来形容遇事容易受伤,容易被情绪影响的一类人或一类当下的情绪体验。当我们发觉自己的言语,行为,可能或已经导致了别人的负向情绪的变化,我们便会觉察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否希望会有同样的情绪提现,如果不会,我们往往就会给对方贴上“玻璃心”的标签,来呈现:看吧,她/他太玻璃心了,这点“压力”就受不住了……从而让自己对他人造成的情绪影响得到了“合理的解答”。

#玻璃心的内心外因#

如果是别人给你的标签,你大可不必理会,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言辞所影响。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背景不同。做好自己,让项目和事务顺利推进就好。面对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大可一笑而过,不必往心里去,没有必要为“他人的解脱说辞”来应征自己。

但是,如果这种“玻璃心”是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时常被周围的人或事务所影响自己的情绪变化,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是否自我的内心承受力较弱,容易受到挫败感,容易出现逃避感。如果有这种觉察,我们确实要引以为重,因为事情有时候往往和自己的预期不同,往往会存在自我需求的落差和无力感。我们要学会调节自我情绪,强化自信心,培养收到挫折后的自我修复。

#玻璃心的内心外因#

因为这个世界确实节奏很快,没有太多的人愿意等待你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停滞”,被替代的人和事务太多。所以,“玻璃心”虽然能够被理解,但是我们确实要想办法坚定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灿烂的迎接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